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金乡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 000 hm2以上,现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大蒜-西瓜-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每667 m2效益达7 000元以上.现将该生产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兴化市周庄镇部分农户按照无公害蔬菜栽培要求生产大蒜、厚皮甜瓜、药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m2产青大蒜2200kg、厚皮甜瓜3000kg、药芹4500~5000kg,667m2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现将大蒜-厚皮甜瓜-药芹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水稻收割后耕翻晒垡2~3d,667m2施优质农家杂肥3000kg,整地筑畦。大蒜在10月中旬播种,青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镇部分农户按照无公害蔬菜栽培要求,摸索总结出了大蒜-厚皮甜瓜-大白菜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一般667m2产青大蒜2000kg、厚皮甜瓜3000kg、大白菜4500kg,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地部分农户按照蔬菜无公害栽培要求,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大蒜-毛豆-甜玉米-药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667m2产青大蒜2000kg、毛豆900kg、甜玉米(青果穗)1800kg、药芹4500kg,667m2纯收益达万元以上,现将其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茬口安排水稻收割后耕翻晒垡2~3d,667m2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整地筑畦。大蒜在上年11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探索出大蒜-菠菜-糯玉米-甘蓝-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既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天达-2116在大蒜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达-2116对大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天达2116可使蒜薹增产23.5%,蒜头增产17.9%,优化了大蒜的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大蒜对叶枯病,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慈菇、大蒜、莴笋是江苏东台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泰河村菜农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早熟慈菇-夏伏大蒜-冬莴笋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每667 m^2效益超万元,实现了慈菇、大蒜、莴笋提早上市,增加了种植效益。该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兖州市漕河镇菜农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蒜-菠菜-白菜-芸豆间作套种模式,667m^2可产蒜头2000kg、蒜革500kg、菠菜300kg、白菜5000kg,芸聂1000kg,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9.
大蒜-玉米-大白菜种植是青海乐都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摸索出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全露地直播栽培,技术操作简便,一年三种四收,适合光照资源丰富、热量充沛的高寒地区,一般667m^2可产蒜薹200~300kg,大蒜1500~1700kg,玉米500~600kg,大白菜4000~5000kg,年纯收入4000多元。现将该模式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通过摸索实践,大蒜-早糯玉米-秋菜豆(秋棒豆)间套作栽培模式在修文县成功铺开,种植面积已达300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蒜-玉米-菠菜(芫荽)高效间套模式投入低,收益较高,在陕西陇县试验应用后比较效益显,技术措施简单易掌握。现将该模式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乐都县属河湟地区,种植的大蒜种类有紫皮和白皮2种.该县大蒜种植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限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和人们对大蒜的认识不足,只有零星种植,作为食用,市场销售很少.  相似文献   

13.
设施网架小果型西瓜-大蒜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通过设施内套网架,春、秋两季生产小西瓜,秋季套种大蒜,翌年采收青蒜苗,利用大蒜分泌物抑制土壤有害菌,减少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利用网架减少生产环节,减少单位面积劳动力投放,节省生产成本,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增加比较收益,对可持续农...  相似文献   

14.
大蒜、菠菜、西瓜、棉花、大豆间套作高效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可在周边大蒜种植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陕西省户县农技中心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土质状况,通过试验、示范,在该县余下镇罗什村,玉蝉乡东伦村、西伦村、水寨村,甘亭镇摇子头等村,推广马铃薯-玉米-大蒜立体栽培模式,目前种植面积发展到加0 hm2,每667 m2收入达6000多元,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优质无公害瓜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出口创汇蔬菜生产供不应求。为满足蔬菜的周年供应及其保鲜出口的需要,我们对蔬菜的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我们筛选的马铃薯-夏秋黄瓜-大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2018—2022年笔者课题组在郑州周边大型流转园区内推广的早熟大蒜-长豇豆套种轻简化栽培模式、早熟大蒜机械化播种的生产管理方法及后期套种长豇豆的轻简化栽培管理措施,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的优势和效益。分析表明:早熟大蒜667 m2产值在6650~7500元;长豇豆667 m2收益为12 000~16 000元;除去成本后,该模式667 m2净收入12 140~16 990元,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棚利用率,合理安排茬口,调整蔬菜品种,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菜农种植效益,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春大棚黄瓜套种豇豆、大蒜周年栽培模式。667m^2可产黄瓜4200kg、豇豆1800kg、大蒜350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州县“稻-稻-蒜”是一种粮经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新模式,既不与粮食作物种植争土地,有效地利用水稻收获后的稻草及空闲田资源,又增加一茬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为翌年水稻丰收垫定了殷实基础.该模式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大蒜“稻-稻-蒜”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我们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大蒜-玉米菜粮高效种植模式,2016年在射阳县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hm2,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大蒜一般在上年9月中旬播种,5月初采收蒜薹,5月底6月初采收蒜头。宜选择优质丰产、耐贮抗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