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性激素通过血液和神经系统对猪的生长发育及肉质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小公猪,由于育肥时间较长,必须进行去势。关于去势日龄问题,本人通过试验,认为去势的早晚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其中大约有二分之一的生猪是公猪,由于各地公猪去势的手法不一,去势的效果直接影响其育肥、饲料报酬,尤其是猪肉品质,笔者介绍的公猪睾丸摘除去势术,采用轻破、拉提的手法,简便易学、快速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1.公母分饲去势公猪与育肥小母猪分开饲养,对用补充氨基酸日粮的养猪生产是有益的。去势公猪比育肥小母猪吃的料多,生长也快;而育肥小母猪的饲料效率较高,胴体较瘦。在肥育阶段至50千克上市体重期间,这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母猪不去势育肥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而我国都是用传统的去势方法育肥。为此,笔者对24头母猪不去势,10头母猪去势,在相同饲料和管理条件下经135天育肥实验,结果不去势比去势猪平均每头日增重多25克。  相似文献   

5.
人们普遍认为,小公猪去势以后性情比较温顺,能够提高日增重,通常在小公猪出生后一周内便将其去势。为了充分发挥哺乳公猪生长潜力,提高其日增重,同时又不至于影响其将来屠宰肉的品质,但有学者认为,不去势的公猪生长速度比去势的公猪要快,日增重比去势公猪的要大。本试验于2013年3-12月,对3100头小公猪施行髋结节保定法双切口早期去势术。并对7日龄至25日龄仔猪去势和不去势的哺乳公猪在28日龄断奶时的增重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不同去势日龄对仔猪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公猪去势通常都在哺乳期进行,时间不一,各有优点,但不同的去势日龄对仔猪增重会有什么影响,为此在2006年春做了小公猪不同日龄去势的试验,观察其增重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公猪早期去势具有有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缩短母猪生产周期等优点,但由于出生7~10日龄的小公猪本身较小,在去势时应该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8.
<正> 小公猪去势通常都在哺乳期中进行,时间不一,各有优点,但不同的去势日龄对仔猪增重会有什么影响,为此在1985年春做了小公猪不同日龄去势的试验,观察其增重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公猪早期去势效果观察日本等国早已采取小公猪早期去势法,我国也曾有报道。本试验旨在观察小公猪早期去势对50日龄断奶增重有无影响。试验随机抽取1990年秋本场的长白和约克夏母猪所产杂交仔公猪107头作为试验猪,另取品种相同、产期与胎次相近、泌乳力相同的...  相似文献   

10.
公羊好斗,不便管理,特别是配种季节,不爱吃草,不回舍,会影响增重和膘情。为提高当年育肥羊的体重和出肉率,增加经济效益,改进公羊不去势自然育肥或摘除睾丸手术去势的做法,采用公羔羊结扎去势法。去势后的公羔羊性情温顺,管理方便,省饲料,易育肥,羊毛及羊肉品质好,肉质鲜嫩,膻味小。  相似文献   

11.
<正>猪场为了增强育肥效果,改善淘汰公猪肉的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常常对淘汰猪去势。下面就对淘汰公猪去势时常引起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阉割后出血不止  相似文献   

12.
公猪去势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外科手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猪去势的方法有徒手捻转法、刮捋法、结扎法、钳夹切除法、捻转绳捻转法、捻转钳捻转法、输精管与精索相互结扎法、被睾去势和隐睾去势等。其中多以刮捋法、结扎法为主。对仔公猪去势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及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母猪不去势育肥实验母猪不去势育肥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而我国都是采用传统的去势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母猪去势与不去势育肥试验。卫材料和方法1.1材料:采用本地三元杂交50日龄断奶仔猪34头,其中试验组(不去势母猪)24头,对照组(去势母猪)10头。1.2...  相似文献   

14.
庞大的种公猪淘汰育肥需要去势,手术保定难度较大,笔者曾多次用普通白酒通过饮食喂之,昏睡后手术成功,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6):27-32
试验选用40头新生仔公猪,由5头健康母猪哺乳,每头母猪哺乳去势和完整仔公猪各4头。保育期开始分别饲养,记录全程的采食量和各阶段体重;分别于20、38、85、135和185日龄采集每头猪的粪便和血液样品,用于测定粪臭素和吲哚的含量;并分析血清中雄烯二酮、睾酮(T)、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生长激素(GH)水平;育肥末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结果显示,去势对猪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完整公猪平均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低于去势公猪(P<0.05);完整公猪脂肪中粪臭素和吲哚水平、血清中雄烯二酮水平高于去势公猪(P<0.05)。185日龄时,完整公猪血清中生长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去势公猪(P<0.05)。各个日龄完整公猪血清中睾酮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去势公猪(P<0.01)。结论:去势并不显著影响公猪的生长速率,但显著增加了背膘厚和肌内脂肪含量;完整公猪脂肪和血清中粪臭素和吲哚水平,血清中雄烯二酮水平均显著高于去势公猪。  相似文献   

16.
武俊海  杜晓光 《猪业科学》2009,26(10):36-37
公猪去势术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外科手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猪去势的方法有徒手捻转法、刮捋法、结扎法、钳夹切除法、捻转绳捻转法、捻转钳捻转法、输精管与精索相互结扎法、被睾去势和隐睾去势等。其中多以刮捋法、结扎法为主。对仔公猪去势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及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去势方法小公猪去势于10~35日龄进行,去势方法有手术阉割法和注射药液去势法2种。1.1手术阉割去势法首先保定小公猪,将阴囊周围用碘酒进行消毒,然后1手把睾丸推向阴囊底部,使阴囊皮肤张紧,另1手持手术刀从阴囊缝切开皮肤及总鞘膜,刀口不可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中公猪去势后造成死亡的往往高于去势后的小母猪,术后出血、肠脱出、破伤风、化脓感染的极为常见,但术后继发内源性感染死亡的病例罕见。1 病例 某镇一个体养殖户养母猪1头,1996年秋产仔12头,在仔猪1月龄时,找一当地兽医去势其中小母猪7头、小公猪5头。于当年11月,7头小母猪已长至50kg左右,而此时5头小公猪体重仅35kg左右,并陆续死亡。临床表现食欲欠佳,采食量减少,逐渐消瘦,体温升高在40.5℃左右,阴囊部去势伤口愈合完好,但整个阴囊区内皮肤皱缩成疙瘩状,其大小如拇指头到小指头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9.
母猪不去势育肥已在国外广泛应用,我国去势育肥还比较普遍,为此,我们进行了母猪去势与不去势育肥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猪采用本地三元杂交50日龄断奶仔猪34头,其中实验组(不去势母猪)24头,对照组(去势母猪)10头。l、2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实验组分成4个圈舍饲养.对照组分成2个圈舍饲养。1、3试验时间自1993年5月1日至9月13目共计135天。2.试验结果(见表)从表中数据看出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增重增加25克。试验表明,猪不去势育肥比去势育肥增长快。瘦肉猪届大型晚熟种,生长快,性成熟晚,5-6…  相似文献   

20.
1公猪去势应在仔猪7~10日龄时进行 公猪去势过早,睾丸小且易碎,不易操作;去势过晚不但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猪只表现疼痛症状,应激反应剧烈。7~10日龄时,仔猪处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之中,此时去势易操作,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出血也少,不易引起刀口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