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c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1新种,即版纳绒茧蜂Apanteles bannaensi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引进研究室。  相似文献   

2.
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福建和湖北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凹胸绒茧蜂A.cavatithoracica Chen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报道采自福建武夷山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 ,即武夷绒茧蜂 Apanteles wuyi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室  相似文献   

4.
对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Cotesia flavipes complex(膜翅目:茧蜂科:小腹茧蜂亚科)分布全世界的5个种和外群螟蛉盘绒茧蜂Cruficrus,粘虫盘绒茧蜂Ckariyai,粉蝶盘绒茧蜂eglomerata的24个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支序分析的方法探讨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5个种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表明,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是一单系群,芦螟盘绒茧蜂C.chiloluteelli和汉寿盘绒茧蜂C.hanshouensis亲缘关系靠近,共有同一节点,二者与大螟盘绒茧蜂C.sesamiae构成姐妹群,此姐妹群再与二化螟盘绒茧蜂C.chilonis共有同一最近共同祖先,最后与螟黄足盘绒茧蜂C.tlavipes构成螟黄足盘绒茧蜂复合群单系群.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自福建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 (膜翅目 :茧蜂科 ) ,即隆脊绒茧蜂Apantelespachycarinatus,sp nov 。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引进研究室。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茧蜂科刻绒茧蜂属一新种——荔枝蒂蛀虫刻绒茧蜂Glyptapanteles conopomorphae Tsang et You sp.nov.,记述刻绒茧蜂属属征,新种形态,与近缘种的区别,并有新种产地、寄主及模式标本保存地点.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早期幼虫和中期幼虫时,饲喂小菜蛾2龄幼虫亚致死剂量甲胺磷,研究甲胺磷处理对寄主体内菜蛾绒茧蜂结茧率和羽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经亚致死剂量甲胺磷处理后,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菜蛾绒茧蜂处于卵期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59.1%和32.5%;在菜蛾绒茧蜂处于早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40.5%和32.8%;而在菜蛾绒茧蜂处于中期幼虫时饲喂寄主幼虫,菜蛾绒茧蜂的结茧率和羽化率分别下降18.2%和37.2%.结果表明,在绒茧蜂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饲喂小菜蛾幼虫甲胺磷对菜蛾绒茧蜂结茧率的影响较大,但对羽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通过对二化螟绒茧蜂过寄生现象的研究发现,二化螟绒茧蜂的蜂体大小与寄主体内寄生蜂数量呈线性负相关。而寄主育出蜂量与寄主体长呈线性正相关。一头寄主可被二化螟绒茧蜂多次产卵寄生,被产卵1~2次的寄主能正常育出绒茧蜂,且体内很少残留不能正常发育的二化螟绒茧蜂卵和幼虫,而被产卵3次以上的寄主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也只有部分二化螟绒茧蜂能正常钻出寄主,多数蜂幼虫和卵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当二化螟绒茧蜂在不同间隔时间内对寄主进行2次产卵寄生吋,均可育出正常后代,但第二次产下的蜂后代因种内竞争失败而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菜粉蝶盘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对长沙地区菜粉蝶盘绒茧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菜粉蝶盘绒茧蜂一年发生4代,从4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结束。菜粉蝶盘绒茧蜂寄生的4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上旬、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寄生率范围为18.48%~27.89%。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平均历期变化范围为29.4℃下13.5d至20.3℃下16.2d。菜粉蝶盘绒茧蜂喜寄生菜青虫2龄和3龄幼虫,很少寄生1、4、5龄幼虫。喂蜜的菜粉蝶盘绒茧蜂寿命明显长于未喂蜜的菜粉蝶盘绒茧蜂。  相似文献   

10.
1979-1980年,中国从加拿大引进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rubecular (Marshall))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 L.),尔后,北京寄生菜粉蝶的一个土著种被误定为微红盘绒茧蜂.进一步检查两国的盘绒茧蜂标本,认为虽然两者形态相似,但仍有很明显的不同,差异在于前翅翅痣及后翅后肘室形状、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背突形状、齿数、阳茎基侧突形状等.为此,将北京菜粉蝶幼虫育出的盘绒茧蜂定名为拟微红盘绒茧蜂(Cotesia sp.(nr.rubecula Marshall)).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Howard的13种,含2种中国新记录和4种新种,提出中国短索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甲腹茧蜂亚科 Cheloninae愈腹茧蜂属 Phanerotoma Weasmael一新种斑唇愈腹茧蜂 P.sponsa Ji et Che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金线莲生长与品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福建、云南、台湾和巴西来源金线莲的生长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金线莲生长情况来源地优劣顺序:台湾福建巴西云南;多糖含量:福建(台湾)巴西云南;总黄酮含量:福建云南(台湾)巴西;总生物碱含量:云南(巴西)福建台湾;氨基酸含量:云南巴西(台湾)福建。金线莲产量与茎粗和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生物碱含量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窄径茧蜂是钻蛀性鳞翅目害虫幼虫的一类重要内寄生蜂,目前国内尚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文记述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褐径茧蜂属CocygidiumSaussure分布于福建省的2个种.其中,全室径茧蜂Coccy gidiumabsolutusChen&Yang为新种,日本径茧蜂CocygidiumnihonenseSharkey为中国分布新记录种,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6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5.
川优12号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川香29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2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1)。该组合于2006年引进少量在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试种,表现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较优,适宜在该镇作单季中稻推广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单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记述茧蜂科 Braconidae潜蝇茧蜂亚科 Opiinae短背茧蜂属 Psyttalia Walker的一新种扩颚茧蜂 P.ex-tensa Weng et Chen sp.nov..该新种与分布于南非的 P.ngomeensis Fischer相似 ,但新种的上颚基部齿状扩大 ,触角仅为 2 7节 ,柄后腹光滑可与后者区别 ;与中国唯一的已知种罗氏茧蜂 P.romani Fahringer的区别在于并胸腹节仅具中纵脊 ,上颚基部齿状扩大 ,回脉后叉式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拟犁沟茧蜂属Aulosaphoides一新种——版纳拟犁沟茧蜂A.bannaensis,sp.nov.,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4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拟犁沟茧蜂属Aulosaphoides一新种——版纳拟犁沟茧蜂A.bannaensis,sp.nov.,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4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与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一致,相互促进。在论证闽台农业合作是福建新农村建设优势所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对福建新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选择,旨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契机下实现福建新农村建设和闽台农业合作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窄径茧蜂亚科是鳞翅目幼虫的重要内寄生蜂.该亚科在中国大陆的区系尚无研究报道.本文记述真径茧样属EuagathisSzepligeti的中国一新种—多刺真径茧蜂EuagathissentosusChen&Yang.及一中国分布新记录—透翅真径茧蜂Euagathispenetrans(Smith),并提供了该属中国已知7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