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0.2%莪术醇饵剂防治森林害鼠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2%莪术醇饵剂是1种鼠用植物性不育2.2投药时间及方法投药时间为2005年4剂,是防治害鼠新型生物制剂。为了验证该月25日,足量投药1次,用药量5kg/hm2药剂对害鼠的抗生育控制效果,2005年在吉(10ga.i/hm2)。采用等距投饵法,投放间距为林省敦化市黄泥河林业局威虎河林场做了10m×10  相似文献   

2.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莪术醇英文通用名称:curcumol农药登记名称:0.2%莪术醇饵剂理论性质:莪术醇来源于莪术,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浙江、江西等省,目前已大量人工栽培,来源充足。莪术通过水蒸气蒸馏获得莪术油,莪术油中含有68% ̄70%的莪术醇。莪术油再经过石油醚、乙醇洗涤、提纯获得莪术醇。莪术醇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由莪术油提取榄香烯后的残液,经过石油醚、乙醇洗涤、提纯而制得的莪术醇原药。莪术醇属萜类化合物,原药(≥92%)外观为浅黄色固体,气味异,味微苦。纯品熔点143.5 ̄144℃;比旋光度[α]…  相似文献   

3.
地芬·硫酸钡属于非毒杀类的杀鼠剂,通过在云南丽江农田开展试验,调查了20.02%地芬·硫酸钡颗粒饵剂对农田害鼠的灭杀效果。结果表明,当地主要害鼠对该饵剂的平均取食率为67.7%,相对于小麦的摄食系数为1.07,该饵剂对当地9种害鼠均具一定灭杀效果,投饵15d后校正灭鼠率为68.13%,30 d后校正灭鼠率为76.94%。  相似文献   

