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唐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和ReidYellowDent等四大种质类群上,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为了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亚热带及美国等外来种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引进、改良驯化和导入利用等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十分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其优良种质虽然在玉米育种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较少。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和杂交种选…  相似文献   

2.
芦笋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述了近年来芦笋种质资源的引种情况,不同芦笋种质资源相关农艺性状以及在国内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研究。总结了芦笋主要育种技术,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全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研究成果及进展。笔者认为今后芦笋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研究工作可重点从2个方面寻求突破:(1)加强芦笋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利用;(2)开展多元化育种,高效推进抗茎枯病、优质和高活性成分等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3.
作物育种发展的进程表明,突破性成就有赖于特异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是指与育种目标性状有关并具有特殊育种意义的种质资源),未来大豆育种的主动权和成效将取决于拥有和利用特异种质资源的程度。我国南方大豆栽培历史久、分布广、用途多、复种制度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形成了丰富的遗传类型和相应的特异种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稻分子育种计划的策略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黎志康 《分子植物育种》2005,3(5):603-608,618
从种质资源中发掘和利用优异基因是实现突破性育种的关键。现有常规育种技术对种质资源的低利用率及其在性状改良上的局限性是近几十年来水稻改良出现徘徊局面的根本原因。本文首次提出应用大规模回交育种构建我国优良水稻导入系群的方法和以此为基础材料建立我国水稻分子育种协作网的策略,简要地阐述了应用分子标记和导入系进行水稻种质资源中有利基因/QTL的大规模发掘和复杂性状QTL聚合改良的分子育种技术路线,并简要地展望了这一分子育种策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花卉育种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艳  任吉君 《种子》2002,(5):37-39
花卉育种是花卉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花卉种质资源,花卉常规育种及生物技术育种现状,并对今后花卉育种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南瓜属作物种质资源、遗传规律、各种育种技术的应用、单性结实、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方面的研究情况对南瓜属作物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国内外育种机构都非常重视其收集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美、苏保存的各类作物种质资源超过30万份,国际水稻研究所保存水稻种质资源62,500份,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保存种质资源74,000份。每份材料在不同的年份、地点,条件下进行多种性状的调查记载,组成……  相似文献   

8.
农业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撑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重要资源之一。云南位于全球3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享誉世界的天然农业基因宝藏,具有许多极其珍贵的生物特有属和种。本文系统分析了云南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成效,找出了全省资源家底不清、资源保存与鉴定设施差、特有资源消失风险加剧、优异资源发掘利用滞后、资源引进输出情况不明、有效交流与共享不畅等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围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开发创制、育种利用、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原始材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原始材料是种质资源中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育种的材料。种质资源含义更加宽泛,有现在用的和不用的,有潜在用途的,有野生的,近源的等等,所有基因的各种载体都叫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从黑龙江省气候条件多变、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技术创新不足缺少大品种、秩序不规范、知识产权重视不足、育种单位不成体系、科学的育种管理系统较少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收集改良创新种质资源、实施玉米商业育种、提高技术创新、完善育种团队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目的是使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今后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Suwan种质的特点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wan种质包括Suwan-1群体及含有其基础种质的改良群体、自交系等玉米种质资源.具有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玉米生产和育种上广泛利用,有合成群体、选育品种间杂交种、改良温带种质等。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马铃薯种质资源基本情况和我国马铃薯遗传育种现状,分析了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野生种、原始栽培种与地方品种针对性筛选与鉴定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指出加强资源的基础研究与优良抗性基因的利用,丰富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同时加强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是促进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使品种选育跨上新台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种业科技     
《种子世界》2007,(6):55-56
谷子系列杂交种问世;无性繁殖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开先河;太空蔬菜育种落户河北;油菜育种跨上第四级台阶;李化举发明“水稻有性杂交育种改进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收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有300个玉米地方种族,但广泛开发利用的只有5~6个。种质资源狭窄也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突出矛盾,杂交玉米育种中每一次突破性品种的诞生,总是以突破性的基础材料和自交系为前提。为了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种植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阐述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现状和育种目标,提出了在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克隆功能基因,应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转录组学、MicroRNAs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马铃薯育种新材料。同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提供有效途径和技术支撑点。能够有效保障马铃薯增产、稳产、丰产,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种质资源是进行马铃薯育种的重要材料.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保存现在常用的方法是用试管苗进行保存.但试管苗保存的遗传稳定性尚不清楚.且在试管苗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植株的玻璃化、白化等异常生长现象。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交流。所以,用试管苗保存种质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田间圃进行种植保存.以便于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资源。  相似文献   

17.
玉米商业育种自交系选育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郑旭青 《中国种业》2005,(10):23-24
拥有一定数量的种质资源,是玉米商业育种的基础.要育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不仅在于拥有种质资源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掌握具有目标性状、遗传传递力强的优良种质.商业育种的任务不是对浩瀚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鉴定,而是要对所有资源进一步创新、提高、利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种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育种历史悠久。茶树是经济作物和饮料作物,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良种是满足茶叶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茶树育种学专家们的总体奋斗目标。经过数千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综述如下:1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概况茶树种质资源是发展茶叶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从事茶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育种工作的成败和育种成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保存在各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各类资源已达3300多份犤1犦。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太子参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多样性,以及国内大部分太子参品种的特点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太子参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回顾了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分布调查和表型性状多样性、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分析表明,培育出产量高,品质优异,抗病和适应能力强,多糖、环肽等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太子参品种,是促进太子参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对国内太子参的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棉花高产育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产是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棉花育种已达较高水平,本文提出了棉花高产育种的技术途径,(1)征集并研究利用多样化的种质资源;(2)产量结构要素的同步改良;(3)高生物学产量和高收获指数育种;(4)杂种优势利用。同时本文还从产量与竞争力相互关系出发,对改进棉花育种田间试验和选择方法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