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棉花田管理粗放导致棉花前期早衰,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笔者就近年来本地区棉花种植情况,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对策。1棉花早衰的外部表现棉花前期早衰外部表现为:植株矮小,棉株提前衰老、枯萎,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上部空果枝多,吐絮提前。经过调查,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40%左右,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30%以上,产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早衰即为未老先衰,当棉花处于开花时期,但是其根部已经衰老,逐渐枯萎死,最终无法吐絮。棉花早衰的外部表现为:(1)提前吐絮;(2)封顶早;(3)干铃增加;(4)生长无后劲;(5)蕾、铃脱落严重;(6)果枝果节少;(7)上部空果枝多;(8)植株矮小.经过调查研究显示,早衰棉花的果枝相比起正常棉花的果枝少41.22%左右,总铃重相比起正常棉花少32.04%左右。棉花早衰势必会影响到质量和产量,最终给棉  相似文献   

3.
北疆棉花生理红叶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理红叶是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的主要病害。近几年,北疆棉区不同程度发生棉花红叶病害,个别棉田90%叶片发红、干枯、脱落,甚至造成棉株上部2~4果枝棉铃脱落,减产十分严重。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病症一般表现为从主茎生长点或上部果枝顶端开始发病,然后由上向下  相似文献   

4.
一、早衰症状棉花早衰是指棉花尚处于开花结铃盛期,但其根系已提前衰老。其外部表现为叶色褪绿变黄,主茎红茎到顶,其后期成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且植株矮小,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调查表明,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40%,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30%以上。二、早衰原因1.根系早衰宽膜及超宽膜种植,造成地膜棉侧根多,根量  相似文献   

5.
棉花生理红叶是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的主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北疆棉区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发生棉花红叶病害,个别区域棉田90%叶片发红、干枯、脱落,甚至造成棉株上部2~4果枝棉铃脱落,减产十分严重。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病症一般表现为从主茎生长点或上部果枝顶端开始发病,然后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发展,病株的根系粗短,须根少且发育不良。调查发现,造成棉花  相似文献   

6.
王华 《新农业》2011,(10):20-20
棉花生长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棉花成熟、早吐絮、不早衰、不贪青。 1.整枝对于枝叶茂盛、阴蔽的棉田植株,可将主茎下部老叶、空枝去掉。及时抹掉赘芽,坚持赘芽不过寸的原则。打群尖,一般分次打掉下、中、上部果枝的群尖。  相似文献   

7.
一、吐絮期高产棉花长相.早熟不早衰,要求棉株下部吐絮,上部继续开花,晚蕾很少,生长健壮的棉花,顶部果枝平伸,果枝长 20~30厘米,有大蕾3~4个.如果顶部果枝向上伸得过长、赘芽丛生、断花过晚,是旺长和贪青晚熟的表现.吐絮初期叶面积系数保持在2.5,并缓缓下降.  相似文献   

8.
棉花早衰就是棉株在进入花铃期后,由于根系吸收能力转弱以及其它恶劣生存环境,限制了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导致上部果枝不能正常伸展,顶部果枝达不到3—4个果节;蕾小且黄,花弱铃小,顶部结铃率不足40—50%,脱落增多,吐絮不畅,最后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据调查,引起棉花早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生产上,棉农对棉花早衰现象很难掌握,往往与病害混为一谈,导致早衰程度不断加深.其具体表现有如下两种情况,其一是植株矮小,果枝少,封顶早,生长停滞提前.其二是植株虽不矮小,但棉花生长无后劲,下部叶片过早变黄脱落,上部空果枝多,下部蕾铃脱落严重.二者均表现出棉株长势迟缓,棉花下部叶片叶缘向上卷曲,叶肉失绿,叶片伴生角斑病和轮纹病.严重时叶片发红且凋萎干枯死亡,上部叶片逐渐叶脉失绿变黄,最后整个叶斑点性黄叶产生,棉田成铃率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棉区盐碱地较多,每年都有一定面积的棉花发生不同程度的早衰。部分棉田相当严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蕾铃脱落严重,上部空果枝多,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吐絮提前。本文通过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二次生长”会使棉花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种的是同一个棉花品种.出现“二次生长”的棉花.比正常生长的棉花要减产20%左右。所谓“二次生长”.是指在棉花结铃高峰出现之后.在棉株上部又滋生一批无效果枝.或从上部果枝果节的叶腋中又萌发出营养枝.有的无效果枝和营养枝长达30-40厘米,着生大批无效蕾、花和幼铃.使棉田的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2.
1棉花早衰的症状 植株长势弱,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而黄。花弱铃小。脱落率高,叶片变黄脱落,根系表皮腐烂,严重的甚至棉株干枯。2棉花早衰的原因 2.1根系发育不良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二是土壤没有进行深根。造成耕层变浅,下部板结,棉株根系不能正常下扎,分布在浅层而不能正常发育;三是中后期土壤过干或积水,加速根系衰老或表皮腐烂。  相似文献   

