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州地区为害蔬菜的潜叶蝇有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菜斑潜蝇及毛茛植潜蝇等 6种 ,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优势种群。豌豆彩潜蝇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 4 .69℃ ,有效积温 3 70 .69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1 8~ 2 6℃ ,蛹在本地区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春秋多发型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 1 2 .70℃ ,有效积温2 1 4.54日度 ,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 2 4~ 3 2℃ ,蛹在露地条件下不能安全越冬 ,在扬州属夏秋多发型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地区,豌豆彩潜蝇寄主蔬菜有22种,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4.73℃,有效积温为357.37℃,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18~26℃;蛹能安全越冬;属春秋多发型。  相似文献   

3.
豌豆彩潜蝇在江苏地区以蛹在寄主菜或寄主枯枝落叶上越冬,蛹发育起点温度为5.01℃,春季3月中旬羽化,成虫危害寄主蔬菜有20多种,但以豌豆、西葫芦、茼蒿、青菜、油菜为害最重。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8~26℃,夏季高温发育速率受抑,种群季节消长呈马鞍型,为害高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属春季多发型害虫。及时清洁田园,覆盖22目防虫网,选择施用生物杀虫素阿维菌等低毒安全农药能有效控制豌豆彩潜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蔬菜潜蝇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豆类、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上发生的潜蝇种类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番茄斑潜蝇[L.bryoniae(Kaltenbach)]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美洲斑潜蝇是其中的优势种;美洲斑潜蝇主要为害豆类、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番茄斑潜蝇主要为害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而豌豆彩潜蝇则以为害叶菜类蔬菜为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发生的潜蝇以美洲斑潜蝇为主.瓜类蔬菜发生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而叶菜类蔬菜发生的则主要是豌豆彩潜蝇。  相似文献   

5.
甘蓝潜蝇茧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18℃、21℃、24℃、27℃、30℃6个温度条件下观察甘蓝潜蝇茧蜂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卵、幼虫、蛹以及卵-蛹的发育历期,对实验数据采用直线回归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甘蓝潜蝇茧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633℃、10.943℃和10.023℃,其有效积温分别为53.982日度、59.126日度和75.433日度,而卵-蛹全过程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232℃,有效积温为188.62日度。根据回归分析得出了甘蓝潜蝇茧蜂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1997-2000年调查表明,危害蔬菜的潜蝇主要有5种:豌豆彩潜蝇,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葱斑潜蝇及菜斑潜蝇,其中豌豆彩潜蝇和美洲斑潜蝇为江苏海门地区的优势种。不同潜蝇的发生危害具有明显的寄生选择性和季节差异性。用化蛹进度和黄板诱集成虫预测其发生时,应综合虫口基数,气候条件,食料,田间自然死亡率,寄生率,历年虫态历期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花卉瓜叶菊上饲养的美洲斑潜蝇在15、20、25、30、35℃时全世代的发育历期为47.0、25.0、15.5、12.5、12.0 d;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9.8、10.2、10.4℃,有效积温分别为52.7、75.8、158.5、262.2 d.℃;美洲斑潜蝇在宁夏露地瓜叶菊上一年发生7代,温室中全年发生。温室中美洲斑潜蝇在瓜叶菊、翠菊、黄瓜、豌豆上的发育历期长短顺序为黄瓜〉翠菊〉瓜叶菊〉豌豆,而蛹的羽化率顺序为豌豆〉瓜叶菊〉翠菊〉黄瓜。在10、0、-15、20℃时美洲斑潜蝇蛹存放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宁夏露地美洲斑潜蝇不能越冬。  相似文献   

8.
美洲斑潜蝇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2,16.56,12.82,18.16℃;有效积温分别为33.43,32.47,115.95,39.50日度。并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4个关系式。本资料可用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期及世代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1996~1997两年在济宁市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在不同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历期。并测得其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1℃、47.3日度,14℃、31.1日度,13.4℃、108.1日度,20.5℃、40.2日度,17.1℃、197.1日度。  相似文献   

