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家庭农场离不开金融支持,但家庭农场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实物低值不足、信息不对称、经营高风险导致信用评级较低、金融需求多元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融资机构组织体系、扩大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以及积极吸纳互联网金融等方式对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支持,以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程来保  鲍广云 《中国农垦》2006,(12):100-100
安徽省华阳河农场地处长江北岸的冲击平原,是省棉花高产示范基地。几年来,农场先后实施了湖堤达标、封港联圩工程,使全场80%的农田实现了早能灌、涝能排。农场还通过建立高产示范片和示范户,完善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新品种示范和新技术推广交流,有效提高了职工的科学种田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省政府的要求,我省自2006年初开始,在全省推进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农场经营体制;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示范带动功能;开发整合资源优势,增强农场综合实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农场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工作。试图通过建设现代示范农场,使国有农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发挥国有农场的优势,加快国有农场的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达到构建我省农场发展新格局的目标。通过近二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且摸索了可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和构建我省农场发展新格局的主要动力和灵魂,也是认真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重大战略的现实要求,更是我省国有农场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始终坚持、不懈努力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模式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农场模式是未来我国农村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垫脚石,农场科技服务体系是农场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所在。在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积极发展的背景下,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农场科技服务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有益建议,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建峰  吴永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07-307,310
从构建和谐的农机推广体系、务实的农场应用体系、周到便民的农机服务体系以及构建农机发展方向与对策等方面,对农机化科学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7.
海南南田农场土地总面积近20万亩,是一个以生产经营橡胶、芒果和旅游业为主的国有农场。近年来,南田农场大胆实施科技兴果、创立品牌和建设营销体系“三大战略”,大大推动了芒果产业化发展进程。2004年全场职工自营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产量达2.6万吨,产值达1.51亿元,产量和产值双双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规范、扶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当前各地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浙江省海盐县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海盐县不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一、海盐县家庭农场发展概况海盐县第一家民间家庭农场宏亮农场于2009年登记注册(注:个体工商户),其后在2010年全县发展到30家,2011年发展到77家,到2013年8月,全县己完成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共135家,平均耕地规模145亩左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巴彦农场依靠科技支撑,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实现了种子生产标准化。农场积极利用国家项目投资,并通过企业自筹匹配资金共687万元,配套建成大豆良种库、种子晒场、种子加工车间,化验室、标本室和一整套大豆良种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着眼点就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补齐农业短板。按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大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特点主要是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若想更好更快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完善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分析概括了低碳循环农业的概念、规模农场发展低碳循环生产的可能性和意义,提出了规模农业低碳循环生产的4项主体技术及具体技术措施,并构建了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最后评估了低碳循环生产下规模农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便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能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融资困难是其发展主要障碍之一,融资困难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及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主自身融资意愿及实际融资需求缺乏了解,农场主缺乏财产可抵押;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足。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来解决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推进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提出了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分析了地方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以及加速科技创新进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出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替代性食品体系研究及实践开始出现,北京家庭农场地处大都市的郊区,具备为北京消费者提供安全农产品和优美环境的条件.北京家庭农场的经营可以替代性食品体系为视角,从北京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出发,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展农业体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合理定价、开设农场直销店、利用互联网+创新营销方式,这样既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同时也可保障家庭农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秋,上海市松江区在全国率先探索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经过6年的发展,松江家庭农场实现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态友好"的良性循环,走上了科学、高效、生态、可持续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通过介绍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服务家庭农场的松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松江家庭农场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松江家庭农场升级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创新——现代示范农场建设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推进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农场经营体制;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示范带动功能;开发整合资源优势,增强农场综合实力,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促进农场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且摸索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现代示范农场建设和构建农场发展新格局的主要动力和灵魂,也是认真贯彻省委"创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焦作市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厘清发展思路,积极创新实践,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全市经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达1165家,涉及粮食、蔬菜、怀药、经济苗木、畜禽养殖等产业,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2家,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家。全市家庭农场年销售农产品总值11864万元,拥有注册商标的有11家,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有6家,涌现出修武县金丰、博爱县杨天其等一批发展态势良好的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垦》2005,(4):58-59
五三农场是湖北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农场,创建于1953年,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在湖北工作期间亲自奠基,是闻名中外的“屈家岭文化”遗址所在地。农场建场以来,就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种子产业(下简称垦区种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过几代北大荒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种子行政管理体系和产业化运营体系与功能建设日趋完善,已形成了总局、分局、农场三级管理和以北大荒种业集团为核心的产业化运营,同时又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