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的纤维结构并充分发挥乳酸菌的作用是微贮制备优质油菜秸秆饲料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破坏油菜秸秆表皮结构,利用高温蒸煮调控优势菌群,通过比较高温蒸煮、秸秆腐熟剂好氧发酵和乳酸菌厌氧发酵的不同组合,筛选较优的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化前处理方法,以提高油菜秸秆微贮效率和发酵品质。不同组合处理的结果对比显示: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7 d的好氧发酵,然后进行高温蒸煮,最后利用乳酸菌进行33 d的厌氧发酵是对油菜秸秆进行饲料化微贮的最佳方法。该方法在不延长总体饲料制备时间的前提下,获得了最高的秸秆饲料感官评分(82分),较常规微贮提高了7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62.3%和47.2%),并拥有更高的粗蛋白质(CP)(5.67%)和乳酸(3.42%)含量,能够有效提高油菜秸秆饲用品质。 [关键词] 油菜秸秆|微贮|饲料品质|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秸秆(Zea mays)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青贮发酵及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单贮的干物质(DM)含量较低,玉米秸秆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均不宜单独调制青贮饲料;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H值、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0.05);在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中,饲料油菜单贮的得分最高,达到优秀,混合青贮中以7:3、5:5的处理得分较高。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品质较好,可作为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用油菜(F)分别与玉米秸秆(C)及水稻秸秆(R)混贮的品质,选择初花期的饲用油菜,分别与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进行混合,设为FC组和FR组,每组3个水分处理(55%、65%和75%),每个处理6个重复。结果表明:(1) FC和FR组青贮60 d后,65%组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粗灰分(Ash)增加幅度最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pH下降幅度最大,营养成分流失最少,采食率、消化率更高。(2)在FC、FR两组中,65%组乙酸(AA)、丙酸(PA)含量显著低于75%组(P < 0.05),65%组NH3-N、丁酸(BA)含量显著低于55%组及75%组,V-Score评分最高,FC组V-Score评分高于FR组。综上,饲用油菜分别与玉米秸秆及水稻秸秆混贮时,水分控制在65%时发酵品质最好,并且饲用油菜与玉米秸秆混贮品质优于饲用油菜与水稻秸秆。 [关键词] 饲用油菜|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混贮  相似文献   

4.
秸杆青黄贮添加纤维素酶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青(黄)贮秸杆饲料的品质,可用纤维素酶对原料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青(贮)饲料,营养成分有所变化,纤维素的消化率有所提高,因而添加纤维素酶作为一项秸秆饲料加工调制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营养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法庭  张凤华 《草业科学》2018,35(7):1790-1796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Zea mays)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1)饲料油菜不能单独调制青贮饲料;2)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3)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而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P0.05);4)混贮处理的pH较玉米秸秆单贮与饲料油菜单贮处理显著降低(P0.05),其中7∶3混贮处理的pH最低;5)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V-Score青贮发酵品质得分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3∶7的混贮处理。综合比较分析发现,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较好,可作为较佳的混贮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3×3正交试验设计对黄贮发酵参数(黄贮菌种,黄贮周期,辅料)进行优化,发酵底物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对各组贮料进行优化指标pH值的评定,从而确定小麦秸秆黄贮的最优水平组合.之后应用最优组合方案对玉米、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测定小麦、玉米、油菜3种秸秆在发酵前后营养价值(DM、CP、NDF、ADF、Ash、OMD)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麦秸秆发酵完成后各处理组的pH值较处理前均有所降低;确定了以EM百益宝菌液为黄贮菌种,以35 d为黄贮周期,以玉米、麦麸、食盐、纤维素酶为辅料的最优组合方案;小麦秸秆发酵后DM、NDF含量较处理前极显著下降(P<0.01),ADF含量较处理前显著下降(P<0.05),Ash含量有所下降(P>0.05),CP含量和OMD有所升高(P>0.05);玉米秸秆发酵后NDF、ADF含量较处理前极显著下降(P<0.01),DM和Ash含量有所下降(P>0.05),C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OMD有所升高(P>0.05).  相似文献   

7.
木质纤维素作为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消化和利用率低,使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据秸秆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分析秸秆预处理必要性,并阐述了秸秆饲料化预处理的方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以促进新能源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及秸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饲料(膨化、青贮、黄贮玉米秸秆饲料)对延边黄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取单因子设计方法,选取18头,体重为(350±15.36)kg、月龄相近、健康无病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3组进行饲养试验,组别处理为膨化组(基础精料+膨化玉米秸秆饲料),青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青贮玉米秸秆饲料),黄贮组(基础精料+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胴体产肉率青贮组高于膨化组,膨化组高于黄贮组,青贮组、膨化组与黄贮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贮组净肉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眼肌面积最高的为膨化组(91.75 cm2),比黄贮组提高了4.87%;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等均没有显著的变化,但是青贮组和膨化组的剪切力分别比黄贮组降低了5.26%、4.01%;C141含量三组间差异均显著,青贮组显著高于膨化组(P0.05),膨化组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0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青贮组、膨化组C161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膨化组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青贮组和黄贮组(P0.05);膨化组和青贮组的UFA含量显著高于黄贮组(P0.05)。综上所述,常规青贮和膨化玉米秸秆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肉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以及部分脂肪酸含量,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和膨化处理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育肥牛粗饲料,明显优于常规黄贮玉米秸秆饲料。  相似文献   

