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受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王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畜种,为牧民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但是牦牛的繁殖力较低,通常为2年1胎或3年2胎,选育改良进展缓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作为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必不可少的步骤,已被应用于牦牛科学研究和繁殖生产上。由于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能力远远低于体内,因此完善体外培养条件,提高牦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熟率,对牦牛繁育技术研发和育种生产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卵巢保存、卵母细胞采集、卵母细胞培养、培养基添加剂等方面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发育质量,为牦牛体外受精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卵丘母细胞复合体、卵母细胞的体内、体外成熟、以及体内、体外的异常成熟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方法,无蛋白质、无血清系统的限定性培养液的研究进展,卵母细胞全外成熟与标志的某些理论上的突破性;体外受精中精子供体的选择、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的选择冷冻解冻精液的体外获能、精了的体外受精力,以及体外的异常受精,还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在家畜育种  相似文献   

5.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卵巢的发育阶段、培养基、激素生长因子等.试验从屠宰场采集屠宰后的绵羊卵巢,抽取卵巢表面卵泡中的卵母细胞,选择一级和二级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试验证明,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以24h为佳,FCS浓度以20%最适宜.试验还发现无菌条件、温度、湿度以及在体外对卵母细胞的操作时间对试验的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试验初步探明了适宜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一些基本条件,为全面掌握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至整个体外受精技术的完善和规范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朱珠  叶绍辉 《猪业科学》2004,21(2):21-22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及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卵母细胞的来源、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温度、气相条件、培养液的体积、添加物、成熟判断的标准对卵母细胞IVM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是体外受精技术的重要环节,是决定体外受精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将出生后50~70日龄的羔山羊,经超数排卵处理后,从卵泡中抽取卵母细胞,取外观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分成五组,在含有10%胚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液中分别经12、16、18、20和24h的体外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探索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对体外受精及卵裂率的影响,另外,在成熟用培养基内还分别添加了发情母羊血清(ENGS)和FCS以观察其次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12~24h体外成熟培养  相似文献   

9.
鹿类体外受精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类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方面已有新西兰和法国的技术体系,但培养系统尚未建立,还处在起始阶段。作者阐述了鹿卵巢的采集、运输和卵母细胞的采集;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精子的体外获能和体外受精及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等方面研究报道的一些试验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伟  黄夺先 《畜牧与兽医》1998,30(3):134-135
激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赵伟黄夺先(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近年来,随着商业化胚胎移植的发展,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作为胚胎来源的主要途径已受到关注,而直接影响胚胎数量和质量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显得尤为重要。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卵母细胞的来源、精子体外获能、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五个方面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影响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因素、体外受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影响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卵母细胞发育程度和不同营养因子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受精率的影响。小鼠卵母细胞分别在含有FSH、BSA和胰岛素的培养液中体外成熟 ,在Whitten氏液中体外受精 ,比较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卵丘卵母细胞 (COC)较裸卵 (DO)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都低。FSH和胰岛素均能提高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BSA可以降低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率。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显著低于体外培养的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 (P2 -cell <0 0 5 ,P受精 <0 0 5)。  相似文献   

13.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的采集效率、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成熟率不高和成熟质量差的问题。综合论述了猪体外受精技术所包含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两项密切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完善现有的成熟体系及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述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卵母细胞的体内、体外成熟,以及体内、体外的异常成熟和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方法,无蛋白质、无血清系统的限定性培养液的研究进展,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状态与标志的某些理论上的突破;体外受精中精子供体的选择、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的选择、冷冻解冻精液的体外获能、精子的体外受精力,以及体外的异常受精;还论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在家畜育种和胚胎克隆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卵母细胞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试验材料,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maturation in vitro,IVM)可以为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生产大型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提供大量MⅡ期卵母细胞,同样也是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环节。作者就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因素做了简要的论述,主要介绍了卵母细胞来源、其培养系统、激素和生长因子等因素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哺乳动物体外受精、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成熟卵母细胞以及哺乳动物胚胎需求量日益增加,卵巢内丰富的卵泡资源是胚胎工程迅速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卵巢因素、供体、体外培养条件和成熟培养液中添加成分等对卵母细胞IVM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胚胎的体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出生后50~70日龄的羔山羊,经超数排卵处理以后,从卵泡中抽取卵母细胞,取外观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分成五组,在含有10%胎牛血清(FCS)的TCM-199培养液中分别经12、16、18、20和24h的体外成熟培养后进行体外受精,探索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对体外受精及卵裂率的影响。另外,在成熟用培养基内还分别添加了发情母羊血清(ENGS)和FCS以观察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12~24h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受精后的48h检查卵裂率分别为10%、37.1%、50.0%,41.2%和25.0%,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16~20h的卵裂率显著高于12h和24h的卵裂率。在成熟培养基内分别添加ENGS和FCS,其体外受精卵的卵裂率分别为60.3和46.8%,卵裂率在添加两种血清的培养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率;但也有研究发现,颗粒细胞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率,甚至还可显著降低其体外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技术也称胚胎生产技术(invitro production,IVP),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的获能、卵子的体外受精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半胱氨酸是GSH的前体物质,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疏基复合物能增加细胞内GSH的合成,在受精和胚胎的开始阶段保持高浓度GSH可以增加发育率。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半胱氨酸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及成熟培养时期卵母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卵泡大小、培养基、激素、培养时间等.试验对不同培养时间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