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水杨酸引发处理对低温吸胀期间玉米种子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水杨酸(SA)引发处理下玉米种子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以玉米品种郑单958种子为试验材料,用0.1 mmol/L SA引发处理玉米种子36 h,在15℃低温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处理对玉米种子胚、胚乳及种皮在低温吸胀期间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引发处理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种子浸出液核苷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种胚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胚乳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种皮的CAT活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未引发种子相比,SA引发处理在大部分吸胀时间里,表现为可提高玉米种子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胚、胚乳和种皮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胚乳和种皮的CAT和POD活性,降低种子浸出液中核苷酸含量,从而增强玉米种子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种子企业躲避早秋霜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制种田,授粉后每隔3-5 d采集果穗测定籽粒水分,实验室进行标准发芽和冷浸抗冷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籽粒乳线发育按5级分类法记录:1=整个胚乳是液体状,无乳线;2=种子长度的25%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离种子顶部1/4处;3=种子长度的50%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种子1/2处;4=种子长度的3/4含硬化胚乳层,乳线下移到接近种子基部;5=整个种子是硬化的胚乳层,乳线消失。【结果】不同玉米杂交种、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对籽粒水分、脱水速率、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先玉335脱水早、脱水快,授粉后32 d时籽粒水分比郑单958、吉祥1号低10%-15%,授粉后32-75 d随着灌浆的进行果穗籽粒水分递减,平均生理脱水速率先玉335(0.70%/d)高于郑单958(0.62%/d)和吉祥1号(0.49%/d),籽粒水分每减少1%,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百粒重依次增加0.73 g、0.50 g、0.29 g。不同采收期种子成熟度和种子活力有较大差异,籽粒水分为70%-40%,随着水分降低,种子发芽率增加、浸出液电导率减少,水分每减少1%,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发芽率依次提高3.37%、2.76%、1.67%。随着灌浆时间推后,籽粒发芽率增加、电导率降低,但杂交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授粉后32 d 3个杂交种标准发芽率为30.0%-59.0%,6℃冷浸3 d发芽率为2.5%-36.9%,授粉47 d以后先玉335冷浸芽率与标准发芽率接近,而郑单958、吉祥1号冷浸发芽率始终明显低于标准发芽率,即种子抗低温能力大小为先玉335>郑单958>吉祥1号。种子发育过程中籽粒水分与乳线发育明显相关,随着水分减少乳线下移,先玉335籽粒乳线出现早、消失也早,郑单958次之,吉祥1号乳线出现最迟、消失最晚,乳线发育到籽粒1/2处时,籽粒水分降到38%-40%,种子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均接近较高值,此时先玉335、郑单958百粒重占生理成熟时最大百粒重的76.6%和88.0%。【结论】玉米种子成熟度影响种子活力大小,发芽率和活力最大的采收期宜在乳线到籽粒中部位置,此时籽粒水分40%左右,而不是干物质达到最大的生理成熟期,甘肃武威制种基地先玉335高活力种子的适宜采收期开始于授粉后47 d,而郑单958和吉祥1号在授粉后60 d,比目前生产收获期提前10-15 d,可避免早霜冻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6,(6):11-15
选用吉林省主栽品种先玉335和对照品种郑单958,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土培法,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玉米萌发出苗期子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东北地区适时春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4℃、6℃、8℃、10℃、12℃、15℃6个温度处理,15℃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8℃以下低温,对玉米种子萌发出苗造成较重的生理伤害。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丙二醛含量升高,POD活性增加,而SOD活性和CAT活性迅速下降。在大于10℃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种子能正常萌发出苗,且15℃的出苗率明显高于12℃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4.
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 & 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同玉米品种不同大小种子的活力差异,试验选用郑单958、豫玉32、先玉335、农大108这4个玉米品种,每品种分别按种子千粒重和种子体积分为大粒和小粒2种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苗鲜质量、活力指数、伸长胚根百分率、出苗势、出苗率等活力指标,比较同品种玉米种子大小粒各活力指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同品种玉米种子大小粒各活力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耐高温品种郑单958和高温敏感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为培育耐高温干旱的优良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胁迫处理后郑单958叶绿素含量均较自然环境生长(CK)显著减少,且所有处理间差异显著,以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减少幅度最大,先玉335叶绿素含量变化与郑单958一致且受胁迫影响减少幅度更大;郑单958叶绿素a/b在干旱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均大于CK,先玉335仅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大于CK。胁迫处理后郑单958和先玉335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均下降或显著下降,以干旱胁迫下降幅度最大,且干旱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郑单958下降幅度大于先玉335。高温胁迫显著增加了郑单958叶片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活性;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郑单958叶片中PEPCase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各胁迫条件下先玉335叶片中PEPCase活性均低于CK,以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减少幅度最大;Rubisco活性均显著低于C...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不同老化程度玉米种子的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玉米种子的生理生化、生命活力因人工老化而发生的变化,为玉米种子老化机制及种子活力修复研究奠定基础。以桂单0810和桂单162 等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8℃、相对湿度95%)的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人工老化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幼苗形态指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证实了逐步增加老化时长,除2个品种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同步上升之外,其余生理指标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发芽指数、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等均同步下降,老化10 d时,桂单0810和桂单162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60.32%和62.54%、55.44%和62.68%、49.52%和54.33%、65.63%和70.00%,而MDA含量大幅升高90.91%和93.2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60.16%和83.04%。相关性分析表明,MD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人工老化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活力,影响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玉米根系形态及生理学角度探讨根系对群体密度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以益丰29、郑单958、先玉335和先玉420共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气生根数目、根系干质量及保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群体密度对玉米根系基本特征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过高的群体密度对根系的形态及生理特性存在一定的负效应.随着密度的增加,气生根数量、根系干质量、根系活力均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因品种和生育时期而不同;根系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则因品种各不相同,但以先玉335最高;随种植密度增加,MDA含量逐渐增加.在气生根数量和根系干质量方面,郑单958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氩气贮藏对玉米种子寿命的影响,本研究以郑单958为材料,对氩气贮藏和空气贮藏两种方式下玉米种子的活力、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空气和氩气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氩气贮藏条件下发芽指标的降速较缓;种子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H_2O_2含量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氩气贮藏的各值均低于空气贮藏;玉米种胚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氩气贮藏的酶活性显著高于空气贮藏。表明,氩气贮藏减缓了种子活力及SOD、APX活性的降低,减少了H_2O_2和MDA的积累量,降低了电导率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玉米种子的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佟屏亚 《北京农业》2013,(11):45-46
<正>2013年是玉米种子严重供大求的年份,郑单958、先玉335两品种依然唱主角,"套包"种子充斥市场,诱惑式促销竞争终端,种子价格从高降低,激烈价格战"断尾求生"。寒冬之后,谁能活下去?谁能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核桃楸无性系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5年生2个群体共11个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无性系为研究对象,以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指标为评价指标,应用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性状在嫁接当年及进入结实初期(嫁接5 a)无性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核桃楸无性系1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4.70%~52.09%(平均值29.31%),变异最小的是叶绿素相对吸光值,最大的是气孔导度。核桃楸无性系5年生,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0%~35.83%(平均为21.66%),比1年生变异减小,变异最小的是胞间CO2摩尔分数,最大的是气孔导度。1年生、5年生的未结实群体,叶绿素相对吸光值平均值显著高于结实群体9.68%,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显著低于结实群体7.80%。叶绿素相对吸光值、胞间CO2摩尔分数早期和晚期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322、0.296,是早期与晚期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重要性状。叶绿素相对吸光值与结实量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与结实量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摩尔分数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极...  相似文献   

