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红外法甘蔗榨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近红外(NIR)光谱法分析甘蔗的一种新系统。甘蔗是取自钻/压化验室预碎机、切得很细的全蔗样品。试验是在一间大型甘蔗糖厂(12000吨/日)中于1994/1995整个榨季内每天进行。 与化验室数值相较,在准确度与精密度两方面,用近红外分析全蔗以确定可收回总糖分是成功的,而且在劳力、设备和人员的费用上都有相当大的节省。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快速定量分析甘蔗蔗汁蔗糖分。利用内部交叉证实和自动优化功能和对预测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蔗汁蔗糖分预测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为99.41%,均方差为0.214;蔗汁蔗糖分近红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可接受的。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甘蔗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甘蔗全茎无土育苗是在9-10月份,把正在大田生长的甘蔗剥叶,切去顶端生长点燃后分别在蔗茎基部第二间处和在离蔗茎部约占全茎3/4的位置,切开宽4-6厘米,深达蔗茎4/5的切口,把蔗茎往切口方向压弯,交叉平放在蔗畦上,使蔗芽位置处于水平状态,调控甘蔗顶端生长优热调整发使配,达到茎上的蔗芽都能在株上同时萌发成苗,其成苗率可达70%以上,解决了秋育冬移的种苗来源问题。由于甘蔗全茎无土育苗是不带根,不带土,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多角度对168个甘蔗品系的蔗苗螟害枯心率(2.47%~46.13%)与甘蔗成熟期健康蔗茎田间蔗汁锤度(18.2%~25.6%)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苗期螟害枯心率的高低与甘蔗品系田间蔗汁锤度的高低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蔗汁纯度、蔗汁转光度以及还原糖分随蔗汁蔗糖分增长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供试的湛江地区7个主要甘蔗品种各项品质指标表现为:在甘蔗成熟过程中,不同品种甘蔗随糖分积累的同时,纯度(包括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均不断增加,简纯度和重力纯度在交互变化,两者存在一个交点,交点后的纯度曲线趋于平稳。还原糖总量逐渐减少,但在成熟过程中,出现小的波动,转光度变化趋势与蔗汁蔗糖分最为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对7个甘蔗品种蔗汁的6个主要品质指标,包括甘蔗蔗汁糖分(Suc)、还原糖分(Rs)、重力纯度(GP)、转光度(pol)、简纯度(AP)和锤度(Bx)进行数据分析。回归分析表明:甘蔗蔗汁糖分与其它5个品质指标呈线性关系。简单回归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最优方程为:Suc=-4.47724939 0.03952629895AP 0.6598210692pol 0.3513029685Bx,方差分析表明多元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为0.997424。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桂糖85/8、粤糖63/237、桂糖11号和桂糖15号共4个甘蔗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于分蘖初期以0.2%(质量分数)“蔗丰灵”甘蔗高效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及养分吸收特性,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分蘖率和成茎蓄;(2)蔗丰灵处理可提高叶片中全N、全P及全K含量,能提高甘蔗产量,其增幅为10.5-17.6%;(3)蔗丰灵处理可提高蔗  相似文献   

