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大豆的价值已为人们所认识,大豆所提供的油脂占世界油脂总量的1/4,人类生活中的蛋白质来源有2/3以上是取自于大豆。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利用蒸煮、发酵等方法,把大豆制成各具特色的多种传统食品。近年来,又研究开发出挤压膨化加工技术,使大豆的加工方法更加多样化,也使得大豆的加工应用领域更加广阔。1.挤压膨化加工设备及原理螺杆式挤压膨化机是加工膨化大豆的主要设备,分为干法挤压膨化机和湿法挤压膨化机两种机型及加工方式。干法挤压膨化机主要由进料装置、螺杆挤压腔体、模板、参数检测与控制系统以及动力传动装置等部分组成;湿法挤压膨…  相似文献   

2.
大豆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大豆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大豆加工业是连接大豆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世界各国的大豆加工业均以油脂加工为主,大豆贸易的主要用途是油脂压榨,我国大豆产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推广品种的单产和含油量较低,应从高产、高油新品种选育着手,研究配套技术,提高大豆生产效益,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部位于哈尔滨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北大荒集团。公司以黑龙江地产非转基因大豆系列为原料,是从事大豆系列产品生产和研发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面对企业油脂加工及精深加工技术设备相对落后的局面,研究开发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创新项目,在民族大豆深加工技术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10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论坛”上,本刊记者采访了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永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扭转我国大豆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局面,《意见》提出,国家将加大对国内大豆生产的扶持,努力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自给水平。  相似文献   

5.
加强专用性品种选育 推动大豆生产和加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和推广加工专用性品种的必要性 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大豆栽培历史,直到20世纪60~70年代一直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后相继被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超过,位居第4~5名.在我国大豆食品加工生产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大豆制品以豆腐及其衍生制品为主,在各种传统大豆制品中,酱油、豆腐和豆乳最受欢迎,而且长盛不衰,新型大豆制品的豆乳粉、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产品也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不仅是大豆起源国,也是大豆加工食品的发祥地。通过简述豆腐、腐乳、酱油、大豆油脂等的开发史,多角度地浅析了我国大豆产品开发的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代和宋代,我国大豆产品开发达到了顶峰;豆腐等发酵制品大都在西汉年间问世;早在北宋年间我国就开始对豆油进行提取与利用,油脂与蛋白质的分离同时也是我国大豆开发利用的一项巨大突破。通过对大豆产品的开发研究,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大豆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面临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加工企业不愿用国产大豆、大豆大量进口而无采购权定价权、大豆产业技术创新缓慢等因素的制约,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就必须突破这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豆制品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对中华民族的强身健体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大豆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和癌症,抗动脉硬化,抗衰老,降低血压等,所以大豆的贮藏及其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加工与开发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笔者在文中提出,大豆贮藏与加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保健、安全、高效、高品质,中国在大豆贮藏与加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加工技术、工业化及多元化方面,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科研方向初步定位,以发扬中国传统大豆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27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我们欢聚在美丽的郑州市,在此隆重举行国家油脂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揭牌仪式。这是河南省农科院乃至河南省油脂加工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国家油脂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我国和河南省油脂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契机,对提高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油脂加工水平,实现我国油料振兴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经济迅速增长,我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2020年大豆进口量更是超一亿吨,创历史新高。大豆的杂质含量是评价大豆质量一项重要指标,是贸易、储存、加工等不可或缺的指标。相对于国产大豆,进口大豆中携带较高杂质(包括如异种粮粒、植物根茎叶、无使用价值大豆颗粒、泥土、沙石及瓦块等)。大豆籽粒自身具有良好的散落性,其散落性对安全储藏及油脂生产工艺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大豆加工产业的发展 大豆的加工始于2000多年前中国以豆腐为代表的传统豆制品加工,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才开始将大豆蛋白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开发。然而伴随着科技人员对大豆组分及其作用的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历史悠久,品质资源丰富,全国除少数省以外,均种植大豆。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应用广,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而且还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降低大豆收获后的损失,采用积极主动的方法保持其营养价值和嗜好性价值,充分开发大豆的功能特性,是大豆贮藏与加工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加工原料,对油脂工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具有多方面用途.近年来,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植物蛋白的需求强劲增长,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  相似文献   

14.
1.农产品加工业改变着传统农业结构大豆,曾是东北万顷黑土地上的骄傲,关东百谷之王。可前几年大豆卖难、价格走低问题的出现,使东北不少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几度出现大豆越种越少的情形。随着大连华农、黑龙江九三油脂、吉林德大等一批大豆加工企业的崛起,东北农民重新燃起了种植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冬豆生产大有可为四川省种子站(成都610041)聂发中大豆是我国植物蛋白和植物油脂的重要来源,具有共生固氮作用,对改善人们食物结构、促进养殖业发展、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增产有着重要意义。发展大豆生产,也是当前农村奔小康,提高蛋白质摄入量...  相似文献   

16.
发展大豆加工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也可缓解人们对高蛋白质食品的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大豆加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河流域种植历史悠久。河南省夏大豆面积多年居全国第一位,近年维持在667.7万hm^2左右,属于河南省主要秋粮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豆精深加工和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对植物蛋白的需求强劲增长。选育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大豆新品种是育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保鲜与加工》2012,(1):50-50
2011年12月23日.本网记者从在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大豆食品蛋白加工企业峰会上获悉.目前我国专门从事大豆食品蛋白加工的企业近60家,规模以上的有影响力的企业约20家,大豆食品蛋白加工在我国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出口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  相似文献   

19.
高油大豆是指含油率在21%以上、蛋白质含量高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据悉,大豆含油率每提高1%,加工企业就可获利2%,因此推广种植高油大豆以及对其进行深加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大豆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我国第一油料生产和消费大省。2009年,河南油料总产量达到533×104t,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1/7。除了百姓的日常消费以外,如三全、思念、白象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每年需要上万吨的食用油脂。可见,河南油脂加工业在我国油脂加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