4.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4):52-52
英文通用名称:curcumol 农药登记名称:0.2%莪术醇饵剂 理论性质:莪术醇来源于莪术,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浙江、江西等省,目前已大量人工栽培,来源充足。莪术通过水蒸气蒸馏获得莪术油.莪术油中含有68%~70%的莪术醇。莪术油再经过石油醚、乙醇洗涤、提纯获得莪术醇。莪术醇已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3种食物诱剂和性诱剂不同处理方式对橘小实蝇的诱虫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性诱剂及对照诱杀橘小实蝇雌虫比率分别为39.7%、36.2%、22.9%、0%、1.2%; 90% “盛唐”饵剂、3% “稳粘”诱粘剂、0.02%多杀霉素饵剂对橘小实蝇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87.50%、69.17%、43.33%、25.83%;“盛唐”食物诱剂能较好地控制橘小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进行防治应用示范,结果表明,使用0.1%茚虫威饵剂0.30 kg/667m~2和1.0%氟蚁腙饵剂0.45 kg/667m~2防治红火蚁,药后67 d对蚁巢及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7%以上,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替代PFOS类药剂氟虫胺饵剂在生产上使用。建议生产使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防治红火蚁时,每个蚁丘投药饵20~30 g,要分别在第一次施药后的30 d和60 d针对残存的活动蚁巢再补施药1次,才能确保把活动的蚁巢全面杀灭。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藏北草原进行了炔雌醚、莪术醇和增效敌鼠钠盐控鼠试验。均配制成青稞药饵,投放药饵后第20、75和350天进行控效调查。结果显示:炔雌醚具杀灭高原鼠兔作用,20d校正灭效达72.24%,对成年雌雄鼠繁殖器官均能起到明显损坏作用,且适口性最好;增效敌鼠钠盐控鼠效果最好,20d校正灭效达94.46%;莪术醇也有一定效果,75d幼体比最低,总体看,3种药物均具有一定控制效果,有一定实际应用潜力,但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其控鼠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措吉 《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40-42,32
2014年,在铁盖乡七台村设立TBS示范点。结果表明,近5个月时间内,共捕获132只害鼠,鉴定并分析出共和县优势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高原鼠兔、长尾仓鼠、黄胸鼠等。根据农作物生育期害鼠种群波动情况,确定了最佳灭鼠适期为5、8、9月。田间示范结果表明,在示范区,TBS技术对害鼠的控制率达75%,防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红火蚁严重发生地区进行的药效试验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投放后15d药效开始发挥,25d后处理蚁巢全部死亡,药后70d调查结果显示,其对红火蚁的校正防治效果高达94.1%;0.001%氟虫腈饵剂撒施后15d开始发挥药效,30d后蚁巢中无工蚁活动,药后70d调查显示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90.9%;0.5%苯氧威饵剂撒施后40d,在蚁巢中仍能监测到工蚁的活动,70d后调查结果表明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84.9%。统计分析结果说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好于0.5%苯氧威饵剂。由于0.001%氟虫腈饵剂和0.5%苯氧威饵剂是实验室临时配制,虽然其对红火蚁的诱食性较差,但仍能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可以用于红火蚁的防治,0.5%苯氧威饵剂配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联杯法等室内测定了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毒杀速度及其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毒杀速度显著优于正舒(对照药剂).红火蚁觅食到供试饵剂的初始时间为2.00 min,与正舒的2.33 min达显著差异;供试饵剂处理后24 h的工蚁死亡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饵剂的50.15%;72 h的工蚁死亡率即达到100%.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蚁饵剂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供试饵剂受药杯中工蚁、幼蚁和蚁后3 d后死亡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饵剂.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引诱性强、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高传导毒杀活性,可适用于防控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11.
农田害鼠饵料适口性研究初报阮治安,刘正道,佘永庆(浙江江宁县植保站,211100)1材料与方法为探索药物灭鼠的对路配饵,更好的开展农村大面积灭鼠工作,作者自1992~1993年对农田害鼠的饵料适口性进行研究,采用圆形铁盘法投饵试验。铁盘直径200mm...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笔者在新疆伊宁市、温泉县两地的冬小麦田开展了TBS控鼠技术示范试验.试验表明,TBS控鼠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害鼠对农作物的危害,且投入成本低,对人、畜无害,不影响周围害鼠的天敌,防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笼捕和夹捕相结合的方法,对万柏林生态区害鼠种类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害鼠发生严重,笼捕率高达46.94%,夹捕率可达28.43%。根据捕获结果,结合现场勘察可以确定至少有6种不同的害鼠在万柏林生态区发生危害,分别为社鼠、岩松鼠、花鼠、褐家鼠、小家鼠和棕色田鼠,其优势鼠种为岩松鼠和社鼠。笼捕法和夹捕法捕获的害鼠种类及捕获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笼捕法对岩松鼠的捕获效果较好;夹捕法对社鼠的捕获效果较好,对岩松鼠、花鼠的效果较差。经田间试验,0.005%的溴敌隆毒饵对万柏林区害鼠种群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以用于大范围内的灭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影响小家鼠Mus musculus L.从饵场取食量的几个因素。单个笼置的老鼠在四天时间内从纸板场获取的食物远比从相同设计的塑料场获取得多。饵场相对于墙的方位对取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连续几夜老鼠多在同一饵场取食。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结果对害鼠控制业以及设计抗干扰诱饵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氟虫胺、吡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4种药剂对红火蚁野外的毒杀效果。采用毒饵法对试验区内的红火蚁蚁巢进行处理。结果表明:0.5%氟虫胺饵剂和2.0%吡虫啉饵剂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控效果最好,校正减退率分别可达81.16%、79.17%。其次是0.8%氟虫胺饵剂,校正减退率最高可达76.79%。阿维菌素也表现出较好的灭杀效果,校正减退率达63.16%;而1.0%吡虫啉及0.4%毒死蜱微胶囊饵剂对红火蚁的效果最差。通过试验得出:0.5%氟虫胺和2.0%吡虫啉对红火蚁蚁巢的防控效果最好,为研制防治红火蚁的有效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16.
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哒螨灵单剂及其混剂对苹果树主要害螨种类--山楂叶螨雌成螨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哒螨灵及5个配组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分别以0.1 10.4、0.2 10.3、0.5 10比例复混.共毒系数范围为130.07~166.37,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以0.2 10.3为最佳组合.对山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可达79.30%.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甲酸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10nm波长下对试样中的莪术醇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莪术醇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标准偏差为0.10,变异系数为0.11%,平均回收率99.93%。  相似文献   

18.
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市地处闽东南沿海中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田害鼠发生逐年加重。近年来,鼠密度10%~15%,高的达25%左右。作物受害造成产量损失为5%~15%,高的达40%。常年发生鼠害面积3万hm2,损失粮食达1.2万t。鼠害已成为本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为科学控制害鼠为害,于1989~2002年对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发生情况1.1主要种类及优势种闽东南沿海农田害鼠主要有17种,其中常见的有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板齿鼠、田小鼠等。农田优势种,山区、半山区为黄毛鼠,一般占55%~100%,平均77.8%;沿…  相似文献   

19.
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4—8月,在贵州余庆灭鼠示范基地开展了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和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鼠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安装方式的TBS围栏共计捕获害鼠462只,鼠种有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鼠句鼠青6种,不同TBS捕获害鼠的构成基本一致,均以黑线姬鼠数量最多。超大封闭式TBS围栏、封闭式矩形TBS围栏、开放式线形TBS围栏捕获害鼠数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5月捕鼠数最多,6—8月捕鼠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个捕鼠筒捕鼠量分别为3.61只、4.08只、5.50只,说明采用超大封闭式TBS围栏陷阱控制害鼠方法可行,具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0.5%硫氟磺酰胺、0.25%氟虫胺及1%乙酰甲胺磷饵剂在红火蚁高发区防治红火蚁。试验结果表明,0.25%氟虫胺和0.5%硫氟磺酰胺饵剂处理7d后,活动蚁巢数就开始减少,35d后3种饵剂都能达到防治蚁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