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氮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豫杂37号在不同生育阶段其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特别是显著提高了杂交棉后期干物质与氮、磷、钾的积累量及积累比例.就产量水平看,本试验以施氮量300 kg·hm-2的子棉产量最高,比施氮量225 kg·hm-2的增产1.66%,但增产不显著;而施氮量达375 kg·hm-2,其子棉产量比300 kg·hm-2的减产3.92%、比225 kg·hm-2减产2.23%.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明显下降,而磷和钾的利用提高.就纤维品质指标看,施氮可以提高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差别不大,以225 kg·hm-2处理的纤维比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铃薯需磷量确定沼液适宜施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在保持氮、钾平衡情况下,不同供磷水平的沼液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并以此来分析基于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在作物种植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沼液供磷水平为90、135、18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分别比化肥组增产10.98%、16.54%和18.37%,产投比分别比化肥组高0.9、1.0、1.3,但两者产量无显著差异.虽然与施用化肥相比马铃薯粗蛋白、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沼液的施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同时,磷当季利用率以中供磷水平组(90 kg·hm-2)最高(12.50%),化肥组最低(6.80%).化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种植后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而中高供磷水平(90、135、180 kg·hm-2)沼液的施用则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供磷水平为180kg·hm-2的处理还能显著增加种植后土壤速效磷含量.综上所述,基于马铃薯需磷量来确定沼液用量可行,在磷匮乏和磷充足的土壤,沼液供磷水平分别以180、9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辽东地区的辽东楤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生长发育特性,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刺嫩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在确定栽培密度后,研究了采收强度对辽东楤木生长的影响以及切根对辽东楤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东楤木顶芽萌芽后7~10d,嫩芽长度10~15cm时,鲜重20~30g,最适宜采收。辽东楤木适宜的初植密度为1m×2m,3年生时调整至2m×3m,4年生以后调整至2m×4m。采收宜采取春季采收全部顶芽的50%,待侧芽长出并可食用时再采收全部侧芽的50%的方式。当辽东楤木林龄达到3年以上时,宜选择0.5m全切圆状沟的方式进行切根更新。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寡分蘖力水稻品种栽培模式,以绥粳4号为试材,研究密度与施肥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绥粳4号在产量最高(9 122.5kg·hm-2)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3.9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41.2、60.0和58.4kg·hm-2;绥粳4号在食味品质最高(86.5分)时求得最佳密度为39.0万穴·hm-2,氮、磷、钾分别为116.6、80.5和74.4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光照条件对龙芽楤木茎段水培中嫩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及光质对嫩芽生长的研究,通过对萌芽时间、芽长、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筛选出较适宜光照条件.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通过比较嫩芽鲜重、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优化水培光照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补光措施可以使嫩芽的萌发时间提前3 d,但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及光质的不同对嫩芽萌发时间无显著影响.光照强度是鲜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光照时间10 h、光照强度150μmol/(m2·s)、红蓝2:1时,鲜重最大,为46.07 g.光质是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主要影响因素,光照时间6 h、光照强度150μmol/(m2·s)、红蓝1:2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为8.5 g/kg.光照时间10 h、光照强度150μmol/(m2·s)、红蓝2:1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为23.55 g/kg.光照时间是维生素C的主要影响因素,光照时间8 h、光照强度180μmol/(2·s)、红蓝1:2时,维生素C含量最大,为187.6 mg/kg.综合考虑影响各指标关键因素,可将龙芽楤木茎段水培光照条件设为光照时间8 h、光照强度150μmol/(m2·s)、红蓝2:1或红蓝1:2,培养30 d后采收.  相似文献   

6.
龙牙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别名辽东槐木、刺老鸦、刺嫩芽、刺龙芽、刺老芽、鹊不蹋、鸟不宿等,学名Aralia elata (miq) seen.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旋转回归分析研究氮、磷、钾、种植密度和行距对强筋小麦烟农1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烟农19产量影响最大,依次是施氮量、施钾量、行距和施磷量,烟农19产量≥8 250.00 kg·hm-2的氮、磷、钾、密度和行距为施氮量203.5~209.6 kg·hm-2,施磷量88.1~92.0 kg·hm-2,施钾量107.7-112.3 kg·hm-2,基本苗280.62×104一287.04×104hm-2,行距19.8~20.2 cm.烟农19产量≥19 000.00 kg·hm-2的氮、磷、钾、密度和行距为施氮量203.3~209.2 kg·hm-2,施磷量87.7-92.3 kg·hm-2,施钾量105.8~114.2 g·hm~,密度287.88×104~297.12×104hm-2,行距19.6~20.4 cm.  相似文献   

