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0引言近年来,阿图什广大果农不断提高葡萄栽培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阿图什市还有一些老葡萄园产量低、品质差,需要进行改造,以充分发挥现有葡萄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老葡萄园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陈瑞英 《福建农业》2011,(10):11+10
近年来,随着种植葡萄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建瓯市葡萄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据统计,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如何培肥地力,提高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发展绿色生态葡萄园,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在葡萄园内套种紫云英,能提升葡萄园土壤有机质,提高种植葡萄经济效益,也打破紫云英只种在水稻田里的传统模式,拓展紫云英种植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葡萄园生草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主要介绍了葡萄园生草制的作用及意义 ,葡萄园生草的方式 ,并从葡萄园生草对葡萄生长发育、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园微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简要综述了葡萄园生草制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力探索和推广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破解葡萄市场供应量阶段性饱和、结构性饱和并存以及冬季土地和从业者相对闲置等难题,提高葡萄园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的关键选择。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较常见的有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果树和套养家禽。从各地的生产实践来看,3种模式各有所长,也分别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或解决的困难。本文系统综述和分析了葡萄园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技术要点、综合效益,并以句容市葡萄主产区示范、推广葡萄园套种蔬菜、套种猕猴挑和套养家禽的成功实践为例,提出了同一区域内推广多种复合种养模式,实现葡萄主产区多元发展、增效增收的发展路径,为全国其他葡萄主产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福安是南方地区葡萄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葡萄种植是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来,葡萄产业迅速向山地发展,加快了对山地资源开发,也产生了对山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为此,对山地葡萄发展与山地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地葡萄园规划建设、种植密度与架式、树体管理、土肥水管理、绿色防控保护生态等关键技术,对山地葡萄生态优质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薛雯    房玉林    袁照程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253-259
葡萄废弃物包括葡萄园农业废弃物和酿酒工业废弃物,其中可提取出丰富、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如多酚、膳食纤维、果胶、酒石酸、蛋白质、葡萄籽油等物质; 经过加工处理后还可生产出生物表面活性剂、乳酸以及有害离子吸附剂等。因此,寻求合理有效的葡萄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拓宽葡萄的深加工,将会带来极高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葡萄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洋 《农家致富》2013,(16):6-7
幼龄葡萄园套种吊蔓秋西瓜是一种高效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时间、资源三大因素,是农业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一次探索。秋西瓜的套作,在提高葡萄园前期收入的同时,改善园区生态小气候,增加肥料输入,对幼龄葡萄树体的生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市场前景近几年,江苏省高效农业加速发展,果树品种更新换代逐渐加快,鲜食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幼龄葡萄园每年都能达到一定面积。然而,葡  相似文献   

8.
连作障碍是影响葡萄园土壤退化、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从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及酶的影响和化感作用3个方面介绍了葡萄连作障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变耕作模式或精细管理方式等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对促进葡萄园的土壤健康及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林市葡萄园套种免耕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桂林市近年来发展的优势水果产业,在葡萄生长前期利用行间套种马铃薯,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文章根据试验研究情况,总结出葡萄园套种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栽植葡萄一般亩产值达3000元以上(高者可达1万以上),于是从80年代起,福安市巨峰葡萄栽植面积迅猛扩大,至2000年已达2.5万亩.但葡萄以施用化肥为主,造成葡萄品质劣化,土壤酸化坂结;加上葡萄园复种指数不高,造成温光营养资源、地力利用率严重浪费.  相似文献   

11.
“葡萄王”因种植葡萄多、种植葡萄时间长、种出的葡萄品质好而得名,他叫张宝林,是唐河县上屯镇杨背村张岗自然村农民,他为解决葡萄园的灌溉问题探索出了一套土法滴灌技术。 张宝林的葡萄园建于1980年。20多年来,他把葡萄嫁接了一茬又一茬,品种越来越好,从1986年开始,他又在葡萄园里套种了草莓。张宝林搞滴灌是被自然环境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种植葡萄效益提高,种植葡萄农户越来越多。2010年建阳市达到53万亩。为了更好的开发葡萄园秋冬闲地,增加农户收入,我市科技人员做了大量试验,在葡萄园里套种蔬菜。如水吉镇仁山村葡萄园套种芥菜,童游徐墩村葡萄园套种苦瓜、弧子等,建瓯市小桥霞抱村葡萄园套种黄瓜,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葡萄园套种小白菜、甘蔗等等。葡萄园套种蔬菜由于高温、高湿光照不足易发生病虫害,现着重介绍一下葡萄园套种苦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年底,《葡萄酒经济学》杂志刊登的一份报告,对比了2000—2010年葡萄园面积与种植的葡萄品种多样性变化,发现二者均呈缩水趋势。全球葡萄园面积逐渐缩减,葡萄品种日趋同化。世界葡萄园中,红葡萄种植范围扩大,目前占所有种植面积的56%。赤霞珠葡萄、美乐日葡萄渐受欢迎,成为种植面积最广泛  相似文献   

14.
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代农业设施栽培反季节高档葡萄、桃、草莓等果品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可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是我国北方果树生产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空气干燥,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地区红地球葡萄栽培的理想地带。2005年,张掖市银先葡萄园首次引进红地球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此后甘州区梁家墩镇五号村及党寨镇烟墩村相继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基地,  相似文献   

15.
清徐县是我国葡萄著名产区,但是近年葡萄病害发生严重。直接威胁葡萄的生产和发展。一些葡萄园由于管理不当,前期枝叶繁茂,花果累累,后期则叶片早落,烂果满地。因此大量结果的葡萄园必须在加强土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园秸秆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地球葡萄园秸秆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覆盖秸秆可以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对红地球葡萄的增产、增收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篱架式葡萄园套种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篱架式葡萄园套种蔬菜技术。是近几年在松溪县河东乡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又是一种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它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资源的特点,不但葡萄产量高、品质优,而且可  相似文献   

18.
南平市1986年开始推广种植葡萄,有些果农利用葡萄园空地套种蔬菜,取得了较好成效。2000年南平市葡萄协会开始牵头组织宣传、试验、示范推广葡萄园立体栽培技术,至今全市已有54个乡镇113个村的667 hm2葡萄园进行立体栽培,其中有400 hm2葡萄园套种一季或两季蔬菜。套种(养)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嫁接改造葡萄园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乌海市葡萄产业的不断发展,部分低产值葡萄园的更新改造迫在眉睫.而利用原有的龙眼作为砧木进行嫁接改造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不仅利用龙眼葡萄适应性强的特性,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原龙眼苗形成的强大根系,使嫁接改造的葡萄园早成园、早丰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入冬以来,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老城乡128家种植大户的万亩葡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走进老城村委会南门山碧丰果业有限公司,只见务工人员们正在一片一片地分拣葡萄枝条.据介绍,该葡萄园建于2003年,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葡萄园由最初的不足53.33 hm2,发展到如今的246.67 hm2;葡萄采摘后经分级包装,变成了扶贫车间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