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用PSAZ絮凝剂在亚硫酸法糖厂进行清净工艺试验,PSAZ絮凝剂用量为100~200mg/L。与使用H_3PO_4对照,该工艺清汁重力纯度提高0.5~1.5%,煮炼收回率提高1~2%。  相似文献   

2.
甲壳胺—磷浮法处理亚硫酸法糖厂蒸发糖浆的工艺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亚硫酸法糖厂色素和灰分形成的原因,通过甲壳胺的性质和絮凝机理.提出甲壳胺—磷浮法工艺,认为甲壳胺是处理糖浆色素和灰分有效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榨季粗糖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壳聚糖絮凝剂清净榨季粗糖浆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气浮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清净效果。  相似文献   

4.
糖用絮凝剂实验室评价及使用量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将絮凝技术引入制糖生产中,有效地改进了制糖生产效果,成为近代制糖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絮凝剂在制糖生产中的应用对提高清汁质量,改善泥汁的过滤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高分子聚合物的发展,新型絮凝剂不断出现,在制糖生产中广泛采用的聚丙烯酰胺的发...  相似文献   

5.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包育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包育201,是系统选育的普通二倍体杂交种。该品种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性强,对丛根病、黄化毒病有较强耐病性。在1995~1997年的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1996-1997两年达到新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10.7%、0.73度和15.8%;在1998年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5%、0.6度和16.9%。  相似文献   

6.
研究蒌叶对糖化曲的糖化力、干酵母的酵母数及糖化曲和干酵母组成的糖化发酵剂的发酵性能的影响,探索小曲制作过程中蒌叶的最佳添加量、加水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及糖化曲和干酵母的最适配比。通过检测糖化力、酵母数及发酵能力,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分别添加3.5%及7%~10.5%的蒌叶,加水量90%,27℃~30℃的温度下培养4 d,制成的糖化曲的糖化力最强,干酵母数最大。小曲中糖化曲占96%~98%、干酵母占2%~4%组合配比,能满足生产清爽型山兰黄酒的要求。适量添加蒌叶对小曲的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絮凝法预处理大豆蛋白活性肽发酵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絮凝法预处理大豆蛋白活性肽发酵液进行了研究,选用了7种絮凝剂,以FR值、滤速及肽的相对变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各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并从中选择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絮凝剂——壳聚糖。并且对用壳聚糖絮凝处理大豆蛋白活性肽发酵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絮凝剂的浓度、温度和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絮凝条件为:壳聚糖浓度为150mg/L;pH4.0;35℃;搅拌时间15min.  相似文献   

8.
以京农科728为材料,探讨不同密度下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强弱势子粒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增密和施氮显著提高产量5.3%~28.3%和8.5%~26.0%。子粒鲜体积、鲜重和干重强弱势子粒间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施氮后子粒鲜体积、鲜重和干重显著提高0.2%~45.5%、0.1%~33.3%和0.4%~95.3%。增密强势子粒鲜体积降低1.0%~1.7%,鲜重提高9.4%~9.6%,弱势子粒分别降低7.1%和5.5%。综上,在夏玉米延迟收获条件下,施氮提高粒重而提高产量;增密导致弱势子粒粒重降低但强势子粒粒重提高实现增产;施氮和增密提高子粒脱水速率,达到子粒机收含水率标准,为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机械直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性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共聚树脂浸注处理人工林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木材,分析树脂浓度对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MUF树脂对橡胶木有良好的浸注性,随着浸注树脂浓度的升高,木材的增重率逐渐增加4.51%~31.73%;气干密度明显提高3.57%~25.62%;明度指数下降7.39%~11.85%;吸湿率下降12.81%~23.68%,吸水率降低12.73%~29.51%,尺寸稳定性明显改善;抗弯弹性模量增加1.01%~18.15%,抗弯强度提高3.38%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连续3年(2018—2020)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茶树生长性状、产量、品质及对茶园土壤质量和茶园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了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及儿茶素总量,降低酚氨比,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5%~50%时能促进茶叶萌发,增加茶芽密度,提高春茶产量。此外,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土壤pH,有效阻止茶园土壤酸化,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达19.5%~36.1%、11.0%~35.1%、12.4%~23.1%、2.8%~8.5%和5.2%~9.3%,且整体上呈现出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同时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5%和50%时可增加茶叶产值,净利润分别比常规施肥增加4 607元/hm2、4 541元/hm2。综合茶叶产量、质量,以及土壤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可推断25%~5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是茶园较优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环境友好型中药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减施增效效果,采用大田试验,选择5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药肥处理(相比常规化学农药减量20%)下水稻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性状和病虫防治表现。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中药肥可以显著缩短水稻的生育进程,增加颖花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3.8%~6.7%;中药肥处理下各品种整精米率提升1.4%~7.3%,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13.2%~62.2%、11.6%~59.5%和1.0%~6.5%;中药肥处理下各品种稻瘟病发病率降低0.9%~17.7%,稻蓟马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则分别提高2.2%~15.8%和1.0%~8.2%。  相似文献   