9.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水稻秸秆饲料转化技术,以水稻品种龙粳31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共设置 15 个处理,其中4 个酶制剂处理组,1 个菌制剂处理组,9 个酶菌混合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组及对照组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pH、氨态氮占总氮百分比最低,分别为3.63、8.58%,乳酸含量最高,为4.14% DM(P < 0.05)|酶制剂处理组及酶菌混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MCL2处理组NDF、ADF、纤维素含量最低,分别为53.06% DM、31.84% DM、21.76% DM|酶制剂、酶菌复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饲喂价值指标总可消化养分(TDN)、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DI)、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乳杆菌处理组(P < 0.05)。生物制剂可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秸秆饲喂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酶制剂、乳杆菌、酶菌复合处理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DNF、ADF、木质素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酶菌复合处理添加效果优于酶制剂、乳杆菌。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制剂|青贮发酵|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薏苡秸秆资源,增加饲料来源,本文研究了薏苡秸秆与杂交狼尾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薏苡秸秆单独青贮(Y100)、10%薏苡秸秆和90%杂交狼尾草(Y10Z90)、20%薏苡秸秆和80%杂交狼尾草(Y20Z80)、30%薏苡秸秆和70%杂交狼尾草(Y30Z70)、40%薏苡秸秆和60%杂交狼尾草(Y40Z60)、50%薏苡秸秆和50%杂交狼尾草(Y50Z50),青贮60 d后测定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Y20Z80组的粗蛋白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乳酸含量最高,但是pH、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表明Y20Z80混合比例青贮饲料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相对较好。因此,从秸秆最大化利用和饲料营养价值的角度考虑,以添加20%薏苡秸秆和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关键词] 薏苡秸秆|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窖池的建立、黄贮饲料制作的方法、黄贮饲料品质的鉴定、黄贮饲料制作应注意的事项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该种方法适合广大农牧民养殖户利用秸秆进行家庭制作。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适合内蒙古包头地区玉米秸秆黄贮发酵的最佳条件,并评价玉米黄贮秸秆配方日粮对育肥羊的饲喂效果。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黄贮发酵菌剂、发酵周期和发酵辅料等进行实验室研究,筛选最佳发酵组合;依据GB/T 20807—2006《绵羊用精饲料》标准,配制含不同比例秸秆黄贮的配方日粮,开展育肥羊饲喂试验,比较传统育肥羊饲料和玉米黄贮秸秆配方饲料对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秸秆黄贮pH值影响的顺序为:发酵辅料〉发酵菌剂〉发酵周期,黄贮发酵条件最佳的组合为EM如金菌液秸秆发酵剂+发酵25 d+食盐。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黄贮的2个试验组羊只,其活体重、胴体重、单块眼肌面积显著大于饲喂传统育肥饲料的对照组羊只(P〈0.05);饲喂基础日粮中黄贮添加比例为40%的试验组羊只,其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只(P〈0.05);饲喂基础日粮中黄贮添加比例为20%的试验组羊只,其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只(P〈0.05);2个试验组羊只的日增重、大腿肌肉厚度、腰部肌肉厚度、系水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饲喂效果以及饲喂成本因素,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的玉米黄贮秸秆对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使我省丰富的秸秆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相关专家指出,将秸秆切碎,经过厌氧发酵变成黄贮饲料是有效的途径。而黄贮饲料与干秸秆相比,具有气味芳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据报道,黄贮的营养价值可以达到中等牧草的营养水平,因此,黄贮饲料完全可以代替牧草使用。  相似文献   

