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方向,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总要求,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状以及面临的形势,对坚持和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制度,提高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建议,旨在着力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2020年1月9~10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抓好长江、黄河中上游坡耕地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完成年度5.4万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在2020年1月9-10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抓好长江、黄河中上游坡耕地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完成年度5.4万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4.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来,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水利部"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三个三",即扭住拦沙工程、淤地坝和坡改梯建设三大工程,强化黄河专项整治行动、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淤地坝风险隐患排查三项监管,推进水土保持机制体制改革、淤地坝地和坡改梯"占补平衡"、新的建管模式等三项创新,推动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在陕西,减少入黄泥沙的关键在陕西,抓好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抓住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陕西全省上下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点研究当前陕西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薄弱环节,加强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找准水土保持攻坚点和难点,进一步研究淤地坝、旱作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调控的作用及综合影响,解决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性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立足于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以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和全国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项目成果为数据支撑,充分考虑"天地一体化"、大数据、GIS、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可为实现水土保持管控、加强生态红线意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提供水土保持技术解决方案,即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发现水土流失问题,通过"强监管、补短板"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监管或治理成效又在下年度水土流失监测监管成果中得以反映,并通过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现出来,引领下一轮次的"强监管、补短板"工作。几者有机串联,互为支撑,通过螺旋式的提升可为水土保持工作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提供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为核心,以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为前提,坚持走"生态立县"路子,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在监管上强手段、治理上补短板,全力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介绍了泾源县加强生态保护、打造泾河绿色源头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在分析新时代治水矛盾转变的重大判断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工作要求。水土保持监测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支撑和服务太湖流域水土保持强监管方面,需要结合流域实际,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重心,具体思路是要紧紧围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紧紧围绕"水利行业强监管"开展水土保持监管监测、紧紧围绕"在监管上强手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提升支撑能力夯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宁夏全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但还存在各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任务重、要求高,监测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四五”是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期,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应统筹推进、精准治理,大力推广成功治理经验和模式;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强化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大力提升社会各方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经过多年持续不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局面初步扭转,入黄泥沙大幅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坚持政府主导,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坚持保护优先,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各生态要素治理;坚持因地制宜,精细配置各类措施;坚持两手发力,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协同治理,构建齐心共治新格局;坚持科技支撑,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省、市水利部门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要求,2019年,大同市云冈区水务局认真履行职责,把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现了良好开局。新时代的水土保持遥感监管,主要目标是通过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面履行水土保持职责,着力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真正做到基础扎实、监管有力、治理有效,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具体任务是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把工作重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1):F0003-F0003
近日,黄委水保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率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20年3月中旬,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印发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对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淤地坝及旱作梯田专项调研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和对策措施研究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内容、成果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旨在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相关工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在山西省水利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科学谋划、系统治理、强化监管、确保安全,一手抓治理,一手强监督,全省共完成3 880平方公里治理面积,相比3 670平方公里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21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国处于中上位次。  相似文献   

16.
补强砒砂岩区治理短板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砒砂岩区是黄河流域最难治理且治理又相当薄弱的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问题为构筑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带来极大挑战。通过剖析砒砂岩区治理存在的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脆弱生态环境未能得到根本改变,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的深入发展遭遇制度性瓶颈制约,治理砒砂岩区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力度弱,水土流失监测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砒砂岩区治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比如:建议尽快研究解决加快砒砂岩区治理的堵点、难点和短板所在,从流域整体性出发确立砒砂岩区生态治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创设砒砂岩区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多位一体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加大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力度,创新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加强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研发,建立脆弱生态区治理技术与模式国家级科技示范基地,进而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7.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近三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新建拦沙坝(新型淤地坝)323座,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274座,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1.65万h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 494.33 km2,建成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5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32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新时期,陕西省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提升水土保持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拓展水土保持服务功能为突破口,以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推动陕西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四川牢固树立黄河源区生态保护意识,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水土保持业务工作开展的首要政治任务,全省水利系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四川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状况,厘清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进一步将国家两区划分中的金沙江岷江上游及三江并流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细分为若尔盖丘状高原和石渠高原两个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分区采取水土保持生态举措,打造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以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提质增效、改善生态,通过控制水土流失,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河床不抬高,保障黄河安澜。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强监管、补短板"的工作总思路,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预防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手段优势,全面从严查处生产建设活动中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水土保持强监管全面起势、高效推进。2019年以来,全省依法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6 492个,涉及扰动面积1 831.45 km~2,落实防治责任范围1 508.96 km~2,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经验有:(1)筑牢防线,打好水土保持强监管防御战。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方针,把宣传教育和制度体制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发展总基调,水土保持工作要“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自2018年开始,水利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的应用,为及时精准发现、依法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绍兴市继2018年实施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试点后,不断对遥感监管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在2021年遥感监管工作中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图像非监督分类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图斑的快速提取,可以及时快速发现大部分未批先建的违法违规项目和存在重大水土流失隐患的生产建设活动,实现生产建设项目和生产建设活动监管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