12.
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其它指标间关系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怀远县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以通径分析方法分析总群落及各亚群落中多样性与其它生态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群落中均匀度J与多样性H'关系密切,除直接作用外,丰富度指数R、物种数S、优势集中性C、优势度d均通过其对多样性产生影响;天敌亚群落中优势集中性C对多样性作用较大;非天敌亚群落优势集中性C、丰富度R、优势度d均是影响该亚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Evaluation Indexes for Blueberry Qualit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越橘品质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聂继云  张惠  李静  李也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2):2128-2139
【目的】 探讨越橘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和完善越橘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评价越橘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92份越橘果实为材料,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7项品质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揭示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正态分布理论进行品质指标概率分级,利用因子分析确定越橘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指标评分标准。【结果】 越橘品质指标间离散程度差异很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固酸比)、45.46%(可滴定酸含量)、35.28%(单果重)、23.48%(维生素C含量)、1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5%(果实硬度)和6.05%(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概率值P均大于0.05,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去掉个别极端值后,也服从正态分布,单果重的概率值P为0.0494,接近0.05,视为符合正态分布,固酸比呈偏态分布。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42,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变化趋势,决定系数R 2为0.9005。筛选出4项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味指标)、可滴定酸含量(酸味指标)、维生素C含量(营养指标)和果实硬度(质地指标),4项代表性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建立4项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将92份越橘果实划分为3个等级,即优等、中等和差等。 【结论】 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建立的4项品质指标评分标准可用于越橘品质的科学评价与分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流通统计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适合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门采用的一套统计指标,包括4个读者管理统计指标与5个文献管理统计指标,对各指标的统计与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葡萄干品质指标探讨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葡萄干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和相关性,提出一种适合葡萄干品质评价的方法,对50个葡萄干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纤维素、多酚等9项品质指标变异情况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对葡萄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酚、单宁、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达到40%;还原糖和总糖的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0%以下;还原糖与总糖、单宁与多酚、纤维素与可滴定酸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经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前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814%;第1公因子为糖分因子,第2公因子为风味因子,第3、4、5公因子统称为功能因子,第6公因子称为果重因子,可作为6个相互独立的新的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另外,从中筛选出红宝石无核、波尔莱特、和田红、粉红无核、京早晶、琼尼、金星无核、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9份品质较好的葡萄干。  相似文献   

17.
大额牛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30头大额牛和30头文山高峰牛为材料,测定了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值,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肌酐、尿素水平在种内不因性别有明显差异(P>0.05),种间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大额牛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文山高峰牛(P<0.05),且大额牛公牛明显高于母牛,其它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建立森林资产的统计指标体系对于森林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界定森林资产的指标体系要符合管理体制的适应性,技术上的适用性和量化计算上的可行性。森林资产界定的一级指标应包括3类:(1)预备指标,即林区界定指标;(2)资产客体指标,主要指用材林界定指标;(3)资产延伸指标,主要指森林环境界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的基础上对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反应速率三个指标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结果表明,简单的以被引频次对科技期刊进行学术排名、不加以区分的一律按照"两年制"计算影响因子和以期刊出版年界定期刊被引时间都是不够严谨的。  相似文献   

20.
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与对照组相比,鲤鱼血氨的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血液中尿素质量浓度也无显著性差异,但在0.1水平上有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浆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3.80和96.48,化学分分别为45.27和49.84。蛋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为共同的限制性氨基酸,而亮氨酸大大高于标准氨基酸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