14.
“黄贮”是相对青贮而言。青贮是将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设施或容器中经微生物发酵而调制、贮存饲料的技术。青贮要求秸秆含水率在60%~70%之间,含水率过低时便不能作业,因此青贮在时间上受到限制。黄贮是将黄(干)秸秆作原料,粉碎后加适量水(有时需加生物菌剂),再压实、密封而调制饲料的技术,能达到与青贮同样的效果。由于黄贮不受秸秆含水率的限制,黄贮技术具有更为广阔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户外存放时间对玉米秸秆原料品质的影响,探讨存放时间(T)以及添加乳酸菌(LAB)和纤维素酶(CE)对玉米秸秆黄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2个户外存放时间(T1:收获玉米穗后直接黄贮;T2:户外存放5个月后黄贮);每个存放时间设置4个处理,将原料水分含量调节至60%后,分别添加2.0 g/t LAB、2.0 g/t CE、2.0 g/t LAB+2.0 g/t CE(LAB+CE),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调制黄贮饲料,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表明,户外存放5个月后,玉米秸秆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含量和缓冲能值(BC)显著降低(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显著增加(P0.05);玉米穗收获后直接黄贮的p H值和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存放5个月后调制的黄贮饲料(P0.05),乳酸(LA)含量、乳酸/乙酸(LA/AA)和氨态氮占总氮量显著高于存放5个月后调制的黄贮饲料(P0.05);添加LAB后pH值和AA含量显著降低(P0.05),LA含量和LA/AA显著提高(P0.05);添加CE后p H值显著降低(P0.05),LA含量和LA/AA显著提高(P0.05);T和LAB对发酵品质各项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CE对pH值、LA和AA含量、LA/AA有显著影响(P0.05),T和LAB对p H值、AA含量、LA/AA有交互作用(P0.05)。综上表明,收获玉米穗后应尽快调制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添加LAB和CE可有效改善秸秆黄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且LAB的添加效果优于CE。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油菜秸秆、全株玉米为原料,按不同比例制作青贮,开展营养成分综合评定,探讨收获时间、干燥方式及混贮比例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熟期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晚熟期组(P0.05);烘干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无显著差异,6:4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品质优于油菜秸秆单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利用纤维素分解酶、秸秆发酵活干菌作为青黄贮外加剂效果 ,以便于筛选出使用方便 ,青黄贮效果好、价格低廉的青黄贮外加剂 ,我们在昌图县曲家店乡进行了向青黄贮秸秆中添加纤维素分解酶、秸秆发酵活干菌与添加传统外加剂 (玉米 +食盐 )的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青黄贮所用的秸秆是收获籽实后的黄绿鲜玉米秸 ,试验用的外加剂是纤维素分解酶、秸秆发酵活干菌、玉米面 +食盐 ;青贮窖为农村普遍采用的地下式永久型窖 ,即圆型 ,直径 2 .0m ,深 3.0m ,砖石结构 ,秸秆贮量为 5 0 0 0kg。试验分 3组 ,纤维素分解酶组 :按秸秆重量的 0 .…  相似文献   

18.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2,1(11):101-105
为探讨紫花苜蓿添加比例对大黑山薏苡混贮饲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以大黑山薏苡与紫花苜蓿质量比,分别设置60:40,70:30,75:25,80:20,90:10以及对照(不添加苜蓿)进行混贮。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添加比例降低,混合青贮料的pH差异显著,当比例为75:25时pH较对照组降低2.36%(P < 0.05)|混贮处理的氨态氮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69倍、2.50倍、2.57倍、2.44倍、1.81倍(P < 0.05)|(2)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混贮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09%、30.44%、22.28%、22.78%、13.40%(P < 0.05)|除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混贮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1.40%、176.74%、116.28%、81.40%(P < 0.05)|混合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因此,添加适当比例的紫花苜蓿可以提高大黑山薏苡青贮品质,建议两者混贮比例为75:25。 [关键词] 薏苡|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19.
纤维素复合酶半干贮秸秆饲料制作与饲喂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复合酶半干贮秸秆饲料,是利用纤维素复合酶作为添加剂,将切短的秸秆放在密封的容器里(半于贮窖、半干贮池、半干贮塑料袋等)中贮藏,经过一定的发酵过程,使秸秆变成质地柔软,具有酸香气味.适口性好的优质半于贮秸秆饲料。现将其制作技术和饲喂效果,简要作一综述。1原理及作用特点纤维素复合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作用特点是能崩溃植物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充分释放出来.为动物消化吸收;还能将饲料中的半纤维素分解为双糖和斗精;能水解半纤维素降低溶解后食库粘度.从而利于动物消化道内外源酶的扩散.加强营养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不同填装密度下添加乳酸菌和糖对小麦秸秆黄贮饲料发酵损失率、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小麦秸秆粉碎,调节水分含量至60%,混合均匀后随机分成2等份。取一份加入由活菌数为1×105CFU/g的植物乳杆菌(添加量为5 g/t)和白砂糖(添加量为10 kg/t)组成的混合添加剂并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添加剂处理组);另一份均匀喷洒3%的无菌水,按450、500、550 kg/m3的密度进行填装调制黄贮饲料(对照组)。分别于发酵1、3、6、15、35、200 d测定2组不同填装密度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在发酵200 d开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从黄贮3 d开始至200 d,2组黄贮饲料的发酵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发酵35 d和200 d,添加剂处理组的发酵损失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