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石河子垦区饲草收贮及其设备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及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石河子垦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农牧业生产基地,全垦区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本文对垦区饲草资源及储量,饲草收贮设备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垦区特点和优势,对如何合理利用饲草资源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饲草收获机械和加工处理设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饲草高粱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施用氮、磷,钾肥对饲草高粱生长及营养品质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可大幅提高饲草高粱生物产量,增加饲草高粱植株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单位面积产出量;氮素是影响高粱生物产量的首要养分因素,其次为磷素,第三是钾素;饲草高粱植株高度以及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品种特性;施肥主要通过影响饲草高粱生物产量,对饲草高粱植株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的单位面积产出量产生作用.从饲草高粱的生物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确定饲草高粱的适宜收割期,以开花末期至成熟中期之间为宜,过早收割饲草高粱生物产量较低,过晚收割则饲草高粱生物产量较低且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3.
饲草作为家畜饲料而被广泛栽培。广义的饲草包括青饲料和作物。饲草生产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品种的制约与限制。饲草育种作为改善这一方向的核心手段与方法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饲草生产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大力进行粮改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在这一背景下,饲草品种的改良与良种选育在畜牧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饲草育种工作,综述了我国饲草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主要饲草生产及畜牧业发达国家在饲草育种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饲草育种过程中所涉及的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及新品种的选育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在种质资源收集及育种方法创新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区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禹城综合试验区农牧业生产和饲料结构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农区发展优质饲草是解决家畜饲养中存在饲料结构不合理,粗蛋白质饲料缺乏的主要途径。进行饲草种类和种植形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饲用玉米和黑麦等是适于当地种植的优质饲草。采取小麦间种苜蓿,小麦复种饲用玉米和棉田前茬种植黑麦等,可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是促进我畜牧业发展,实行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论述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发利用该区饲草进行了探讨,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实行林草结合、种养结合、粮草轮作和发展种草配套养鱼以及调制人工干草制品,是该区丘陵山地发展饲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扁穗牛鞭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为禾本科牛鞭草属多年生匍匐型草本植物。它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原产于两广、云南,现在四川、广西、江苏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已有大面积推广种植,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产优质饲草和水保植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化理解我国北方草原的保护与利用,发展体系化的放牧及放牧场管理理论和技术,建立适宜的饲草场生产系统及其利用途径,文章概括总结了北美的放牧场管理原理和欧洲的饲草场管理实践。放牧场和饲草场的研究及管理属于应用生态学范畴,放牧场需要针对具体单元或区域、具体牲畜种类及其牧食行为,研究其管理原理及管理实践;饲草场需要针对具体单元或区域,基于特定土壤,选择适宜的饲料作物种类或品种,研究其自然生长及再生长的产量过程及营养动态,利用途径及可持续性。依据相关标准,划分了我国放牧场及饲草场潜在的空间分布,及我国需要发展区域性放牧场和饲草场管理原理及实践。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探索》2012,(4):47-47
按照以往的经验,春季往往会发生旱情。持续干旱可导致大量牲畜饮水困难,饲草枯死,饲草饲料短缺,畜禽疫病频发。  相似文献   

9.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认识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耕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评价退耕还林还草的水土保持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通过2年(2003—2004年)的小区试验,观测了紫色土坡耕地种作物(小麦-玉米)、饲草(黑麦草)、果树(枇杷)和“果树+饲草”这4种模式的水土流失状况,并用层次分析法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种草和种“果树+饲草”这2种模式,较作物模式显著减少水土流失超过30%,其中“果树+饲草”模式的侵蚀量减少60%以上。同时发现,退耕地如果只种果树,水土流失量反而多于种作物地,揭示了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地表盖度。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式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大小次序是:“果树+饲草”>饲草>作物>果树。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重庆地区畜牧业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本试验设置3个播期,对引进的4个饲草高粱品种在重庆地区的生长和产量表现进行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饲草高粱品种及播期。结果表明:1)超级糖王株高、茎粗最小,F10株高最大,大力士茎粗最大,4个饲草高粱品种仅超级糖王有分枝,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对播期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2)超级糖王和青贮大师的生育期最短,大力士生育期最长,4个饲草高粱品种第一季的生育期均随播期推迟而缩短。3)饲草高粱产量随播期的变化因品种而异,超级糖王和青贮大师第一季产量随播期推迟而增加,F10和大力士则随播期推迟而减少。4)茎叶比随播期的变化没有一致规律。5)在本研究播期范围内,4个品种均以播期1(4月4日)为最适播期。  相似文献   

11.
水分是制约干旱区荒漠草原草畜平衡管理的最关键因子,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实现"以水定草,以草定畜,实现水草畜平衡"的思路。鉴于传统理论载畜量计算方法在产草量估测和牲畜采食量计算中存在较大误差,该文从水量平衡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水草畜平衡的理论载畜量计算方法,以内蒙古中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研究区域,根据不同降水量和灌溉水量条件下的水分生产率曲线,对1 a生优质牧草青贮玉米进行估产,在分析不同体质量下绵羊采食和饮水规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草量载畜量和水量载畜量,以此确定理论载畜量。计算结果表明,在丰水年情景,该文方法比传统方法多6只羊/万m2,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在枯水年情景,该文方法比传统方法少7只羊/万m2,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避免草原退化。该文提出的载畜量计算方法适用于达茂旗荒漠草原,对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54个县、市采集了81种常用饲料、牧草778个样本进行铜、锌、铁、锰、钴、钼6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随饲料、牧草种类和地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广西大多数饲料、牧草缺锌。铜、锰和铁的含量在谷类籽实较低。钴在大多数饲料中含量正常。钼的含量正常并低于中毒量6mg/kg。  相似文献   

