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曲霉菌病主要发生于初生雏至30日龄的雏鸡,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抵抗力随之加强,到20日龄时很少发生。我乡亭东村养鸡场在本乡副业公司孵房购进一批苗鸡1800羽,暴发曲霉菌病,死亡1300羽,死亡率为72%。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亭东村养鸡场于1990年4月25日捉进1800羽罗斯D系鸡(父母代),放入3间50m2的育雏室内,地面铺垫木屑,育雏时用土霉素和痢特灵拌料喂服预防鸡白痢。9日龄时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并刺种鸡痘(1:200),14日龄时开始发病,并逐渐增多,经过诊断,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到5月26日停止发病,发病雏鸡1500羽左右,…  相似文献   

2.
1发病经过 2005年3月柘荣县城郊乡陈山村养鸡大户赵某从省内一个种鸡场调入肉用仔鸡1500羽,一星期后又从该种鸡场调入1000羽,放在同一栋育雏舍内地面平养,用保温灯保温。2批雏鸡分别于调入7d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因育雏室不够和气温低,为达到32℃以上的保温目的,育雏室四周采用塑料薄膜包围,上面加盖塑料布.室内温度33.1℃,相对湿度95%,塑料薄膜上挂满水珠,氨气、霉味重。雏鸡从5日龄时开始发病,到15日龄左右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最多时在120多羽。至15日龄以后发病死亡数开始下降,每天死亡10-15羽。2批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完全相同,共死亡1137羽,死亡率达45.5%。  相似文献   

3.
我场1991年3月28日进养商品代迪卡蛋鸡7000羽。自1日龄至5日龄,喂含8%的国产鱼粉配合饲料,其间死亡雏鸡691羽,死亡率为9.87%。6日龄改换饲料,雏鸡死亡明显减少,至6周龄共死亡雏鸡111羽,死亡率为1.59%。经诊断和防治,确诊为食盐中毒,原因是配料人员误把咸鱼粉当作淡鱼粉作用,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性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养鸡密度增加而越来越严重,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5月下旬,华容县有8个乡镇的土杂鸡暴发了此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华容县东山乡某养鸡场分别有32日龄土杂鸡3400羽,72日龄土杂鸡155羽,成年土杂鸡850羽.5月对日开始发病,当天晚上有ZO多羽雏鸡突然死亡.到自日止有32日龄的530羽发病,死亡380羽,发病率匕石叽,死亡率nZ现对O日龄的对0羽发病,死亡98羽,发病率为14.l%,死亡率46.7%;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5.
1991年3月17日,本公司养鸡场的明星肉雏鸡出现以瘫痪为主的病征,综合分析诊断为肉雏鸡腿软症,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部分康复。一、饲养与发病情况 1991年3月17日,明星肉雏鸡4030羽,喂自配饲料,饲养到4日龄时死亡58羽(公鸡43羽,母鸡15羽),没有明显症状。到7日龄开始出现轻瘫。从11日龄开始出现大量的瘫痪;此期间调整了饲料的钙磷,饮水中加大了多种维生素的量,仍然控制不了发病。到21日龄开始出现死亡高峰,并继发呼吸道疾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公鸡占87.1%。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我市李某饲养的55日龄仔鸡群出现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鸡比翼线虫感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大棚饲养的55日龄雏鸡1000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免疫过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出败等疫苗,场址设在山坡上,饲养方式实行圈养与放牧式饲养相结合。6月初,下了几场大雨,随后鸡群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有的体温升高。李某自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及紧急接种疫苗,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发病和死亡。截至就诊日,鸡发病320羽,死亡89羽,发病率32%,死亡率8.9%。  相似文献   

7.
1999年10月25日,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800羽50日龄雏鸡发生鸡痘后,每天死亡5~7羽,死亡率达9%。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实验室诊断,雏鸡之死为鸡葡萄球菌所致。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10月初,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20日龄雏鸡发生皮肤型鸡痘。畜主用小刀剥下痂皮并涂布碘甘油。由于14号台风来临,鸡群从原鸡舍迁至临时场所饲养,饲养密度较大(35羽/m2),10月25日,鸡群开始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从发病后第2天起,病鸡明显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缩颈,两翅下垂,行动迟…  相似文献   

