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寄主及危害苹果小吉丁虫又名苹果金蛀甲,幼虫俗称串皮王、串皮虫,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还可危害梨、桃等果树。随苗木远距离传播,危害大,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山区野苹果受害较重,危害轻者树势明显衰弱,重者造成枝干枯死或整株死亡。苹果小吉丁虫生活隐蔽,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入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源县的苹果小吉丁虫最早于1995年发生在原高潮牧场的人工栽植的苹果园中,在短短的10年  相似文献   

2.
苹果小吉丁虫俗称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等果树,以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危害轻者树势变弱,重则造成枝干枯死。  相似文献   

3.
苹果小吉丁虫,俗名患皮虫,旋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国家检疫对象,主要危害对象为苹果、沙果等,在我国苹果主产区都有发生,以幼虫在苹果枝干表皮下串食为害,此虫可随同苗木传播,危害性大,特别是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受害较重,受害果树轻则树势弱,重则枝条枯死,甚至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4.
何进 《农村科技》2004,(9):12-12
苹果小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又名金蛀甲、串皮虫。该虫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海棠、红果、香果等。幼虫在枝干皮层内蛀食,造成树木枯死、凹陷、变黑褐色,虫疤呈褐色粘液渗出,欲称“冒红油”,该虫随同苗木传播,危害性大。特别是野生苹果林和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受害较重。受害果树轻则树势衰弱,果实小,减产,重则枝条枯死,甚至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5.
苹果小吉丁虫为新疆补充检疫性害虫,通过分析其入侵新疆的风险明确其危险性,采用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苹果小吉丁虫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苹果小吉丁虫的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2.33,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一旦扩散蔓延将给新疆苹果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加强检疫是降低其风险的有效措施,对已发生区域应加强风险管理,实施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6.
苹果小吉丁虫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现已扩散到4个县11个乡镇的野生苹果林和栽培果园中,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面临灭顶之灾,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形势日益严峻,对伊犁州林果业的稳步发展和保护利用好野生苹果资源带来严重威胁。实践证明,通过适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军  湛玉荣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Z1):186-187
苹果小吉丁虫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现已扩散到4个县11个乡镇的野生苹果林和栽培果园中,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面临灭顶之灾,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形势日益严峻,对伊犁州林果业的稳步发展和保护利用好野生苹果资源带来严重威胁.实践证明,通过适时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新疆苹果小吉丁虫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年5月新源县高潮牧场首次发现苹果小吉丁虫。1995-1996年对其分布、生活史、习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苹果小吉丁虫主要以幼虫钻蛀苹果枝干皮层为害,一年发生一代,以幼龄幼虫11月上旬在树干或枝条皮层越冬,成虫飞翔能力弱,危害不大。幼虫防治可用内吸剂、触杀剂溶液涂抹树干虫疤处;叶面喷药防治成虫,防效均可达到90%-95%。  相似文献   