7.
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田间试验研究了蔗叶不同还田模式对旱地蔗园土壤水分和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叶不同还田模式的甘蔗产量差异不显著,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处理的总苗数较焚烧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有效茎与焚烧处理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蔗叶全覆盖还田与蔗叶隔行覆盖还田对宿根蔗垄上前期与后期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不同蔗叶还田模式对甘蔗行间的土壤水分保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引进甘蔗种质资源24个杂交后代的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科学评价引种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本地的农艺性状表现,探究各农艺性状间的协同制约关系,为甘蔗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和杂交育种材料的科学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6.79%~29.44%,24个甘蔗种质在分蘖和蔗糖产量上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主成分分析将这10个农艺性状凝聚成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有效茎因子、糖分因子和出苗因子,贡献率分别是35.2%、16.5%、15.3%、12.1%,累计贡献率达到79.1%;(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蔗茎产量(0.927)>蔗糖分(0.399)>单茎重(0.039)。表明:甘蔗品种(系)GUC23-1、GUC15-2、GUC23、GUC34、GUC25在广西的丰产性最优,在甘蔗引种和选育中,考虑将蔗茎产量、蔗糖分、单茎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0.
蔗糖生产中蔗糖分是制糖企业农务管理及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提高蔗糖生产中蔗糖分测定准确性的方法,对甘蔗品种选育、生产过程控制及企业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蔗糖分检测方法,重点研究蔗糖分分析过程的取样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将蔗丝蔗糖分与生产报表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糖厂以往取样方法测定的入榨甘蔗蔗糖分要高于蔗丝蔗糖分,而连续采集进入第一座榨机之前的蔗丝测定的蔗糖分,数据与生产报表结果更为接近,可以更及时准确得到入榨蔗料蔗糖分数据,能基本反映入榨蔗料蔗糖分情况,明显提高了糖厂化验室对蔗糖分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1/500浓度蔗丰灵和1/500浓度动植宝叶面喷施甘蔗台糖172,能增加甘蔗产量,明显改善甘蔗品质,不影响第二年宿根蔗出苗分蘖。蔗丰灵处理的,使甘蔗增产4.84%,提高甘蔗糖分2.15%(绝对值),宿根蔗的出苗分蘖比对照增加2.2%。动植宝处理的可使甘蔗增产4.05%,提高甘蔗糖分0.995%(绝对值),宿根蔗出苗分蘖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2003年大田喷施不同浓度黄腐酸试验的基础上,2004年观察调查不同试验处理的甘蔗农艺性状,分析黄腐酸对宿根蔗的后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对甘蔗的蔗糖分、单位面积产蔗量、产糖量具有明显的作用,两个参试品种各处理的蔗糖分、单位产蔗量、产糖量均高于对照。从两个甘蔗参试品种四个处理浓度综合分析,黄腐酸对甘蔗后效作用最佳处理浓度为1000mg/L。  相似文献   

13.
在50~100Kg/亩的用量范围内,硅钾肥对甘蔗植株增高、茎径增粗、单株重量增加等都有促进作用,因而使甘蔗单产增加,增幅最高为1086kg/亩;在这一用量范围内的硅钾肥对甘蔗田间锤度、蔗糖分、简纯度和重力纯度等都有正效应,其中亩施硅钾肥50kg增加的甘蔗蔗糖分最多,达0.57%(绝对值);甘蔗含糖量增加32.48~155.31kg/亩;此外还能增强甘蔗的抗螟能力,但对出苗和分蘖有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际生产查定和化验室定性分析数据,概述霜冻甘蔗处理过程中预灰的作用以及预灰和蔗汁纯度的关系,提出稳定预灰pH值在中性附近可减少或抑制霜冻甘蔗处理过程蔗汁纯度降。  相似文献   

15.
广东湛江农垦丰收糖业公司 1998年底购入一台美国产近红外分析仪 ,1998/ 1999年榨季进行甘蔗糖分定标工作 ,于 1999/ 2 0 0 0年榨季正式用于农务结算。据称 :至 2月 17日止 ,榨蔗 5 3万吨 ,日榨量 6 0 0 0~ 6 5 0 0吨 ,分析样品 5万多个 ,与化验室分析相差约 0 .1个百分点。本套系统含甘蔗取样机二台、撕碎机二台、压汁机二台 ,NIR分析仪一台、计算机一台。操作人员 10人 /班。分析结果直接输入农务结算电脑。分析一个样品全过程需要 4分钟 ,交叉进行平均需 2 .5分钟。调丰糖厂实行按甘蔗含糖分计价收购$广西糖业公司科技处…  相似文献   

