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庐山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宜如  王晓峰  高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32-15433,15534
庐山自然条件优越,不但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宗教、政治背景。研究庐山的古树名木,对保护自然遗产,探究文化内涵,促进庐山古树名木资源开发利用和提升庐山旅游品位,实现庐山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庐山森林覆盖率达76.6%,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 332种,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笔者述评了古树名木景观价值的评价方法,希望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庐山古树名木资源的景观价值,促进庐山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保护利用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千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千山风景名胜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风景区内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千山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仍存在景观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据此评价结果争风景区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千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民生态旅游的需求,湖泊型风景区建设与发展速度加快,因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将九江市庐山西海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用地结构、用地投入、用地方式、用地效益等4项评价因素层、16项评价因子的旅游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湖泊型风景区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九江市庐山西海风景区土地集约度为0.5255,处于较不集约状态。为提升旅游用地集约程度,庐山西海应实施风景资源分区保护,居民点整治与搬迁并举,旅游用地评估、置换、储备和投放制度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集约管控对策,为生态湖泊型风景区对于旅游用地管理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决策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景观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红  杨尚坤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6-15517,15520
应用RS与GIS技术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现状,建立风景区景观信息系统,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济南市南部山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研究所进行的景观生态评价偏向景观资源环境特征的评价,对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区的资源环境特征旷奥度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旷奥度最强的是锦绣川流域,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幽密性较强,奥景观较多分布;而南沙河流域旷奥度最低,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开阔性较强,空间尺度较大,旷景观较多分布,而旷奥度较低的区域更适宜于动态行为和人流集聚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冠豸山风景区植被的类型和特点,结合地带性植被保护与恢复演替、景观多样性与发展地方景观特色、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以风景区植被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冠豸山风景区植被景观优化提出了5项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晓辉  黄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86-10388,10512
利用GIS技术平台和GPS定位系统对黄山新老云谷索道的视觉景观影响进行空间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新云谷索道的可视域范围、可视敏感景点个数和可视游道长度远小于老云谷索道,建成后的新云谷索道对景区视觉景观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基本达到了不破坏黄山风景区自然景观特质的要求.以GIS和GPS为技术手段的空间视域分析方法在风景区景观影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也是风景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和分析评价中景观影响评价内容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刘鹏  青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56-5560
采取自然风景质量评价法,以绵阳市8个旅游风景区作为基本单位,选取地形、植物、水体、色彩、近景观的影响、稀有性与人为改变7个风景质量因子作为风景资源质量评价项目,对这8个旅游风景区进行评价,依据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用特尔菲法评分,算出8个旅游风景区的风景质量等级,绘出绵阳市旅游资源等级图,得出绵阳市旅游资源优劣状况,提出景区的发展方向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为绵阳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古隆中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景观植物资源组成、类型进行实地调查,并通过对风景区景观植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的分析,就其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颖河-白沙水库区域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拥有31个亚类9、3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其中生物景观类最为齐全,具有国家划分的全部4种亚类和11种基本类型,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好地方。颖河-白沙水库区域旅游资源基本上以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类景观为主,同时具有较多地文和人文景观资源的风景区。对该区域旅游资源体系进行质量评价,总体得分为62,属于三级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
景观资源在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对陕西省勉县定军山??武侯墓祠风景区的景观资源按两大类、6中类、16小类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用综合评价层的四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对该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carried on the classified and rating evaluation primarily on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in Lushan Mountai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exploiting and utilizing the situation of scenic spot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some reasonable advices were given on further exploiting Lushan Mountain natural scenic spot, expecting that it could supply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nat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ushan Mountai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2.
南湾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应以森林生态游、生态考察探险游、茶乡田园观光游和水上游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措施,拓宽旅游渠道,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13.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亚东  陈伟海  张远海  韩道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79-10281,10284
我国岩溶洞穴众多,每个岩溶洞穴都是自然景观资源中独特的一部分,如何开发岩溶洞穴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这关系到岩溶洞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笔者就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是岩溶洞穴资源特色、交通条件、建设施工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风景区(点)的地域组合、空间竞争、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其通过综合作用共同决定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只有充分认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中各影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岩溶洞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4.
风景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风景区规模 ,评定风景区级别的重要因素 ,也是风景区开发和建设的重要依据 ,介绍了风景资源定量评价的意义、范围和评定级别 ,并以郴州苏仙岭风景区为例 ,阐述了风景资源定量评价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金牛山主要景观点为研究对象,通过ASG综合法,按照主观评价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主观层面基于SBE法进行评价得到90名评价者的主观偏好,客观层面以金牛山地理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相关技术,选取视点、视域、视线、坡度、相对距离和视觉机率6个方面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将主观偏好评价与基于GIS的AHP评价相结合,构建AHP评价-主观偏好矩阵,将金牛山视觉景观划分为视觉景观关键区、自然发展区、次优先改进区和优先改进区,并根据其区域的本质区别,对各个景观点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针对性的科学建议。结果表明,山中茶室、环湖步道、风铃塔位于AHP评价和主观偏好评价双高的视觉景观关键区;AHP评价偏低而主观评价相对偏高的自然发展区仅有景观台1个景点;梁厝亭、樱花园、817纪念园和双拥雕塑位于AHP评价和主观偏好评价都偏低的次优先改进区;环形坡道、杜鹃谷和月牙桥位于优先改进区。通过构建矩阵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结果,可以极大地提高景观视觉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当下景观视觉评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南湾湖风景区景色怡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人文景观,打造绿色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苍岩山庄庭院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岩山庄庭院景观设计为游人提供一个自然的娱乐休闲环境,达到完善苍岩山风景名胜区景点的目的,促进苍岩山旅游产业发展.运用对景、借景等造园手法,从功能分区、景观景点、植物绿化等方面,对苍岩山庄庭院进行了设计,提出一种营造回归自然的庭院景观的思路,建成观赏与实用功能兼备的新型综合庭院,符合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美学价值的角度着手,利用游客对天池旅游美学价值认可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从一手资料得到的相关信息,对天山天池景区的旅游美学价值逐类探索和赏析,以期促进景区更深层次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在遇到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激 烈的竞争。为了推动河北昌黎葡萄沟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SWOT 法对其发展现状和 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葡萄沟景区在资源、地理位置和气候方面占有优势,却在交通和服务 方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虽然政府的支持和国家节假日的调整为景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同时也面对竞争、环境恶化带来的威胁。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改善交通,改善服务质量,与 周边景区加强合作关系,注重旅游差异化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