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兴凯湖渔业环境监测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凯湖是中俄界湖,地处中国黑龙江省,位于东经132°00′~132°50′和北纬44°30′~45°30′之间。总面积约为4380km~2,其中我国境内约1200km~2。在80年代,曾对兴凯湖渔业资源进行过调查。本次调查是在1999年之后,本文报道了兴凯湖渔业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2.
五大连池渔业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苏国栋,于保群,任东升(黑龙江省嫩江水产研究所)一、湖泊自然概况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德都县境内,与火山矿泉疗养圣地,五大连池市相邻。为典型火山堰塞湖,位于北纬48°2'-48°48',是五池相连通的湖泊,夏短多雨冬长...  相似文献   

3.
东海区短鳄齿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主要分布区域为:28°00′~30°00′N、123°00′~126°30′E;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以秋季(9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短鳄齿鱼适宜水深、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70~110 m、17~23℃、34.3~35.2。结合东海海流分布特点,初步推断短鳄齿鱼为暖水性海洋小型鱼类,其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受台湾暖流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减轻我省近海捕捞压力,开拓外海渔场,在省水产厅海洋处牵头下,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市水产局和厦门市第二海洋渔业公司联合组成探捕调查领导小组。于1986—1987年开展了东沙北部海区渔业资源探捕及渔具渔法研究,现将底层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整理于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时间和范围调查时间:1986年6—8月、1987年2—3月和6—9月。调查范围:东经115°30′~118°00′、北纬21°30′~22°10′,包括331/7.8.9,  相似文献   

5.
东海、黄海大型水母类资源动态及其与渔业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以 1990~ 2 0 0 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水母资源的动态及其与渔业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近年来 ,水母数量一直维持很高水平的大型水母为霞水母和口冠水母 ,远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这些水母分布在 2 8°30′~ 34°N、江浙沿海至 12 7°E ,以 7~ 9月份的相对资源密度指数为高 ;东、黄海海域水母数量的剧增伴随着渔业资源密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水产学杂志》1995,8(2):4-8
千岛湖渔业经营的现状与对策淳安县水产学会一、千岛湖的自然情况千岛湖(原名新安江水库)于1957年兴建,1959年封闸蓄水后开始渔业利用。千岛湖地处北纬39°15'至29°55'东经118°31'至119°30'之间。该湖设计水面在黄海标高108高程时...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夏、秋季大型水母分布区渔业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丁峰元  程家骅 《海洋渔业》2005,27(2):120-128
本文根据1999~2004年的夏季和秋季东海区大型水母和渔业资源的状况,分析了大型水母分布区内的渔业资源特征。结果表明大型水母夏季主要分布于30°30′~33°00′N间,秋季主要分布于32°00′N以北海域,并呈现由夏季到秋季逐渐往北转移的趋势;2003年是大型水母数量最高的年份,该年水母主要分布区内的渔业资源种类数最少,CPUE最低,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也最低;2003年夏季水母高发区内渔获种类的优势度也较其它年份发生了显著变化,优势种变为黄;2003年水母高发区内带鱼、小黄鱼和银鲳的当龄鱼较少,银鲳的肥满度增加,小黄鱼的肥满度降低,而带鱼的肥满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对水母高发区内渔业资源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并对水母的防治措施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海中北部海区头足类资源量的评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天明 《水产学报》2001,25(3):215-221
根据1994年6月至1996年6月二年整6艘单拖调查船的调查资料,采用资源密度法,评估了26°00'-31°00'N、120°30'-127°30'E约40-200m水深范围87个渔区头足类及其主要种类的资源量,阐明了头足类及主要种类资源密度的季节变化和时空分布,提出可捕量,为今后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帆张网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婉霞  薄治礼 《海洋渔业》2001,23(4):169-174
根据1997~2000年浙江帆张网监测船在29°30’~34°N、123°30’~127°E海域进行共计96航次、620d、4797网有效网次、1411237.5kg渔获物组成的监测资料和10083尾包括带鱼、小黄鱼、鲳鱼等生物学测定资料,剖析近年浙江帆张网渔业资源现状,结果显示:近年帆张网作业捕捞强度逐年增大而单位产量则逐年下降,主要捕捞对象的带鱼渔获群体组成整体偏小,渔获物中经济幼鱼比重大,渔获物结构质量2000年虽仅次于最好年份的1997年,好于最差年份的1999年,与1998年基本相近,但其带鱼渔获个体体重均比1997年和1998年减轻。上述迹象表明,帆张网渔业已处在过度捕捞状态。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基本特性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平 《内陆水产》2002,27(7):44-45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湘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41″~113°10″,北纬28°30″~30°21″,城陵矶水位34米时,面积为28.2万公顷,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由东、南、西三个湖泊群组成,一面承受湘、资、沅、澧四水的汇注,一面接纳长江自松兹、太平、藕池三口分泄的水量,经过湖泊调蓄后,从城陵矶注入长江,是长江最大的通江调蓄湖泊,在长江流域渔业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誉为长江渔业资源的宝库和鱼类种质基因库。因此,保护洞庭湖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深远意义。1渔业资源现状1.1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2、3.7t/km2。资源量的平面分布,4个季节都呈现近岸海域资源量较高、外海资源量较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湾、粤东、粤西和台湾浅滩海域的资源量较高,资源密度均>5t/km2,夏季最高密集区超过10t/km2。本文同时对影响渔业资源评估结果的评估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平泽 《海洋渔业》1988,10(6):279-279
<正> 国务院最近批准,将从1989~年开始在我国东海(28°30′~30°30′N、124°。30′E 以西到机动渔船底拖网渔区线以东海域)设立产卵带鱼保护区。保护区海域内,每年5月1日~6月30日禁止拖网渔船以及其他以捕捞产卵带鱼为主要作业的渔船进入生产。  相似文献   