12.
在蔗糖或糖品分析中,简纯度是一个重要的被测参数,简纯度的高低是糖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提高赤砂糖的简纯度对于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重硫氧与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对复溶赤砂糖简纯度的效果。运用均匀试验和网格优化法得出各因素对糖汁简纯度的影响大小顺序: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温度〉重硫氧用量〉聚硅酸硼锌用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重硫氧用量0.15g,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用量0.6ml,聚硅酸硼锌用量0.12ml,pH值6.5,温度85℃。  相似文献   

13.
水稻穗期喷施“九二0”可提高单产5%~16%GA3sprayinginriceproductionincreasesgrainyieldby5%~16%“九二0”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是众所周知的,但应用到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却是一项生产新技术,虽然农民...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施用沼液对辣椒生物学性状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使辣椒初花期、座果期分别提前5~10、12~25 d;施用沼液也可使辣椒的株高更高,茎更粗;100%沼液氮处理与100%化学氮处理对比,辣椒素提高了22.08%,维生素C提高了26.44%,可溶性糖提高了22%,亚硝酸盐降低了26.44%。  相似文献   

15.
茶树喷施RH-202植物促进液450—150倍,在春茶期间可提早发芽5~8天,新梢生长粗壮、发芽整齐,芽梢密度可提高14.6—24.0%,百芽重提高16.8~18.7%,茶叶增产13.0~22.8%,产值增收29.36~53.90元,可供茶区叶面喷肥选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小区定位试验,设5种施肥处理模式,分别为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减氮纯施化肥(R)、减氮配施20%有机肥(R20)和减氮配施40%有机肥(R40),研究豫西半湿润偏旱地区冬小麦-夏玉米1年2熟区氮肥减量配施有机肥两年后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氮素积累和分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玉米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和子粒产量平均分别比对照增加17.07%、31.63%和36.61%。R20处理氮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40.01%~60.63%,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35.86%~82.78%,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5.14%~32.93%,肥料贡献率显著提高24.10%~55.63%。因此,R20处理可实现玉米稳定增产,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合理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在糖蜜酒精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作絮凝剂处理高浓度糖蜜酒精废液,考察了pH值、温度、搅拌时间、壳聚糖用量及助凝剂用量等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0、温度为25℃,搅拌时间为30min,静置时间2h,配合助凝剂P30的有效作用,能使糖蜜酒精废液的CODcr去除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18.
石膏是一种常用的盐碱稻田土壤化学改良剂,可促进水稻丰产,但施用石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试验以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在含盐量为0.3%左右的滨海盐碱稻田探究不同石膏施用量(0 t/hm2, 3 t/hm2, 6 t/hm2和12 t/hm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石膏相比,施石膏显著提高了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进而增加了水稻产量(11.8%~30.6%),且产量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稻米加工品质方面,施石膏显著提高了精米率(1.5%~2.7%)和整精米率(2.2%~5.8%),对糙米率影响不显著;在外观品质方面,施石膏显著降低了垩白度(-24.0%~-16.2%)和垩白粒率(-43.1%~-32.6%),对长宽比无显著影响;在蒸煮食味特性方面,施石膏显著提高了胶稠度(7.6%~26.2%),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19.4%~-3.6%),而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稻米的食味值随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升(6.1%~15.4%)。此外,施石膏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20.
水稻覆盖插秧节水栽培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矿化,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使根层土温日增0.1~3.6℃;促进水稻生产与发育,加速生育进程,提高光能利用率;与常规栽培相比增产225~417kg/hm^2,增效261.0~451.5元;节省灌溉用水5598m^3/hm^2;提高氮肥利用率10.1个百分点;减少病虫危害,灭草效果可达80.1%~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