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岛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2001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是按照青岛市政府指示,由青岛市农业局筹建,挂靠青岛市农业环保能源工作站办公。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同志亲自为该中心主持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建立青岛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是青岛市农业局2001年的重大农业工程之一。青岛市农业环保能源工作站根据市政府和农业局的指示精神,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实验室计量认证和认可的要求,以高起点、高要求、高质量为宗旨,以建立国内一流水平实验室为目标,对该中心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面源污染防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有力推进了全市农业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根据青岛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在青岛市5个农业主产区选择了27个代表性作物种植片区,对常年覆膜农田土壤地膜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青岛市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在10.7~69.3 kg·hm~(-2)之间,平均残留量为32.3±15.7 kg·hm~(-2),中位值27.3 kg·hm~(-2),其中有7个作物种植片区的残膜量均值超过40 kg·hm~(-2),最高残留量均值达到69.3 kg·hm~(-2),具有一定的残膜污染作物损害风险。青岛市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与种植模式、覆膜年限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与当季残膜回收率有关。农田土壤中残膜大小以大于100 cm2的最多,且90%以上残膜分布在0~20 cm耕作层。为控制农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提出3点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地膜残留污染综合治理机制;二是强化超薄型聚乙烯(PE)地膜的质量提升与达标地膜的应用;三是积极研发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从源头解决PE地膜残留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业环境监督管理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条件。近年来,由于工矿企业“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加之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给农业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农业环境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主要的污染源及其危害,分析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农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本文以一起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为例,解析了事故调查程序,分析与思考了当前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保护农业环境,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24日,“全国节水农业理论与学术研讨会”在我国海滨文化历史名城青岛市召开。会议是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领导的关照和支持下,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莱阳农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系统地分析。本文阐述了农业系统的结构和环境,并从系统结构与系统环境角度分析了现实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其次探究了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最后探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及展望未来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环保运动对农业环境问题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环保运动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环境革命,对国内国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农业生产的思想观念、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行政体制、农业科研重心以及农业环境教育等方面,极大地改变了常规现代农业的传统模式,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及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已走过近30个春秋。30年来,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不断完善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获取了丰富的统计数据信息,为各部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也暴露了诸多问题。当前,在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面临新的形势下,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需要进行改革。本文在回顾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对其改革的必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晓红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1):69-75,81
研究鄱阳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Bglu(β-葡萄糖苷酶)、NA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Bxyl(β-木糖苷酶)、Phos(酸性磷酸酶)、Phox(酚氧化酶)、Pero(过氧化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量磷(SMBP)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钾(STK)、碱解氮(SAN)、速效磷(SAP)和速效钾(SAK)在深度上呈递减趋势,也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0-20 cm土壤与其他深层土壤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平均值而言,由湖滨高滩地到沉水植物区,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均表现为沉水植物区 > 湿生植物区 > 挺水植物区 > 湖滨高滩地)。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不同植物群落SMBC,SMBN和SMBP在深度上呈递减趋势,其中表层SMBC,SMBN和SMBP分别占所研究整个剖面的27.37%,27.22%和29.75%,由湖滨高滩地到沉水植物区,土壤微生物量呈增加趋势(均表现为沉水植物区 > 湿生植物区 > 挺水植物区 > 湖滨高滩地),其中SMBC,SMBN平均值在不同植物群落中差异均显著(p<0.05)。鄱阳湖湿地沿垂直剖面分布的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相一致,6种酶(Bglu,Bxyl,NAG,Phos,Pero,Phox)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在0-20 cm达到最大;由湖滨高滩地到沉水植物区,土壤酶活性呈增加趋势(均表现为沉水植物区 > 湿生植物区 > 挺水植物区 > 湖滨高滩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特性SMBC和SMBN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系数较大,表明SMBC和SMBN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最主要因素。双因素分析表明,SOC,STN,SAN,SMBC,SMBN,Bglu活性,Bxyl活性,Phos活性,Phox活性均极显著地受到植被和土层深度的影响(p<0.01),而STP,SAP和SMBP对土层、植被及两者间交互作用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响应(p>0.05)。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特性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20 cm)Cu、Zn、Cr、Cd、Pb、Ni、As和Hg的平均含量为27.87,79.19,69.01,0.383,21.98,33.42,13.76,0.025 mg/kg。除Cd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小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各重金属空间分布均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且实验区含量最高,核心区含量最小;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Cd为中等-较强生态危害,其余重金属单项均为轻微生态危害,潜在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Ni>Cu>Pb>Cr>Zn;保护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微-中等生态危害,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重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距离人类活动较近区域含量高,较远区域含量低。  相似文献   

13.
