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堂 《种子世界》2007,(1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县级种子经营市场日趋活跃,竞争更加激烈,涉及种子经营方面的一些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协调处理的难度逐步增加,农业部门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种子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但从法律法规授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来讲,以及农民对种子问题处理的愿望和要求相比,种子经营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浅谈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以来,贯彻深入执行《种子法》,履行法定职责,加强种子市场检查管理力度,规范种子市场环境,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成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执行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发现种子市场上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是违法经营未审定农作物品种,种子标签、种子经营档案制作不规范,拆包销售等问题,影响了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周治华 《种子科技》2008,26(1):2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为规范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彻底改变种子市场的不良经营环境,确保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者、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康国光 《种子科技》2006,24(4):29-3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深入实施,湖北省种子管理与种子经营彻底分离,市场快速发育,市场主体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管理规范化等特征趋于明显。湖北省种子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引种不规范,未审定先推广的现象时有发生;种子市场信息化水平低,种业宣传杂乱无序;经营档案不健全,种子标识不规范;经销商管理不规范,个别违法经营;种子后续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解决,将严重影响种子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应针对问题强化管理,促进行业自律,逐步建立起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种业市场。  相似文献   

5.
胡百生 《种子科技》2012,30(9):23-2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的出台和:种子市场的放开搞活,种子经销网点急剧增多。为确保元江县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维护种子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县种子市场现状,认真组织开展种子法律、法规及安全购种常识的宣传、培训和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使我县种子市场的经营秩序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6.
金吉秀 《种子科技》2012,30(4):15-16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特殊商品,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和收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行业垄断经营的格局被打破,种子生产、经营市场逐步开放,使我县种子市场主体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种子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狠抓准入、预警、监督、查处、服务等环节,强化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才能实现"保障供应、净化市场、提高质量、维护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云福 《种子科技》2003,21(5):278-279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良好的种子市场经营秩序,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吉林省于2002年12月1日至今年5月中旬,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全面开展了种子市场“六查三整顿”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的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销售进口种子的,应当附有中文标签,销售转基因植物品种种子的,必须用明显的文字标注,并应当提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强种子市场检查力度,规范标签管理和市场经营秩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种子市场进一步放开,市场更加活跃,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际,谈谈对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贯彻施行,我国种业发展步入法制轨道。为了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种子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进行多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于2002年秋首先在杂交玉米种子商品流通领域实行了《许可标识》制度,即所有取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在销售商品杂交玉米种子时,其包装物的标签上贴有辽宁省种子管理局统一制作、朝阳市种子管理站统一发放的《许可标识》。1为什么要使用《许可标识》制①《种子法》…  相似文献   

12.
对基层种子市场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治理,是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是维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品种选育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督管理,对规范种子经营市场,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来看,与农民对农资市场的愿望和要求相比,农资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笔者从事种子执法多年,实践中对种子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现提出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种子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市场秩序的好坏关系到农业是否增产,农民是否增收和农村社会是否稳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种子市场的开放,市场上的经销户、代销户越来越多,各类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据统计,2009年我县种子市场共有87户种子代销户,代销35家种子生产经销企业的“两杂”品种91个,其中,杂交水稻品种41个,杂交玉米品种50个。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进入我县杂交作物的品种和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种子市场管理工作量将不断加大,管理成本也将不断增加。如何规范种子市场秩序,让农户用上高产、优质、放心良种,成为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实施已经近4年,随着《种子法》的深入贯彻实施,通过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的努力工作,全国的种子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种业发展步入法制轨道。在新形势下,种子市场又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种子管理部门去研究、去解决。为此笔者在种子管理实践中,就检查种子标签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三分田”的农业县,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县的种子经营户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而在种子管理与种子公司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的体制下.对种子管理来说形同虚设.种子市场比较混乱.时有种子质量引发的纠纷和上访事件发生。自从2004年我县按照《种子法》完成政企分开成立县种子管理站后。我站严格按照《种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开展一系列种子管理工作,使我县的种子管理工作在短期内走上了依法管理、有序竞争、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5年来,在规范种子的生产经营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种子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种子法》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在今后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胡燕 《种子科技》2008,26(2):27-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使种子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当前种子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品种多而杂、未审先推、种子包装标签不合规定、生产经营档案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在《种子法》规定的四种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中表现尤为突出。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不办证经营者队伍发展很快,城区、乡镇、村级种子代销点随处可见。这些个体经营者在资质上没有任何条件规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文化、道德、专业技术)普遍较低,根本不具备经营种子的最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湖北省种子管理工作在发展中规范,在实践中完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成效显著。但随着种子行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正在逐步显现,管理手段还不够强硬,管理效果还不理想,种子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狠抓准人、预警、监督、查处、服务5个环节,强化对种子选育、生产、经营行为的管理,才能实现“保障供应、净化市场、提升质量、维护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及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它是种子使用者直接了解种子来源和种子质量的法律依据。为明确质量信息,明示质量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以下简称《标签通则》),对农作物种子标签的标注内容、制作要求和监督管理都做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周治华 《种子世界》2007,(12):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经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营主体,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营推广未经审定的品种;二是经营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管理不严谨;三是制假售假,以劣充优,以假乱真;四是种子包装、种子标签极不规范:五是种子生产缺乏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