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课程内容综合性与针对性不强,实习基地欠缺,毕业实习时间偏短等问题,结合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提出了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措施,包括提高实验课程质量,突出实验课程的农业特色;优化实习内容,规范实习考核,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长科研实践时间,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农科建设首先要在课程体系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水产养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建议通过开设新课程、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实践教学新平台、专业课程思政等多项举措,主动适应新的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业态,培养适应和引领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3.
张存智  任全录  孔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235-13236
结合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机制体制、双师队伍建设进行实践研究,提出了"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课程组成员的团队作用,在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实践教学、课程考试等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课程建设在农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的育人实践、构建基础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作用;提出课程体系改革应以需求为导向,课程设置的原则应与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注重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类型结构和时间结构的改革;提出课程教学改革应在教学目标、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对课程改革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念、教师队伍、管理方式、考核方式、学习方式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化工原理》重点课程建设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工原理》重点课程建设的内涵,重点介绍了《化工原理》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路、实践过程与成效。通过构建新的《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条件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园林测量课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建设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园林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72-173,138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本文根据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现代土地资源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定位、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整合、实践教学建设、考试方法改革等方面对该门课程教学建设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教学中存在内容不完整、脱离实践、方法落后、考核方式不当等问题,制定课程改革思路,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建设、考核手段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法,以期提升森工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在分析我国不同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同时,还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经济转轨时期课程体系建设目标的难确定性;二是高等教育的功利性与课程研制成本高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结构的失衡性与变革的艰巨性之间的矛盾;四是课程体系评价机制不完善,尤其是课程体系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五点建议:一是从公共课和专业课等多方面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强化技术类、理论类等课程的实践环节;三是在专业专门化和课程设置方面建立能动机制;四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研制;五是不断完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测量学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测量学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地方农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新工科”与“新农科”这一发展背景下,分别从改革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智能制造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制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通过在云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实践,学生的智能制造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研究成果对于农科机械类专业、工科机械类专业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肉制品加工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对培养高素质综合 型应用人才有重要作用。当前肉制品加工学实验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 提高;校内实验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不足,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脱节;实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有待完善,双师型教学人员匮乏;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满足企业人才录用需 求。本文结合延边地区肉制品企业发展现状及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肉制品加工课程 实际情况,探索出肉制品加工学实践教学创新课程体系: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 动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大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承担人文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综合性大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依据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的实际,首先对大学语文教学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其次,提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第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大学语文改革模式进行探索:既在宏观上给予大学语文以全局性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又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微观探讨,以期对大学语文教改新模式进行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根据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的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及考核方法等改革方面探讨生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明确高校的改革始终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特色专业建设将为行业输送更加优秀的生物工程技术人才。并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强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16.
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高校开设《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公共选修课对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扬州大学农学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实践,从革新教学内容,选用自编教材,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生物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洁  何龙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75-6076
以学校公选课程生物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突破等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了改革,在取得较好实际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学校公选课程教学的办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师范生作为一个与未来职场联系较为密切的群体,受到教师培养体系、教师管理体制和素质教育等基础教育改革举措的深刻影响,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整合师范性和学术性,增强师范生的未来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革教学方法、实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体化教学、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新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内容,以期为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宋孝周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813-2814,2817
为了满足装饰装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课程建设与完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环节以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索了体现高等农林院校特色的室内装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