8.
肥料运筹和覆膜对小麦营养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优质小麦贵农18号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分析了肥料对覆膜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和籽粒产量、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等施肥条件下,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覆膜小麦植株氮、磷、钾素含量都随之增加,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相同施肥用量前提下,前氮后移喷施能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高达10.4%,植株氮、磷、钾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 135 kg·hm-2、K2O 135 kg·hm-2,氮肥施肥量为N 270 kg·hm-2,且于前期一次性施肥是实现覆膜小麦超高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下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特点,为结合棉花生育特性制定高产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不同施肥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9.68%~119.70%,氮、磷、钾吸收量分别较对照高12.52%~231.80%、14.92%~170.15%和13.00%~263.10%;各施肥处理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42%~81.71%和15.51%%~136.96%.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量均大于对照,且差异显著(P<0.05),干物质积累以N3P2(N 360 kg·hm-2,P2O5 135 kg·hm-2)处理最高,氮、磷素吸收以N3P2处理最高,钾素吸收以N2P2K2(300kg·hm-2,P2O5 135 kg·hm-2,K2O 75 kg·hm2)处理最高,籽棉和皮棉产量以N3P2处理最高.N3P2处理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为23 218.00 kg·hm-2,氮总吸收量为548.11 kg·hm-2,磷(P2O5)总吸收量为183.62 kg·hm-2,钾(K2O)总吸收量为668.98 kg·hm-2.籽棉产量为5 627.00 kg· hm-2,皮棉产量为2 622.33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适宜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分别为N 2.21 kg、P2O5 0.91 kg和K2O1.41kg,植株吸收养分适宜比例[m(N)∶ m(P2O5)∶m(K2O)]为2.42∶1.00∶1.55.  相似文献   

10.
平衡施肥对芥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芥蓝平衡施肥田间试验,模拟出芥蓝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芥蓝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83.1kg·hm-2、P2O542.2kg·hm-2和K2O120.6kg·hm-2,最高产量为27764.3kg·hm-2;芥蓝最高利润施肥量为N 176.6kg·hm-2、P2O541.8kg·hm-2和K2O 110.2kg·hm-2,芥蓝最高施肥利润为31926.9元·hm-2;阶段施氮结构比例为0.391∶0.371∶0.239,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27191.1kg·hm-2。在相同肥底水平下,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而硝酸盐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可溶性总糖与磷、钾用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硝酸盐含量与施钾量之间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磷肥和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后期施肥比例越大,芥蓝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越低,而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11.
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平衡施肥参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平衡施肥参数.[方法]进行两年多点的田间肥料缺素试验.[结果]施用化肥能使甜瓜产量提高21.55;~ 47.05;,氮肥、磷肥、钾肥全施处理的两年平均产量为71 591 kg/hm2,较对照(不施肥)增加47.05;,化肥对甜瓜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养分吸收系数分别为:N 207.0 g/100 kg、P2O5 43.1 g/100 kg、K2O 536.6 g/100 kg(N∶P2O5∶K2O为1∶0.21∶2.59).研究区土壤有效养分与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碱解氮1.87 kg2/( mg·hm2)、速效磷1.02 kg2/(mg·hm2)、速效钾1.30 kg2/(mg·hm2).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氮肥26.2;、磷肥3.7;、钾肥47.8;.[结论]当全立架露地栽培甜瓜的目标产量为75000 kg/hm2时,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310.04 kg/hm2、P2O5 135.44 kg/hm2、K2O 154.35 kg/hm2.  相似文献   

