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一批观光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不仅起到了科技示范、科普宣传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综合发展之路。2013年我场在原有的果树示范基地基础上,通过改造建成集休闲、观赏、采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中国淮猪资源文化科普园,该基地现被评为乡村旅游AAA级旅游基地。在进行基地建设时,我场在原有的道路两旁新建长廊两座。现将葫芦长廊建设和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合肥植物园建于1987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风景区,占地面积70.5公顷,是一座三面环水的半岛园区。整个园区生态园林风貌与植物文化相融合,是一座集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植物科研科普、花卉园艺生产展示、旅游休憩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合肥植物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省、市三级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安徽省旅游局推荐的安徽十处最美的地方之一。植物园每年都开展梅花节、郁金香展、桂花展、荷花展等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江苏太仓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占地面积8000亩,是一个饱蕴“绿色、生态、科技、人文”理念和现代农业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近年来,围绕“发展花卉产业、建设美丽园区”的目标,他们陆续建成了恩钿月季公园、樱花园、梅花园、新城兰圃等项目。园区累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特色农庄。  相似文献   

4.
灵山作为北京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发展对整个北京地区生态和旅游有着深远影响,为给景区旅游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运用SWOT法对灵山景区旅游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区优势有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健全、政策优势、成立生态修复基地、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劣势为思想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产品单一、交通不便、禁牧难推;机遇有旅游业蓬勃发展、市民健康消费、景区发展势头好、有力的战略引导;威胁有区域竞争激烈、欠缺文化发展、景区经营不成熟、生态环境脆弱。灵山旅游的发展应以“S+O”战略为主,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5.
《茶业通报》2023,(1):11-11
2022年12月,中国科协发布了《中国科协关于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我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张振国 《种子世界》2013,(5):I0004-I0004
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3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之一,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种业骨干企业、全国AAA级信用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7.
1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成效:滑丰种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迅速发展壮大,从名不经传的县级企业发展成中国种业50强企业。鉴于滑丰种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和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公司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级”、“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十五’期间新品种中间试验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漳州东南花都位于漳州百里花卉走廊核心地段的漳浦马口。园区依山傍水,一年四季花果飘香,拥有丰富花文化科普内容及景观,有“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尽长春之景”的美称。东南花都建于1998年,是历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举办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从原来613亩的小景区,发展成1万亩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包括花博园区和酒店休闲度假区,现有花卉苗木4500多种,年培育各种花卉苗木1000多万株,是以花为主题的集花卉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务会展、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9.
正展示黄土风情,奉献山西精品。9月25日,在全国人民庆丰收、迎国庆的伟大时刻,山西特产总汇展示中心在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老西醋博园盛装迎宾。"东湖老陈醋" "广誉远" "六味斋""鑫炳记"等众多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亮相展示中心。据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介绍,山西特产总汇以集中展示山西特色农业、非遗精华、中华老字号名品为目标,以场景化传播、抖音直播、现场体验为展示形式,  相似文献   

10.
北京灵山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山作为北京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其发展对整个北京地区生态和旅游有着深远影响,为给景区旅游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运用SWOT法对灵山景区旅游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区优势有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健全、政策优势、成立生态修复基地、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劣势为思想认识不足、人才短缺、产品单一、交通不便、禁牧难推;机遇有旅游业蓬勃发展、市民健康消费、景区发展势头好、有力的战略引导;威胁有区域竞争激烈、欠缺文化发展、景区经营不成熟、生态环境脆弱。灵山旅游的发展应以"S+O"战略为主,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地反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并对其实行实时监督与动态管理,指引其健康、科学地发展。笔者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8大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宿州、厦门同安、辽宁阜新、湖北武汉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收益较高。而综合收益最差的是重庆璧山农业科技园区,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生产能力、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园区的盈利能力都不高,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得分也较低,其资金利用效果不是很好。本研究总结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并分析展望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农业》杂志为例叙述新出版时代农业科技期刊的生存现状及问题,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提出农业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传播的载体,应从提高刊物质量、坚持办刊特色、缩短出版周期、准确市场定位4个方面,开拓创新,以改革求生存,市场中求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文旨在研究新媒体传播特征,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农业科普工作的途径。[方法]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首个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平台“农科专家在线”的工作实践,通过对后台数据的统计,分析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特征、总结传播经验。[结果]“农科专家在线”累计净关注人数线性增加,北京市的用户占比数最高20.2%。“农科专家在线”72期的平均图文转化率是64.5%。从文章类别角度看重大热点事件(126.5%)、食品营养类(93.7%)和作物科学类(71.7%)的图文转化率较高。[结论]实践证明选题的新颖性、亲近性、借势性,表达方式科学性、可读性,以及文章标题的趣味性对农业科普知识传播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以CNKI、维普、SCOPU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治理方向的发文量最多,其中大多数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拦截、末尾治理定性叙述的,模型和现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参考国外通用模型进行验证及负荷估算等。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为巢湖该领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马友华团队等是该领域的核心团队,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学通报》、《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由此发现,巢湖流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方向,其中定性叙述治理措施文献偏多,定量研究治理效果和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型的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5.
构建美学农业技术学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美学建设的学科需要,是人类生活的人本需求。美学农业技术学应包括美学农业技术学的基本问题、美学农业标准、美学农业育种技术、美学农业栽培技术和美学农业技术体系建设。构建美学农业技术学,必须总结美学农业技术实践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产业美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完善美学农业技术学的体系框架,检验美学农业技术学的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评价及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全乐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77-283
农业科技评价是指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评价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进行专业化咨询与评判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减少农业科技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重点、有效率地分配农业科技资源,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程序及评价结果,接受各方监督,创造民主、公平、竞争的农业科研环境。农业科技评价具有9项功能,需要遵循8项标准。当前农业科技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大多只注重一头一尾,而缺乏对科技活动本身的过程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第三方评价制度亟待建立;定位不够明确;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落实科技评价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加强对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评价工作要抓全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7.
南繁:现状与问题——南繁单位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南繁单位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南繁事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推进国家南繁育制种业核心区建设,不断发挥好南繁基地的集聚效应,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发展,中国农学会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南繁单位需求调研。本研究以107家南繁单位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南繁单位的基本情况、条件建设以及问题与诉求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国家南繁发展战略、加快南繁基本条件建设、强化南繁种业科技园区功能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勇  段军浩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35-435
20世纪90年代中,中国《农业法》颁布后,农业科技园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迅速发展,现已发展到四千多个,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带动了农业成果转化,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如何使这些科技园区逐步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探讨的重要问题,对此,提出的思路与探讨仅供大家参考商确。  相似文献   

19.
张艳  石顺科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0):193-197
农业技术推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以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目的,自开展以来已历时十余年,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促进作用,并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如何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