16.
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饲草饲料的需求日益增加,筛选新的饲料作物品种是当务之急。本研究以2个国审牧草甘蔗品种为对照,对15个甘蔗品种的生物产量和10个青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探究甘蔗不同刈割期的主成分变化规律,评价甘蔗饲用价值,为甘蔗一年多采和全株饲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因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脂肪(EE)、钙(Ca)5个主要指标,基本包含了所测指标的全部信息。结果显示:15个甘蔗CP含量最高的是‘云蔗12-201’,为8.80%;ADF含量最低的是‘ROC22’,为35.25%;WSC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0-290’,为6.16%;EE含量最高的是‘云蔗01-286’,为1.40%。其中‘ROC22’‘云蔗12-201’的CP含量超过CK1、CK2;‘Q27’‘ROC22’‘云蔗01-286’‘云蔗06-160’‘云蔗12-142-1-J’‘滇蔗11-728’的ADF含量均低于CK1、CK2;‘Q27’‘云蔗00-290’‘云蔗12-142-1-J’‘云蔗16-16’‘滇蔗11-726’‘滇蔗11-728’的WS...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全区甘蔗种植面积540万亩。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有收面积约500万亩。1994/1995年榨季全区进厂原料蔗1620万吨,产混台糖175万吨,比1991/1992至1993/1994年三个榨季分别减产28万吨、51万吨和48万吨.是广西“八五”期间食糖产量最低的一个榨季;原料蔗平均工业亩产3.44吨(含1995年甘蔗扩大播种面积多占用原料蔗100万吨作种),也是1991/1992年榨季以来原料蔗单产最低的年份。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甘蔗冻害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广西甘蔗冻害气候区划。根据低温强度与甘蔗冻害程度的关系 ,甘蔗的冻害 (霜冻 )分为轻 (1.0~ -0.4℃ )、中 ( -0.5~ -1.0℃ )、重 ( -1.1~ -2.0℃ )及严重 (< -2.0℃ )4级。以5年一遇和10年一遇的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作为甘蔗冻害区划的指标 ,用小网格气候分析的方法 ,制作了广西甘蔗冻害区划。将广西蔗区冻害划分为5个区 :无冻害区、轻冻害区、中冻害区、重冻害区及严重冻害区  相似文献   

19.
增加甘蔗生长速、糖产量和耐霜性将促进由霜冻引起的甘蔗品质下降,糖产量降低等边缘气候区的甘蔗生长。甜菜碱起渗透防护剂的作用,促进对水份的吸收和滞留,保护和稳定在胁迫务件下植物细胞中的大分子。本研究研究了甜菜碱对甘蔗生长速和糖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用甜菜碱处理甘蔗幼苗能否抵抗霜冻的危害。所用甘蔗品种有CP79—318,HoCP91—555,L,CP85—384和HoCP85—845。最初对植株任意喷洒一次甜菜碱(防冻),或是每两周喷洒一次(促进生长)0.1M的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甜菜碱溶液。在随后的两次田间试验中,单独施用的甜菜碱的用量为1.25,2.5和5公斤,英亩。结果表明,甜菜碱使甘蔗幼苗在-1.0℃时的存活率增加了大约20%,每两周用甜菜碱处理一次的蔗苗的生长速是未处理蔗苗的两倍。用2.5公斤/英亩甜菜碱处理的甘蔗,其糖产量净增11.6%。所以,在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施用甜菜碱能使蔗苗积累显著增加,从而使其生长速和糖产量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甘蔗梢包括甘蔗蔗茎顶部生长点及以下2至3节,约占全蔗茎10%-15%。蔗梢含丰富的氨基酸,开发蔗梢饮料及其浓缩汁,是甘蔗综合利用的好途径。本文在测定新台糖22号蔗梢氨基酸含量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保留氨基酸、降低制品色值、降低浑浊度为目的,采用安全的豆浆—石灰法澄清蔗梢汁,探讨其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