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拉玛泽分娩法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糖尿病及产科常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分娩可缩短自然分娩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按常规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同期初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的总产程为(8.1±1.2)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1.4)h;观察组顺产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痛分娩法,可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115例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分娩镇痛药物的产妇11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 WTBZ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PCEA用于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50例产妇按完全随机化分2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吸入笑气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未予干预.观察指标包括疼痛强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电子监护、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儿窘迫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笑气吸入性分娩有镇痛效果好、产程时间短和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产前指导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产前指导,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2组病例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产程长短、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指导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程中产妇疼痛,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冰敷袋应用于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自然分娩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敷袋冰敷护理,评价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疗效、会阴切口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产后首次排尿时间、产后活动情况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口冰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74.4%,P<0.05);(2)观察组产妇产后4h内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3)产后首次排尿时间<3h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4.9% vs 46.2%,P<0.05);(4)观察组产妇产后下床小便、开始照顾婴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与开始母乳喂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应用自制冰敷袋护理可显著消除会阴切口肿胀、减轻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产后尿潴留,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宁夏盐池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活跃期采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椎管内麻醉,采用泵硬膜外腔给药行无痛分娩,对照组未用药.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疼痛程度、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5),但3组第二、三产程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镇痛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产后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疼痛阻滞完全,加速产程的进展,降低难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75例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250例则无实施镇痛分娩,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4%(χ^2=27.90,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第二、三产程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有效有效率达97.1%。两组均未见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无痛分娩效果可靠,可降低剖宫产率,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140例,按照患者是否要求无痛分娩分成2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产妇未实施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生产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和产钳助娩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活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有效缩短活跃期时间,加速产程进度,减少产妇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并且对母婴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助产的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30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分娩服务模式,观察组150例实施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其剖宫产率为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为(170.8±87.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4.6±98.5)mL;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间程度及总产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则为99.3%。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期为下一步对产妇缩宫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08年4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钙剂预防治疗,实验组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治疗.观察患者在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 出血量<900ml者,实验组有46例,对照组有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在900~1 500ml之间者,实验组25例,对照组31例;出血量1 500~2 000ml者,实验组23例,对照组33例;出血量2 000~2 500ml者,实验组2例,对照组6例.两组出血量构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10,P=0.05).治疗30min后,实验组出血量(861.6±241.3)ml,对照组出血量(760.3±213.2)ml;治疗2h后,实验组出血量(149.3±111.1)ml,对照组出血量(449.2±231.3) ml;治疗24h后,实验组出血量(49.5±10.2)ml,对照组出血量(245.1±43.2)ml.实验组出血量随时间减少的幅度大干对照组.结论 应用钙剂联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90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联合组在娩出胎儿后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则不使用垂体后叶素,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用药后30 min血压升高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1);联合组手术时间为(39.8±9.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3.2±7.8)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有3例出现高血压,对照组则无患者出现高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的产妇使用垂体后叶素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12例剖宫产后再孕产妇,要求阴道试产的56例产妇为研究组(A组),行再次剖宫产产妇56例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体质量情况,并分析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与失败情况。结果两组比较产后24h出血量、产褥感染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阴道试产成功率达78.57%。结论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剖宫产再孕选择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入院分娩单胎足月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根据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调整注射间隔和剂量;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观察2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产后2、24h出血量;采集2组产妇产前及产后24h肘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2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前、产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预防作用优于传统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孕期体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产前教育的120名初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参加体操练习。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者的第一、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孕期体操有利于自然分娩和缩短产程,可在产前教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212例(第二产程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头位非第二产程剖宫产9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和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5.6%(33/212),术中出血量为(378±252)mL,对照组则分别为5.4%(50/930)和(309±21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组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4.5%、3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和12.0%(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产程观察和评估、处理好围手术期可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1年1—6月传统分娩模式873例作为对照组;7—12月实施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895例为实验组:产妇宫口开张2cm后行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给产妇持续的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保护分娩的正常性与自然性,减少分娩时不必要的医疗干预。结果:实验组的剖宫产率、宫缩乏力、产程滞产、新生儿窒息率及平均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助产分娩新模式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程中适时实施硬膜外镇痛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组11467例产妇均为我院住院分娩者,根据其产程中采用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036例,于第一产程中适时实施硬膜外镇痛;B组1122例,于第一产程中应用静脉注谢安定或(和)肌注派替啶。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及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中转剖宫产率。结果 A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较B组明显缩短(均P〈0.01)。A组催产素使用率较B组升高,中转剖宫产率较B组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适时实施硬膜外镇痛能有效缓解疼痛而减轻产妇的痛苦,同时能缩短第一、二产程,降低因精神因素及宫颈因素所导致的剖宫产,是一种理想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健康足月临产的产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施加PCEA。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血氧饱和度、血压、脉膊、呼吸、宫缩、产程、胎心音、分娩方式、催产紊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答。结果:两组产妇血氧饱和度、血压、脉膊、呼吸、宫缩、胎心音、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可降低例宫产率(P<0.01)。结论:PCEA镇痛效果确切,对宫缩无影响,可缩短产程,对母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负性情绪、乳房胀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产妇1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对照组86例(给予常规分娩护理)与联合组8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两组初产妇均进行为期2周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初产妇负性情绪评分、乳房胀痛程度评级情况、分娩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联合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潜伏期VAS评分以及活跃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略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初产妇胎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可明显改善负性情绪,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有利于产程进展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可有效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