13.
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通报,4月15日上午10时许,中国海监飞机先后在30°38.3′N,124°09.2′E至30°35′N,124°24.8′E和30°20′N,124°40′E至30°17.4′N,124°45.7′E海域发现条带头褐红色赤潮。两赤潮的发现表明东海区目前已进入赤潮多发季节。为此,我省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赤潮的应急监视、监测,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发现赤潮,并加强对沿海水养殖、捕捞作业等方面人员的赤潮知识宣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湘江水电梯级工程对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影响与对策金球林,何兴春(湖南省渔政管理处410006)1洞庭湖渔业资源的历史与现状洞庭湖位于东径111°10′—113°10′,北纬28°30′—30°21′。西起澧县、东到岳阳,南从乔口,北临荆江...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第四大湖泊──程海移殖滇池高背鲫鱼增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吴伦祥(云南省永胜县水电局邮编:674200)一、程海的自然条件程海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东径100°38'-100°9'北纬26°27'-26°38'之间,为长条形封闭式的内陆湖泊,南北长20...  相似文献   

16.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渔场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新军 《水产学报》2003,27(4):334-342
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1995-2001年北太平洋各海域鱿钓产量及其作业渔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145°E~148°E、153°E~161°E海域,其产量约占各年总渔获量的70%~85%。从作业纬度来看,1999年以前主要产量集中在40°N~43°N海域,而2000和2001年则分布在39°N~41°N和43°N~45°N海域。相关系数分析表明,2000和2001年作业渔场和各海域产量比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60°E以西和170°E以东海域,而在1999年以前未发生较大变化。灰色关联评价表明,1998年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状况为最好,而2000、2001和1996年较差,1999、1995和1997年处在中间水平。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和海洋环境条件基本上是相符的。2000和2001年北太平洋资源状况下降,可能与150°E~160°E海域的柔鱼种群资源出现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黄海鱿鱼渔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steenstrup,原名太平洋斯氏柔鱼,以下简称鱿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近几年第三季度,烟渔公司把它作为主要捕捞对象,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在鱿鱼的索饵场中,尤以黄海渔场(38°~39°N,123°E 以东和35°30′~37°30′N,124°E 以东)和东海北部渔场(30°~32°30′N,125°E 以西,简称南渔场)最为重要,故研究鱿鱼在黄海  相似文献   

18.
一、澳洲柔鱼生物学澳洲柔鱼(Nototodarus gouldi Mccoy)其胴体粗壮,逐渐呈尖状,肉鳍强壮,约占胴长45%,鳍角宽90°—110°(单鳍宽为45°~55°),触手较长。一般胴长20—30厘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定置张网渔业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祥  张雪生 《水产学报》1985,9(2):185-198
本文报导了1982年和1988年长江口(E121°10′~122°15′;N31°00′~31°42′)定置张网渔业调查情况。调查表明: (1)长江口定置张网包括深水张网、高仓张网、插网、挑网四种渔具。作业范围主要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8米以内的四个区域;①自崇明岛北四滧河口到佘山西北一带;②由白龙港至老港以及九段沙、铜沙一带;③从浏河口外到宝钢码头之间;④长兴、横沙两岛的南、北港水道和吴淞口外。作业期一般从2月至11月。 (2)渔获物种类组成共有61种,分属鱼类、甲壳类、水母类,头足类和哺乳类。其中主要经济种类有:长颌鲚、凤鲚、前颌间银鱼、安氏白虾、中华绒螯蟹和海蜇。 (3)据崇明、宝山、川沙和上海四县,1971年—1982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投网数达 4189顶。年平均渔获量为7.6万担,其中毛鲚约占43.4%。 鉴于长江口渔业资源因遭受酷渔滥捕、水质污染、渔场浅滩局部变迁和航道拓宽等因素的影响而开始衰退,建议结合渔民生计,尽快制定对定置张网采取限制、调整等“繁保”管理措施,使渔业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珠江口海区系东经113°30′~114°00′、北纬22°10′~22°45′,面积约3,400平方公里,是东、西、北江的汇集口,海淡水交汇水域,自然条件优越,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是棘头梅童鱼 Collichthys lucicla(Ri-chardson)、七丝鲚 Coilia grayii Richardson的优良繁育场。六十年代年产量为5,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