12.
龙牙楤木人工种子发芽成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民  李福安  刘泽华  李喜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03+110-103,110
[目的]制作龙牙楤木[Aralia elata(Miq.)Seem]人工种子,并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探讨龙牙楤木人工种子生产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含2.0mg/L2,4-D、0.5mg/L6-BA、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龙牙楤木幼芽愈伤组织,在固体培养基中诱导体细胞胚,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制作人工种子。[结果]人工种子在1/2MS0培养基上发芽率为81.3%;在有菌土壤中的发芽率为46.2%,成苗率为23.1%。[结论]人工制作的龙牙楤木种子发芽率不高,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龙牙楤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野生龙牙楤木当年形成越冬枝条并以休眠芽刚刚萌发茎尖为组织培养材料进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MS NAA1.0mg/L BA1.5mg/L GA30.2mg/L诱导培养不定芽及继代培养;用1/2MS BA0.lmg/L IBA 0.5mg/L进行生根培养;用珍珠岩 落叶松腐殖土(1:1)炼苗。通过组织培养可快速繁殖大量组培苗木,使龙牙楤木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刺老芽根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菌效果。[方法]选择不同树龄的刺老芽根皮,通过95%乙醇反复浸泡提取其有效成分,计算各个样品的提取效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法测定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嗜水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各个样品的提取效率分别为29.68%、32.23%、23.5%和19.26%。抑菌试验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抑菌直径在10~14mm。其中抑菌作用最强的4年生根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0mg/ml。各个样品在10mg/ml时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9%,75.57%,91.9%和89.66%。5年和6年生根皮提取物高于同浓度的阳性对照物维生素C的效应。[结论]刺老芽根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水平与养分组合对紫花苜蓿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于2004~2005年在南疆库尔勒大华公司的灌耕潮土上,采用二因素三水平Ⅲ间施肥试验,观测氮、磷、钾肥的小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苜蓿当年及第二年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43.0,147.2,77.1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9781.6kg/hm^2;第二年苜蓿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0.0,201.6,73.7kg/hm^2。预测最高产量为18320.1kg/hm^2;对2004,2005两年平均产量而言,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55.1,157.2,85.1kg/hm^2。随年限的增加苜蓿固氮能力增强,对氮肥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小,而对磷钾肥为耗竭吸收,因而预测的施肥量随年限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龙牙楤木苗木培育技术与苗期产量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年生根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反季节促成栽培生产食用嫩芽,单株平均产量5.32g;地径、苗高对嫩芽产量的二元回归方程为Y=-2.7365 3.1823X1 0.0168X2,地径对嫩芽产量的影响比苗高更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对氮磷钾施用量与小葱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44.68 1.01X1 1.18X2 0.81X3-0.78X21-0.75X22-0.71X23-0.72X2X3三因素皆与产量存在相关性,其中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次之,钾肥较小。经计算机模拟,最佳施肥量为N229.0kg/hm2、P2O5239.2kg/hm2、K2O112.5kg/hm2,小葱产量最高可达45452.35kg/hm2。  相似文献   

18.
建水蔗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建水蔗区92份土样的分析研究表明,建水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和酸性,有机质含量适中;氮、磷含量偏低,速效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含量极为缺乏,钾含量适中,有效钾含量较高;有效铜和有效锰含量丰富,有效锌极为缺乏。依据建水土壤基础养分,分析提出两类甘蔗专用复混肥配方模式,既基肥型N∶P2O5∶K2O=12∶18∶10,新植蔗底肥施用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型N∶P2O5∶K2O=28∶12∶5,追肥施用750~1050 kg/hm2,其中高产田施下限,低产田施上限。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磷水平对耐密型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吉单20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营养水平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0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4 kg/hm2。氮肥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的影响明显,在施磷30 kg/hm2时,施氮250 kg/hm2比施氮100 kg/hm2处理蛋白质含量增加3.9%,蛋白质产量增加10.1%。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籽粒脂肪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氮水平时,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籽粒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施N量、施P2O5量及施K2O量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菊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普那菊苣秋种次年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4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试验4因子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模拟寻优,提出普那菊苣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206250kg/h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19.08万~20.54万株/hm2,每次刈割次日施纯N量82.60~97.25kg/hm2,底肥施P2O5量170.09~196.95kg/hm2,K2O量123.17~142.43kg/hm2。[结论]在普那菊苣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鲜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氮、钾肥施用量,再次是磷肥施用量,故应在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株数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并配合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