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所调查的211头采用冻精配种产犊的适繁母牛,产公犊112头,占53.08%;产母犊99头,占46.92%,右侧卵泡卵发育的占151头,其中产公犊80头,占右侧卵泡发育的52.98%,产母犊71头,占47.02%;左侧卵泡发育的为60头,其中产公犊22头,占左侧卵泡发育的53.33%,产母犊28头,占46.67%。  相似文献   

2.
在所调查的211头采用冻精配种产犊的的适繁母牛,产公犊112头,占53.08%;产母犊99头,占46.92%,右侧卵泡卵发育的占151头,其中产公犊80头,占右侧卵泡发育的52.98%,产母犊71头,占47.02%;左侧卵泡发育的为60头,其中产公犊22头,占左侧卵泡发育的53.33%,产母犊28头,占46.67%。  相似文献   

3.
母牛多产母犊配饲法一、晴天配种:母牛配种选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让母牛面向太阳站立20分钟,然后配种。采用此法配种所产的2578头犊牛中,母犊占2518头,产母犊率为97.2%。二、输精氨酸:在发情母牛配种前20-30分钟,先在母牛子宫内输...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5%精氨酸盐酸盐对321头黄母牛进行控性试验,试验组145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26头,其中母犊75头,占59.52%;对照组176头母牛,妊娠分娩犊牛118头,母犊44头,占37.29%。试验组母犊比对照组高22.23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母犊素”是一种生殖生理调控的激素类药品。喀什地区2004~2005年在6个县的68个冷配站实施“母犊素”的推广使用,目的在于改善冷配母牛母犊出生率偏低的现象,提高农牧民参与黄牛改良的积极性。项目实施参试牛只达3 500头,随机调查产犊头数1 618头,母犊率平均达到58.90%,比未使用“母犊素”处理的母牛产母犊率42.66%净提高16.24%,相对提高38.07%。试验证明,用“母犊素”处理配种母牛,不仅能大幅度提高母犊出生率,还能提高母牛的部分繁殖性能,值得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牛在繁殖过程中,产犊的性别比例一般为公母各占50%左右。在生产中,产母犊比产公犊能明显地提高经济效益。八六年以来,我们试验利用精氨酸来提高产母犊比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品。为平遥县农牧局自制的精氨酸溶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318头蜀宣花牛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蜀宣花牛母牛初配年龄在16~20月龄之间,发情和产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9~12月最高,5~8月最低;从牛群结构看,成年母牛占42.9%,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5岁以下小母牛占1.43%;从产犊胎次看,产犊4胎以上的占10.67%,产犊3胎的占11.99%,产犊2胎的占19.69%,产犊1胎的占26.51%,初胎怀孕母牛占13.64%,后备小母牛占17.49%。在所调查的1076头繁殖母牛的2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163头,其中产公犊1102头,占50.95%,产母犊1061头,占49.05%,公母比为1.04∶1;在2157个产犊胎次中,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d,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6%,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8.
通过配种母牛头向太阳进行人工授精后,调查的61头妊娠牛产母犊数(38头)多于产公犊数(23头)(p〈0.05),说明该项处理可提高母牛产母犊的比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76头在1978~1995年间产犊的么拉、尼里、杂种奶水牛的原始资料按产犊性别、产后首次发情天数、情期受胎率、下胎受孕情期数等四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性别对尼里母牛的产后首次发情有显著影响(P<0.05),对么拉、杂种母牛的下胎受孕情期数有显著影响(P<0.05);产公犊么拉、尼里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分别低12.4%和20.0%,而产公犊杂种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高10.0%。产后30天内发情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3.3%。产后60~90天内发情母牛的最高,为50.8%  相似文献   