13.
自走式牧草青贮联合装袋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牧草收贮设备不能将盛产期的牧草切割后直接装袋而造成的运输成本高、工序多、营养损失大等问题,提出了将牧草在田间进行收割、粉碎、装袋、扎口联合作业的青贮保存方法,并设计了一种自走式牧草青贮联合装袋机。该文描述了机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输送粉碎装置、牧草粉碎后螺旋挤压等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其关键参数值。该研究进行了含水率为78%的牧草试验,机器前进的平均速度为2.3 m/s、割茬高度为5~15 mm,螺旋压缩比为2:1,临界旋转速度为99 r/min,样机能够顺利工作,装袋的密度能达到320 kg/m3,装袋平均时间为30 s每袋。机型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方便取饲喂养,而且为青贮牧草的收获存储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链型牧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并实施了双链型牧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该模式实现种草与养鹅在时间的有效衔接,提高了牧草产量和利用率。并分析了牧草鹅鲜食玉米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稻麦轮作种植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单播和混播系统中禾本科牧草氮来源和苜蓿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5)N同位素稀释法,在盆栽和草场小区条件下研究了新疆主要禾本科牧草和新疆大叶苜蓿在单播和混播系统中的氮行为。牛尾草、老芒麦、冰草和无芒雀麦植株在混播系统中,来自肥料和土壤氮的比例较单播时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在混播系统中发生了苜蓿固氮产物向禾本科牧草转移。新疆大叶苜蓿在混播中的固氮率比单播时显著提高。固氮产物转移可能是通过苜蓿植株根瘤和残根的脱落和腐解。  相似文献   

16.
当今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提出发展能源林,解决黄土高原农村能源问题,可实行林农牧相结合的技术方针,即建立以沙棘、山桃、柠条、刺槐等能源林树种为主居于上层空间,在下层以带状或行间配置粮、油作物或牧草等,组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模式,以提高能源林的生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Three perennial legumes (alfalfa, red clover and birdsfoot trefoil) and four cool-season perennial grasses (orchardgrass, tall fescue, Italian ryegrass and red fescue) were grown in legume–grass combinations and in pure stands of individual species, at three locations in the West Balkan region (Novi Sad, Banja Luka and Pristina) in the period from 2012 to 2015. The study evaluated dry matter yield, legume–grass–weed proportion and forage quality. High annual forage yield of legume–grass mixtures can be obtained with proper selection of species and an appropriate legume–grass ratio. However, high and stable yield,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grasses, depends on the amount and schedule of precipitation as well as the cutting time. The mixtures and legume pure stands achieved better forage production both per cutting and on the annual basis and had better forage quality than grass pure stands.  相似文献   

18.
振动力场提高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效果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合格率,对振动力场作用下的小粒不规则牧草种子进行丸粒化包衣研究.运用Solid-Works和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建立了包衣锅三维模型及仿真模型,研究了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过程的运动规律.引入振动后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包衣锅转速为40 r/min,包衣锅振动频率为20 Hz,振幅为2 mm,包衣锅倾角为35°的条件下,种群能在不同的时间点、相同的空间区域分布较为离散,种群的运动剧烈加速种粉间的离散程度,促使种粉达到"沸腾"状态,使其进入彼此间隙,增大种粉间碰撞摩擦次数,达到丸粒包衣的理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包衣锅振动频率的增加,单籽率及有籽率均略有提高,而当振动频率为20 Hz时,单籽率及有籽率可达到较理想的丸粒化效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包衣锅转速为40 r/min,包衣锅振动频率为20 Hz,包衣锅倾角为35°,包衣时间为20 min时,单籽率达到82.08%,包衣合格率达到98.22%,研究结果可为小粒不规则种子包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陇东山旱地区为陇东肉羊肉牛产业的重要生产区,其长期饲草供应不足,困扰产业发展。为探明山旱地夏播复种饲用甜高粱的干草生产力状况,增加饲草生产能力,引进了4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陇东山旱地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甜高粱2180收割高度最高,为169.53 cm;其次是陇甜粱1号,为160.87 cm。茎粗以海牛最高,为11.20 mm;陇甜粱1号、甜高粱2180较高,分别为10.20、10.00 mm。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均以甜高粱2180最高,分别为35 073.68、14 985.53 kg/hm2;其次是陇甜粱1号,分别为30 797.60、12 385.86 kg/hm2。陇甜粱1号的可溶性糖含量(268.3 g/kg)、干物质采食量(2.24%)、相对饲用价值(110.20)和可消化营养物(57.84)均为最高,其次是甜高粱2180。综合分析,陇甜粱1号和甜高粱2180产草量高,营养价值较高,可在陇东地区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土地利用方向及经济结构的合理程度。干旱少雨、山高坡陡的山区,粮食生产受到很大限制,要想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就必须针对山区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商品性畜牧业。然而多年来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中,基本农田建设目标比较明确,但在草地开发建设及管理利用方面,缺乏定量分析和有效、周密的系统设计,致使不少地方超载、过牧,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本文依据寒山流域天然草地、林间草地牧草的生长规律,确定了该流域草地生物量动态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以草定畜,实行轮封轮牧的合理经营模式,将草地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合理地解决了在保土保水条件下畜牧发展与饲草利用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