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海南省优质高产香稻的选育进展及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在海南选育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香稻,以利用香稻两用核不育系琼香S与华南地区选育的优质高产常规品种配组选育两系优质高产杂交香稻为上策,选育出来的琼香S系列组合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对2005年以来广西审定的香稻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香稻近年审定品种数量增多,稻米品质明显改善,优质达标率提高,抗病性水平逐步提高,用于配组已审定香稻杂交组合的不育系数量多。探讨了广西香稻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广西香稻育种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垦香优玉珍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垦丰长江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优质三系香稻不育系垦香A与香稻恢复系玉珍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香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香味浓、米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东省目前种植的20个香稻和5个非香稻品种进行15项品质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广东省主要香稻和部分非香稻品质性状达到农业部部颁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的品种数比例分别为:整精米率占95%和100%,垩白粒率占25%和20%,粒长宽比占45%和0,直链淀粉含量为35%和0,胶稠度占65%和20%,碱消值占95%和100%,蛋白质含量均为100%,脂肪含量香稻比非香稻高。  相似文献   

5.
广西香稻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世纪以来广西香稻品种的审定情况及广西自育香稻品种的产量、品质以及抗性等进行统计分析,探明了广西香稻的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如广西通过审定的香稻品种中自育品种较少,且多为常规稻品种;自育香稻品种的优质达标率较低,主要原因是直链淀粉含量偏低;自育香稻品种株高适中,多为大粒型品种,后期育成品种产量有所提高,主要通过育成大穗型品种来实现;自育香稻品种稻瘟病抗性整体较差,白叶枯病前期抗性表现较好、后期出现退步等。今后应加强香稻品种的选育力度,特别是杂交香稻品种的选育力度;加快香稻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利用,为香稻品种的审定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香稻品种的选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广西优质稻米相关地方标准,特别注重直链淀粉含量标准的调整;把提高稻瘟病抗性作为香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等。  相似文献   

6.
优质三系香稻不育系智谷A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优质香稻保持系泸香618B与优质保持系泰丰B杂交、回交制保,从F3代开始以泰丰A为不育胞质供体进行测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于202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智谷A米质达部颁二级,具有香味浓郁、配合力强、株叶型好、分蘖力强、异交结实高等特点,组配的杂交香稻品种智谷优618(智谷A×荟恢618)丰产性好,米质优,达部标二级,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黄发松 《中国稻米》2002,8(3):17-17
一、“中国香稻”的选育经过“中国香稻”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黄发松研究员1983年冬在海南南繁时用“80 -66”为母本 ,用晚籼品系“矮黑”为父本杂交后经多年选择 ,于1997年冬~1998春在海南定型。“中国香稻”米质可与泰国香稻媲美 ,较好地将丰产性、外观品质、食口性、茉莉花香型聚合在一个品种上,是目前南方籼型优质香米品种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高档优质米品种。2000年在湖北荆州市原种场示范繁殖 ,同时参加湖北省单季稻区试 ,2002年初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同年在湖北作一晚大面积示范6700hm2…  相似文献   

8.
优质软米杂交香稻新组合文富7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富7号是云南省文山州农科所采取"香香配,优优配"的方法,以优质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香稻软米恢复系文恢206配组育成的优质软米杂交香稻组合。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国标1级优质稻谷标准,香味浓郁,米饭晶莹、柔润爽口、冷不回生,且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在2006—2007年云南省籼型杂交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8.7 t/hm2,比对照增产0.9%,2008年4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稻米香味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水稻香味的类型与化学成分 ;香味的测定方法 ;水稻香味性状的遗传研究。同时 ,还对香味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我国优质香稻育种与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优质杂交香稻。2009、2010年连续2 a在建瓯东游示范种植,表现出熟期适中、产量高、分蘖力强、繁茂性好、米质优、抗逆较好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