10.
蔬菜4种潜叶蝇危害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勇 《北京农业》2005,(6):10-11
在蔬菜上主要有4种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以下识别4种潜叶蝇危害状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三门峡地区板蓝根潜叶蝇有豌豆潜叶蝇和美洲斑潜蝇两种,以豌豆潜叶蝇危害为重.豌豆潜叶蝇1年在板蓝根上完成4代;美洲斑潜蝇1年在美洲板蓝根上完成5代.均以蛹在被害叶片组织内越冬.该类害虫在气温凉爽的山区发生较重.受潜叶蝇危害,常造成叶片提前脱落.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证明0.6%海正灵EC1000X、1.8%阿维菌素WPS3000X、1.8%阿巴丁EC2000X、48%乐斯苯EC1000X、1.8%爱福丁EC2000X对板蓝根潜叶蝇防治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潜叶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类小型昆虫,俗称拱叶虫、夹叶虫、叶蛆等。在我国主要有4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豌豆彩潜蝇,前三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人我国并在蔬菜上发生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也是潜叶蝇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人为控制温度条件下,以矮生菜豆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蔬菜斑潜蝇各虫态及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86)℃,有效积温为(49.88±2.16)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2±1.28)℃,有效积温为(57.84±5.42)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49±1.03)℃,有效积温为(158.32±10.21)日度;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6±1.05)℃。有效积温为(263.48±18.35)日度。大庆地区年发生理论代数:露地自然气候可发生6~7代.节能日光温室内可发生11~12代,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美洲斑潜蝇在温州地区室内饲养1年发生13 ̄14代。一般菜区以蛹越冬,冬季大棚栽培的番茄、茄子和暖冬年份蚕豆大田能以幼虫和蛹同时越冬。11月中旬露地越冬蛹开始进入滞育状态,滞育期长达110天左右,越冬主要寄主是蚕豆,尚有少量白菜,莴苣及茄果,瓜类的幼苗。自然条件下,世代重叠明显。初步明确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3℃(卵、幼虫、蛹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双带夜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带夜蛾Naranga aenescens Moored在实验室条件和稻田自然变温条件下的发育起点和温度和有效积温。在18-34℃范围内设置6个温度处理对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卵,幼虫和蛹在18-32℃之间的发育历期和温度均呈直线关系。用直线回归法测得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0,9.23,12.02,12.26℃,有效积温分别为60.07,348.54,91.92,29.29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07℃,有效积温为558.36日度。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 ,对美洲斑潜蝇在菜豆上的发育和存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5℃~ 35℃范围内 ,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在 2 5℃条件下 ,各虫态存活率均最高 ,2 0℃~ 2 5℃是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及存活的适宜温度范围 ,最适温度为 2 3.2 6℃ ;蛹对温度最敏感 ,15℃低温和 30℃以上高温对蛹的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5℃高温下蛹不能羽化 ;卵、幼虫、蛹及卵—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 8.86℃、7.75℃、9.0 6℃、8.6 7℃和 4 3.5 5℃·d、79.5 8℃·d、15 0 .99℃·d、2 74 .6 5℃·d。  相似文献   

17.
在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 (L 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影响。并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以直接最优法测得的精确度较高 ,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8.2℃、8.7℃、9.4℃和 9.0℃ ,有效积温分别为 5 0 .7、70 .8、15 4 .5、2 76 .2日·度。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光照培养箱内设置15、19、23、27、31和35℃共6种温度,以豇豆苗为寄主,观察美洲斑潜蝇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5-31℃范围内,各虫态历期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15℃时完成一代需59.36d,31℃时只需13.84d。35℃条件下卵和幼虫均发育正常,但蛹不能羽化。卵、幼虫、蛹、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20、9.57、11.23、11.50℃,相应的有效积温为32.49、84.12、132.35、255.30日度。在实验室自然变温条件下,以豇豆苗为寄主,美洲斑潜蝇在南宁市年发生18代,世代重叠,7-8月份完成一代只需13-15d,而在冬季低温时完成一代需50d左右。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别用线性回归模型和Stinner模型模拟温度与该害虫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美洲斑潜蝇1a可发生16个世代;在温度为13 ̄34℃范围内,美洲斑潜蝇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332、9.572、9.443和9.572℃;最大发育速率温度分别是32.50、32.00、31.50和31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底比斯釉姬小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Lirimyza sativae Blanchard)的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 Walker)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34℃的温度范围内,底比斯釉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最优法求得底比斯釉姬小蜂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06,10.29和8.56℃,有效积温为38.35,55.39和135.69日度,温度对寄生蜂蛹的体长,雌蜂的大小无明显影响,但高温和低温对各虫态的存活率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寄生蜂成虫的寿命缩短。内禀增长率在3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超过30℃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