8.
发病情况 楚州区南闸镇一养鸡户王某养殖成年鸡3000羽、雏鸡3000羽。均在运河西堤树林中散养。2011年7月15日鸡群开始发病,成年鸡发病710羽,1周后死亡102羽;雏鸡发病1260羽,1周死亡750羽,发病率分别达到23.7%、42%。死亡率分别是14.4%、59.5%。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楚州区季桥镇一养鸡户陈某养殖成年鸡3000羽、雏鸡3000羽,均为淮河入海道北堤树林中散养。2011年7月15日鸡群开始发病,成年鸡发病710羽,1周后死亡102羽,雏鸡发病1260羽,1周死亡750羽,发病率分别达到23.7%、42%,死亡率分别是14.4%、59.5%。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份,平安县成贵镟鸡养殖场35日龄左右雏鸡发生大批死亡,以腹水为主症,笔者对其进行了诊断和防治。1发病情况两批雏鸡5 000羽,在20~50日龄陆续发病665羽,发病率13.3%;死亡612羽,病死率达92.0%;治愈53羽,治愈率8.0%。50日龄后较少发病。2临床症状雏鸡群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经1~2 d后病鸡腹部膨大,触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2月1日,江西瑞金市某乡光荣院从河田鸡公司购进河田鸡雏苗3 000羽,于12月20日发病,病鸡精神高度沉郁,拉灰白色稀粪,12月23日前往诊治,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光荣院养鸡场现有散养鸡若干群(未免疫),购进河田鸡公司的2批鸡后,隔离措施不严。本批雏鸡到19日龄时,成活率为99%。鸡群健康、食欲正常,于8、15日龄法氏囊疫苗免疫,9日龄新城疫疫苗免疫,到20日时发现食欲不正常,精神状态极差,晚上开始零星死亡,至25日死亡725羽,死亡率高达24.2%。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畏寒,不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日.我县高陂镇某养鸡场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3000只.网上育雏。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630只,死亡246只,发病率为21%,死亡率为8.2%。经吉安市兽医卫生检验所检测,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某鸡场4月中旬从外地引进15日龄左右雏鸡3000羽,饲养几日后部分雏鸡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倦怠等症状,并开始死亡。有一些雏鸡没有明显症状即死亡,在随后的10d左右达到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50%。使用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仍不能控制疫情的发展,遂送本站求诊。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长沙市捞刀河镇某农养户饲养的北京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腹泻、脚软、斜颈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发生快、死亡率高,经我们综合诊断,确诊为鸭里默氏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农养户采取分批进鸭,混合放养的方式饲养,每批160羽,且每批间隔7-10d。到12月14日我们到现场调查时有存栏鸭四批:第一批30多日龄,已死亡56羽,死亡率35%;第二批25日龄,已死亡28羽,死亡率17.5%;第三批18日龄,已死亡51羽,死亡率31.9%;第四批6日龄,与前三批分开饲养,尚未见发病。前三批均在13~15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以15~30日…  相似文献   

15.
1 流行病学调查1998年6~7月我站化验室接诊了20户剖检变化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病例,据调查了解这20户共饲养20~70日龄的海赛商品蛋鸡雏2.3万羽,均为同一孵化场进的雏鸡,发病日龄从15~42日龄不等。发病率为30%~80%,死亡率为10%~30%。其中1个村共存栏蛋鸡4万羽,雏鸡1万...  相似文献   

16.
1997年5月上旬,江夏区某个体养鸡户,购进1日龄艾维茵肉鸡1000羽.3日龄时开始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日死亡数达100只左右.5日龄时来本所诊断,已死亡雏鸡400多只,还有大批雏鸡表现出临床症状,死亡率达40%,经诊断为烟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春季,云霄县火田镇、东厦镇和其他乡镇有许多养鸡专业户的鸡群中陆续出现了以拉白色稀粪,迅速脱水而死亡为特征,以法氏囊炎性肿胀和胸、腿肌肉出血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雏鸡一过性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经及时采取综合措施,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减少了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本次发病鸡群日龄为12~40之间,均为专业化饲养,在5780羽中,共发病2460羽,发病率为42.5%,死亡857羽,死亡率为14.8%。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2002年4月上旬,曲塘镇某特禽养殖场购入200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雏鸡入舍后用庆大霉素饮水,以防白痢病的发生,次日雏鸡发生死亡210羽,第3日死亡325羽,第4日死亡205羽,第5日死亡120羽,累计死亡860羽,死亡率达43%。大群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拉白色糊状稀粪。  相似文献   

19.
某鸡场于1995年9月18日进入苗鸡13000羽,从孵化室接雏到1日龄饲养,雏鸡生长良好,活泼好动,健壮。2日龄开始突然发现有大量的雏鸡发病,继而死亡,至7日龄止,死亡数达5970羽,死亡率达45.9%。 1 临床症状 雏鸡主要症状为精神不振,两翅下垂,独立一方,闭目嗜睡,视力丧失,部分雏鸡眼睑肿胀,食欲废绝,拉白色稀粪,颈部马立克氏疫苗注射处红肿,严重者呈腹式呼吸,少部分腹部膨大,死后呈伏卧、侧卧或仰卧。 2 剖检诊断  相似文献   

20.
1985年3~4月间,我县4~15日龄的雏鸡爆发鸡败血霉形体病,1个月内,全县共死亡11.7万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为控制鸡新城疫病在我县的发生,采用某高校研制的鸡新城疫N-79型弱毒疫苗,给全县20个乡全部2日鸡雏鸡点眼或滴鼻,接种后3~5天,在29万多只接种雏中,约有20万只左右发病,死亡11.7万只(一小部分死于禽曲霉菌病的混感),发病率为69%,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