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为山东和全国的重点植棉区,20世纪70年代"滨县杨柳雪"曾树为"棉区的一面红旗"享誉全国.棉花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优势产业曾出现辉煌,然而,"八五"末至"九五"跌人了低谷,1998年之后,又出现了恢复性发展,2000年全市棉花总产6.7万吨,单产每公顷1125kg,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创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1年棉花播种面积10万公顷,为1994年以来面积最大的1年.分析棉花生产出现恢复、发展的诸多因素,除了市场因素之外,在技术层面上,主要是实施标准化,科技对增产、增效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标准化已成为再塑棉花产业优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产业涵盖种植、加工、纺织、服装以及棉籽、棉秆加工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行业,是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商品化程度高的社会性产业。打造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被列入山东省滨州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笔者着重从影响滨州市棉花产业的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瓶颈等制约因素方面进行分析,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打造齐鲁振兴新样板提供技术、智力和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3.
滨州是农业大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近两年植棉面积稳定在8万~10万公顷.为了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棉田的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滨州市推广了棉花-土豆间作立体种植模式,公顷产值达到3.6万元,比纯作棉田增加经济收入近1.3倍,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滨州市植棉历史悠久,曾是棉花生产大市,杂交棉制种产业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近年随着当地植棉面积下滑,棉种产业发展也进入低谷。结合滨州市棉花种植面积变化,介绍了滨州市棉种产业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滨州棉种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政府制定棉种产业支持政策、棉种企业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俊  李林 《中国棉花》2022,49(6):41-43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良种繁育的条件及现状,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良种繁育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建立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加强种子生产的监督管理、提升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棉花种子生产技术水平、健全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等建议,为当地棉花良种推广应用和棉花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疆植棉区棉花优质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牛娜 《中国棉花》2016,43(11):39-40
近年来,滨州市棉花面积下滑,棉花纤维品质总体偏差,影响了全市棉花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为探索本市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子,2015年引进良好的棉花国际项目经过1年的实施,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第二植棉大市,常年植棉面积在13万hm2左右。2012年和2013年连续2年进行机采棉试点、示范、推广。2013年全市共示范机采棉面积140hm2,其中在沾化县利国乡南五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73.33hm2,在无棣县佘家镇观音堂村示范面积66.67hm2。  相似文献   

8.
为了缓解当前黄河三角洲和鲁西北地区植棉缩减的趋势,促进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综合了山东省三大棉花产区(鲁西北、鲁西南和黄河三角洲)开展麦(蒜、饲)后直播短季棉轻简化栽培模式示范和推广的实践成果;分析了山东省发展直播短季棉轻简化栽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品种潜力;探讨了在长江流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因地制宜推广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成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多年多点调研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适宜黄河三角洲植棉区应用的“重度盐碱地一熟制棉花种植技术模式、盐碱地棉-粮均衡丰产技术模式和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并对各项技术措施作了简要分析。该技术模式既可指导棉花和其它作物生产,又能较好兼顾棉花产业的发展和综合比较效益的提高,对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是山东省重要棉花产区,一直以一熟制棉花种植为主。这种单作种植方式导致植棉效益降低,棉田面积大幅减少,严重制约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该区植棉效益和面积仍呈下滑的态势,棉花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针对上述情况,以提高植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攻关为突破口,创建了适宜黄河三角洲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棉花与西瓜同膜带间作增效种植模式,并制订了规范化技术规程,促进该区棉花产业升级和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重庆水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落实,助推长江经济带水稻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基于SWOT方法分析了重庆水稻产业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以“增强优势、弥补不足、应对挑战、消除威胁”为目标,提出了针对性的重庆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研究认为,重庆水稻要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十四五”期间,重庆水稻发展要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战略导向,以“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为发展目标,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构建高质量水稻产业经济体系”为发展重点,以“深化水稻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发展动力,推动水稻产业多种功能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出的10条对策建议为:开展稻田宜机化整治工作、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估、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探索种植制度调整、构建特色绿色稻米产业、完善产业协同机制、提高科技支撑效应、构建多层级智慧管理服务体系、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健全监管保障制度。本研究结果为新形势下制定重庆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期间,商洛市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文章分析了商洛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从主体培育、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加工销售、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地区棉花产业的调研表明,2019年新疆棉花生产方面"面积稳定,产量比重增加,机采棉面积快速增长,品质意识逐步增强,市场品质导向明显,生产成本基本不变,但植棉效益下降";棉花加工纺织方面"籽棉价格低位运行,高品质棉有价无市,皮棉价格下行,国内外价差缩小,纺织服装产业稳步增长,棉纺企业产能已达1800万锭"。同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生产在"棉花生产环境压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植棉成本与植棉效益,原棉品质和生产者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旨在促进新疆棉花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魏妮茜  项国鹏 《茶叶科学》2021,41(5):731-742
基于2011—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果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提升,但两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产业发展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各省域内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性特征较为显著,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缓慢,整体上促进长三角茶旅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浙江新昌县茶产业“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新昌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茶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品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之期,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十三五"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大发展大提升大作为的重要机遇期,要达到2018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成为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的总目标,就必须要认清发展形势,不断改革创新,重点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业信息化优化工程、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若干项重大农业工程。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我国棉花生产由于受条件、技术和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生产格局急剧变化调整,由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三足均衡鼎立"演变为西北内陆棉区"一足独大"的棉花生产区域加快集中走势,被削弱之足面临巨大的产业变革和压力。为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者梳理分析了棉花产业的走势及发展支撑,提出了推进山东省棉花生产保护区支撑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安徽沿江地区不能实现棉花机采的情况下,提出了“植株高度既适于机采也适于人工采收,含絮力适中(不易落花便于集中采收),生育期适中(播种到采收为180天左右),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较优(纤维长度30.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30.0 cN/tex以上,马克隆值5.0以下,籽棉产量3750 kg/hm 2以上,衣分在40%左右)”的油(或麦)后直播棉模式的人工采收品种选用策略。旨在促进安徽沿江地区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