10.
农村户养条件下四川乳肉兼用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乳肉兼用母牛的初配年龄在16~24月龄之间,4.5周岁达到成年体尺体重.发情和产犊以9~12自然月为最高,其次为1~4月.牛群结构为成年母牛占42.98%,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周岁及以下小母牛1.43%.在所调查1 076头繁殖母牛的2 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 162头,其中产公犊占50.97%,平均初生重为31.56kg;产母犊占49.03%,平均初生重为29.61 kg;公母比为1.04:1;不同犊牛性别间,公、母牛怀孕期没有明显的差异.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天;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5%.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1.
在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中,经常遇到一个重要问题是:有一部分母牛产公犊多而生母犊少。如何提高产母犊比例问题,国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过许多试验研究,而目前尚无较成熟的实用技术方法。为了解决产母犊率低,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我们参考外地有关技术资料,于1988年—1990年在周至县尚村乡家畜改良站和原临潼县斜口乡兽医站(附设冷配站),使用精氨酸以求多产母犊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陕西岐山农村开展利木赞牛杂交改良秦川牛,已配母牛2230头,已产犊1000多头。犊牛初生重公犊平均31.3kg,母犊平均为30.4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犊高出26.7%和25.1%;6月龄体重公犊172.6kg,母犊158.9kg,分别比当地秦川牛高出22.7%和25.9%。说明用利木赞牛改良秦川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我场在1989年11月至1990年5月期间,使用生理盐水代替解冻液,稀释颗粒冷冻精液。用人工授精黑白花奶牛19头(经产母牛12头,初产母牛7头),共产犊19头(母犊9头,公犊10头)。在授配19头母牛中,第一情期受胎14头(经产母牛7头,初产母牛7头),情期受胎率73.6%;第二情期受胎5头(经产母牛),复配受胎率26.3%。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用代乳饲料饲喂犊牛,以节约粮食和牛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4年3月至4月份,在江苏省武进县奔牛乡陈巷畜牧场进行了犊牛用代乳饲料的饲喂试验。一、试验分组。选择同一公牛,同品种母牛所产的12头犊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头,母犊3头,公犊1头),试验期为60天。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引进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在青海省高原地区首次开展试验,共授配母牛363头,情期受胎率77.4%。从2007年4月开始产犊,至7月9日已产犊30头,其中母犊27头,母犊率达90%,犊牛体躯结构、生长发育都明显优于常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所产犊牛,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6.
多产母犊新法一、强烈的阳光可刺激母牛产生一种雌性激素,促使卵子优先跟公牛的阴性精子结合,多产母犊。选择晴朗的天气10~14时,让母牛面向太阳站立20分钟,然后配种。据报道,用此法得到的2578头犊牛中,母犊2519头,占到97.8%。二、输精氨酸。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肉牛自然交配+胚胎移植诱导1胎双犊(肉、奶牛)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发情期杂交母牛先进行自然交配,第7 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移植1枚奶牛IVF冷冻胚胎(A组)和母牛发情的第7d在有黄体一侧子宫角同时移植2枚奶牛IVF冷冻胚胎(B组)的方法进行1胎双犊生产试验.结果A组(n=2)有1头妊娠,妊娠率50%,并于2003年2月8日成功产下双犊,其中1头为肉牛公犊、1头为奶牛母犊;B组(n=2)有1头妊娠,妊娠率50%,但到期没有产犊.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应用精氨酸控制奶牛性别研究成果,于1988年6月10日在哈尔滨通过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级鉴定。该研究课题历时3年多时间,取得了试验奶牛107头,产犊108头,母犊76头,母犊率为70.37%的显著成果。专家评审组认为,此课  相似文献   

19.
在农牧渔业部和省农牧厅科教处的领导下,由西北农学院主持的《秦川牛引入外血杂交改良试验研究》课题,于1982年9月至1983年2月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种牛场,用乳肉兼用短角公牛配秦川母牛,1983年7月至12月出生乳肉兼用短秦杂种一代牛20头(其中公犊8头,母犊12头)。杂种一代犊牛平均初生重26.1公斤,其中公犊26.8公斤,母犊25.6公斤,公犊的最大个体重32公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湟源县畜牧兽医站于2006年8月引进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在青海省高原地区首次开展试验,共授配母牛363头,情期授胎率77.4%。从2007年4月开始产犊,至7月9日已产犊30头,其中母犊27头,母犊率达90%,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