13.
<正>棉花早衰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现象,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极大,一般棉田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一般年份,棉株8月份以后就逐渐表现衰老症状:叶片变薄而发黄或发红,甚至干枯脱落,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花弱、铃小,落花落蕾增多,棉株上部可出现顶心发硬、红茎到顶,严重棉株过早死亡。早衰的棉株一般出现在土质僵硬、土壤肥力较差的棉田,或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棉所49号、新陆早62号和新陆早64号为材料,按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适时采收,采用标准发芽试验测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分析不同果枝节位和铃位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棉花中部果枝种子活力最高,从中部往上下两侧推移,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种子活力表现为中部果枝>上部果枝>下部果枝;中部果枝种子幼苗营养器官干重均高于下部果枝和上部果枝,而上部果枝和下部果枝因品种不同变化规律不同;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中部果枝棉籽种子活力最高,幼苗长势较好,利于形成壮苗,其次为上部和下部果枝;其中,铃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不同。生产棉花高活力种子,应尽量采收中部果枝的棉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棉花早衰现象在各棉区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块在8月中旬即表现出症状,如叶片干枯,上部花蕾、幼铃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已经成为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棉花早衰看似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可其症结却在生长前期.棉花备播在即,现将棉花早衰的主要因素和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棉花早衰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前期虽然发育较早,但开花前未能搭起丰产架子,棉株瘦小,果枝少,封顶早,生长停滞提前;二是尽管开花前搭起了丰产架子,但棉株生长后劲不足,蕾铃脱落严重.棉花早衰造成棉株生长迟缓,下部叶片边缘上卷,叶肉失绿,易诱发红叶茎枯病,严重时叶片发生凋萎,棉株大片枯死.由于棉株早衰常伴随角斑病、轮纹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棉农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或分不清主次,贻误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棉太金能调节棉花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控制植株徒长、塑造理想株型。初花期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得到加强;盛花期有效控制主茎和果枝徒长吐絮期抑制棉花早衰。棉太金对抗虫棉的调控效果无论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上都比20%助壮素好,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长期以来,棉花下部烂铃、上部早衰,是生产上实现优质高产的两个主要限制因素。我们设想利用棉花成铃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采取人工和化学去除棉株下部果枝上的早蕾,使棉花在最佳成铃季节多结铃,以达到提高优质棉产量。根据霍坡乡试验基点1985—1986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用化学药剂去早蕾,因技术难度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棉花留种田的逐年种植,其早衰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制约留种田棉花单产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原因。 一、早衰原因 1.留种棉田连年重茬 植棉区多年连续重茬种植棉花,导致耕层有机质缺乏,不能满足土壤持续供肥效果。同时重茬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及抗虫菌数量的减少,棉花根系正常生长受阻,从而影响棉花上部生长而导致早衰。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棉花产量的逐年提高,加之种植结构单一化,使棉花早衰现象成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棉花早衰现象集中表现为:植株根系和叶片衰退较早,营养生长较早衰退,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而黄,花铃弱小,脱落严重,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笔者结合多年棉花育种实践经验,依据河北中南部地区种植品种特点,土壤情况,病虫害影响,天气特点等分析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