9.
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植株内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苹果小吉丁虫( Agrilus mali Mats.)危害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虫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营养及次生代谢物质与其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新疆野苹果单株营养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韧皮部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大于木质部,在4.02~21.72 mg/g之间。可溶性蛋白含量K2最低,为26.10 mg/g,G1最高,为45.74 mg/g,感虫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高于抗虫植株。不同抗性单株单宁、黄酮、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木质部内黄酮含量较低,在0.31~0.89 mg/g之间,韧皮部黄酮含量在1.93~4.05 mg/g之间,抗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1.24 mg/g,感虫植株平均单宁含量为0.69 mg/g,抗虫植株单宁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植株,即单宁含量越高,其抗虫性越好,感虫植株G6总酚含量最低,为1.43 mg/g,抗虫植株K2总酚最高,达到3.96 mg/g,木质部内单宁含量和总酚含量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新疆野苹果单株内单宁与总酚含量越高,总虫数就越少,对苹果小吉丁虫的抗性就越好,新疆野苹果受害就越轻。综上,新疆野苹果内营养物质含量与抗虫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抗虫性成显著正相关,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的新疆野苹果对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轻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树皮厚度、径阶对苹小吉丁虫危害程度的影响,以具有不同抗苹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特性的新疆野苹果类型单株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性回归法找出树皮厚度、径阶与总虫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野苹果单株受苹小吉丁虫危害差异较大,其中XY-101单株羽化孔数最高11.2个,而XY-49单株最低为0个,总虫口平均数在0.3~11.2头之间,差异均极显著;径阶、树皮厚度分别与总虫数的回归方程为:Y=1.236+0.119Z和Y=1.049+2.071H,在P0.05显著水平下两个方程均通过了t检验,其中变量Z的回归系数为0.119,即径阶每增加1 mm,总虫数就增加0.119个。变量H的回归系数为2.071,即树皮厚度每增大1 mm,总虫数就相对应增加2.071个。因此,新疆野苹果的径阶、树皮厚度与总虫数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随着树皮厚度、径阶的增大,总虫数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为禁止进境的有害生物,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苹果绵蚜为苹果属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苹果枝、干和根部。本文通过分析苹果绵蚜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传播途径、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为渭北地区苹果绵蚜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苹果小吉丁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苹果小吉丁虫的形态特征,在循化县境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防治对策作了简明叙述。对该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梨小吉丁虫(Coraelous rusticanus lewis)俗称串皮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近年,对昆明地区刚进入盛果期的梨树危害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在马金铺乡大营村八年生果园,开展其生活习性的观察及防治试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种——苹果小吉丁虫及其在新疆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umura)是苹果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属于区域性外来入侵种.该虫于1993年从山东随苹果苗木传入新疆伊犁州,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并威胁我国经济果树资源中唯一的天然基因库--天山野果林的存在.以苹果小吉丁虫在伊犁地区大暴发为背景,通过调查研究,旨在弄清该外来入侵种的发生与为害规律,以期为选择最佳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宏  杨丽 《农村科技》2006,(10):21-21
一、虫害形态特征苹果小吉丁虫雌成虫体长7~9毫米,宽约2毫米,雄成虫体长6~8毫米,全身紫铜色,具金属光泽,各部分表面密布细小刻点。幼虫乳白色,体细长而扁平,头小,褐色。苹果小吉丁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仅在果树枝干表皮下蛀食,其隧道蜿蜒如线,表皮多破裂,老龄幼虫在韧皮部和形成层串蛀,形成不规则的虫道,并顺生长方向回旋成一个长椭圆形封闭的圈,被害皮层干裂枯死,表皮呈黑褐色,如火烧状,虫疤上有琥珀色树液流出,俗称"冒红油"。我县在7月下旬进入成虫危害期。  相似文献   

16.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nnis Rott)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2005年列入陕西省重点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名单。  相似文献   

17.
伊犁地区苹果小吉丁虫在野苹果树上危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苹果小吉丁虫(Agrilus mali Mats)在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Roem]树上的危害特性,调查了苹果小吉丁虫对野苹果的危害特性与野苹果树势及枝条含水量间的关系,及其在野苹果树上的危害部位、分布情况。调查表明,93.5%的苹果小吉丁虫蛀入枝条的向阳面,且主要选择树皮厚度为0.9~2.5mm枝条;单株胸径、树高与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程度呈正相关,随着野苹果胸径和树高增加,虫口密度呈现上升趋势,南面枝条受害程度最高,危害严重枝条主要集中在树冠的2~5m高处,其中在3~4m高度受害率最高;随单株树势衰弱程度的增加,苹果小吉丁虫口密度随之上升,受害的枝条含水量与受害程度之间呈负相关,即苹果小吉丁虫危害程度加重枝条各个部位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初孵幼虫部位所在树皮含水量主要集中在35%~55%。从调查结果来看,野苹果单株树势的衰弱是诱发苹果小吉丁虫发生严重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绵蚜,俗称棉花虫,属同翅目瘿绵蚜科。主要为害苹果、梨、山楂、李、桑、榆、海棠、花红等树木,是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一、生物学特性苹果绵蚜每年发生16~17代。主要以1、2龄若蚜在苹果、山楂等  相似文献   

19.
初步的普查结果表明张掖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杨蓝叶甲、杨二尾州蛾、桃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李小食心虫、十斑吉丁虫、卷叶蛾、潜叶蛾、杏球坚蚧、中华豆芫箐、沙棘白眉天蛾、沙枣木虱、介壳虫、蚜虫、蝗虫、柳瘿虫等共计33种,随着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步伐,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林业有害生物的破坏是影响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重视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采取抗虫防病育林技术、伐根嫁接、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措施,全面展开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为林业的安全生产做好铺垫,确保林业健康稳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苹果小吉丁虫在天山野果林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肯  周英 《农村科技》2012,(2):38-39
1993年,新源县从山东省调入苹果苗木,定植面积33公顷,1995年首次在苹果树上发现小吉丁虫,有虫株率达90%以上,死亡率达30%。现已蔓延至肖尔布拉克镇、哈拉布拉乡、塔勒德镇、新源镇、则克台镇、别斯托别乡、阿勒玛勒乡等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