硅肥对冬小麦磷素吸收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田条件下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济麦22)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比例,磷吸收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钾肥料促进作物对P的吸收与利用,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生物量;在适宜的硅酸钾肥料施用量90 kg hm-2下,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表现出最优,不适宜的硅酸钾肥料施用量将不利于穗形成期干物质在穗部的优先分配;小麦总硅吸收量与总磷吸收量呈显著线性相关;穗中13.8%~28.3%的磷素是靠秸秆转运而来,施硅肥显著促进了磷素在穗的累积,且累积量随着施硅肥增加而降低,各施硅肥处理的磷素转运效率在36.6%~44.3%之间,随着施硅肥量增加而降低。本研究表明,在土壤酸化严重的胶东地区,推荐T2处理(90 kg硅酸钾hm-2),能取得较好的小麦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青岛地区地表天然放射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磊  夏宁  姜学钧 《核农学报》2011,25(4):773-778
用γ能谱仪对青岛地区地表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和40K进行了大规模高密度的现场测量。结果显示,该地区上述核素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25.4Bq/kg(范围值2.83~101.35Bq/kg),50.1Bq/kg(范围值5.30~189.91Bq/kg),933.5Bq/kg(范围值102.00~2296.55B...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分析不同产地海带的脂肪酸组成,本研究采用溶剂法对海带总脂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福州、宁波和青岛3个产地海带的总脂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氯甲烷-甲醇法提取海带总脂的效率较高,是海带总脂提取的理想方法;福州、宁波和青岛海带的总脂含量依次为0.75%、0.69%和0.86%,且无显著差异。从海带总脂中共鉴定出30种脂肪酸,以 C16:0、C18:1n-9、C20:4n-6(AA)和C20:5n-3(EPA)为主,且3个产地海带在脂肪酸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福州产地海带中的C20:4n-6和C20:5n-3含量分别为10.12%、6.18%,其中C20:4n-6含量显著高于宁波(9.41%)和青岛(8.77%),C20:5n-3含量显著低于宁波(8.13%)和青岛(9.40%),进而使3个产地海带中的n-3 PUFA、n-6 PUFA、n-3/n-6、EPA+AA和EPA/AA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不同产地海带总脂提取、脂肪酸比较分析及营养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原位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绿肥籽粒苋腐解过程中氮、钾释放规律,并分析不同粉碎程度对籽粒苋腐解过程中氮、钾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苋还田腐解前15 d,是氮、钾的快速释放期;经过34 d腐解,籽粒苋茎秆氮、钾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分别达到72.8%和94.2%,其中籽粒苋释放的氮素对土壤无机氮的最大表观贡献率为12.0%,钾素对土壤有效钾的最大表观贡献率为69.8%。不同粉碎程度处理的籽粒苋茎秆还田后,土壤中氮、钾含量变化有差异,土壤铵态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为T3(添加粒径为5 cm±0.5 cm的籽粒苋茎秆)> T2(添加粒径为3 cm±0.5 cm的籽粒苋茎秆)> T1(添加粒径<2 mm的籽粒苋茎秆),土壤无机氮含量为T1> T2> T3,土壤缓效钾含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籽粒苋腐解释放的氮素对土壤无机氮的表观贡献率远小于钾素对土壤有效钾的表观贡献率,籽粒苋粉碎程度越细越有利于土壤无机氮含量的提升,而粉碎程度越粗越利于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可为制订城市规划、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和动态变化5个方面,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重庆市2004—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另外,为了反映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优劣程度,选取上海、青岛和成都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重庆作横向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2011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逐年良性发展态势;在2011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比评价中,上海最优,成都其次,重庆第三,青岛相对最差。最后,提出了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青岛盐碱地盲管排盐与绿化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岛市加大了对沿海滩涂地的开发利用,对盐碱地绿化改造的技术措施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在对山东省、天津市等地盐碱地改造措施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滨海海涂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盲管排盐和隔盐层相结合加客土置换的土工改造措施,盲管与排水系统相接,达到排水排盐作用。在工程排盐的同时,应用不同的绿化改造技术,筛选耐盐碱植物树种,施用改良肥、苗木的栽植方式等,可有效地减少地面水分的蒸发,降低地下水位,并抑制盐碱的上移和积累,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20.
庄云  武小净  李德成  徐宜民  王程栋 《土壤》2015,47(3):623-626
土壤条件对烟叶的香型风格的彰显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土系是系统分类中最低级的基层分类单元。本研究以我国烤烟中间香型产地之一陕南安康的旬阳和汉中的南郑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条件、烟叶长势和质量的基础上,在每个地区确定5个典型优质烟田尝试建立相应的土系。结果表明:1调查的陕南烟区10块代表性烟田分属人为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归属于4个亚纲、11个土类、13个亚类,可分划为18个土族和19个土系。2鄂西烟田总体上起垄层质地多为壤质,养分含量中等且协调,较适宜优质烟叶种植,但需要增施有机肥和实行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