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芬 《中国园艺文摘》2015,(2):48-50,105
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划定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产业发展重点镇村,提出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对投资进行全面估算,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尚萍  张亮 《蔬菜》2023,(2):54-57
西吉县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表现在蔬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标准化生产基地逐渐规模化、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链延长、经济效益明显,但西吉县蔬菜产业仍然存在重茬问题严重、冷链体系不健全、市场带动作用小等问题。为促进西吉县蔬菜产业发展,立足于西吉县当地情况,提出优化蔬菜产业布局、推进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加强宣传推介和品牌建设、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龙圩区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具体表现在蔬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总产量大幅上升、对农民增收作用增强,其发展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和群众基础,但也存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有待加强、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市场流通不畅、保鲜加工发展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实施标准化生产战略,建立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体系;加强市场流通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拓宽蔬菜销售渠道;实施品牌战略,推行蔬菜生产经营企业化;做好蔬菜产区规划和品种结构调整;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强化科技服务,把龙圩区建成梧州市的蔬菜强区。  相似文献   

5.
徐东旭  房凤珠 《长江蔬菜》2012,(24):102-104
阐述了兴化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当前兴化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兴化蔬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市场流通体系、加强蔬菜科技创新、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浙南高山蔬菜规模生产的起步、产业形成、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发展转型升级4个阶段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又分析了蔬菜生产发展的优势;最后,提出了浙南高山蔬菜生产发展的思路,如制定高山蔬菜发展规划,培育蔬菜产业新兴业态;加快蔬菜生产设施升级,改善高山蔬菜的生长环境;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蔬菜品质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延伸蔬菜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蔺多钰 《蔬菜》2017,(2):36-39
介绍了高台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蔬菜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蔬菜基地规模小,集约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三品一标"等蔬菜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足,蔬菜冷链流通率低;标准化生产意识弱,蔬菜质量监管检测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结合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如因地制宜地加快蔬菜标准园、蔬菜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生产;实施"三品一标"等蔬菜品牌战略,提高品牌蔬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监测,打造蔬菜"三品"品牌。以期为高台县蔬菜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嘉兴市发展蔬菜产业的区位条件优越,市场优势明显,蔬菜年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定,产业发展日趋成熟,近年来蔬菜的经营规模和产品质量得到了稳定发展,为保障消费者的“菜篮子”稳定供应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蔬菜市场信息服务不够完善、蔬菜质量管控存在薄弱环节、生产主体抗自然风险能力低、蔬菜生产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作者提出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品种布局、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构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组织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做好产销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嘉兴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曹慧  崔瑛  吕艳霞  肖强  张欣 《蔬菜》2023,(3):52-56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内蒙古蔬菜种植规模、种植结构、销售加工市场、产业优势及生产效益等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流通信息获取不对称、生产标准化程度底、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基于内蒙古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及蔬菜产业发展特色,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布局,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标准化水平,做好产销衔接、拓展供应链渠道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与对策,促进蔬菜产业向农资供给定制化,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江蔬菜》2009,(7):1-8
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无公害蔬菜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较快,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品种和质量进一步优化,蔬菜种植方式不断创新,温棚种植、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比重提高,一批优质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产品流通设施条件日益改善,流通方式正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2005年4月,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蔬菜生产和流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变化的需要,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崇明是传统的农业县,在蔬菜产业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已被《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确定为上海市的3个重点区域县之一。根据《上海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的区域布局,崇明三岛属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片区,应拓展蔬菜生产,并鼓励崇明三岛生态农业基地片区多种植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在这种背景下,崇明县的绿叶菜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种植规划和自我定位日趋清晰,各类保护政策措施也日趋完善,特别是依托绿叶菜规模化基地项目建设,绿叶菜产业发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江苏省南京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品种培育、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化建设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提升蔬菜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推进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创新主体经营模式、健全政策保障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甘肃省酒泉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前景的认识、了解的同时,综合分析酒泉市蔬菜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名优品牌;加大新品种引进力度,注重良种良法相配套;发展产业经营,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以政策、投入和服务为保障,加大蔬菜产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天门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促进集约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宣传监管、构建蔬菜市场流通体系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天门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湖北水生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湖北省政府2010年9月召开了全省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通知》。这是推动湖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也为湖北省水生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7.
潘永成 《蔬菜》2014,(1):31-35
通过调研,全面总结了廊坊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具有产业基础好、蔬菜基地规模优势明显、集约化育苗发展迅速、"三品一标"认证与品牌经营进展较快、市场流通较畅,竞争优势明显等特点,指出了影响蔬菜产业发展6方面因素分别是:投入不足、园区规模和标准低、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自然灾害频发、小额贷款难、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蔬菜示范园区建设、优化棚室结构、加快新技术推广、强化技术培训等5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黑龙江省产业上游存在蔬菜种业水平低、与产业发展极不协调,产业中游存在生产发展迅猛、缺少标准化安全生产模式和集约化育苗与机械化水平程度低,产业下游存在出口加工、销售滞后等问题;分析了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在地理与自然环境、寒地蔬菜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针对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应增加蔬菜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优势蔬菜新品种选育、配套设施与栽培技术、采后与冷链物流技术等进行的攻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邓楚华 《蔬菜》2023,(1):46-48
为了促进佛山市南海区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佛山市南海区蔬菜种植面积、产量总体情况、种植品种、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总结其蔬菜生产发展现状,指出蔬菜种植规模小而分散、蔬菜绿色种植发展受限、土地集约难等制约因素,并提出探索农业用地整备模式、严格执行补贴政策、加强科研合作及技术推广等促进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康平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伟  张青  王博  方曼曼  张莹 《蔬菜》2014,(2):1-4
<正>农业部于2009年发布了《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以调剂全国市场供应、扩大出口贸易为基本目标,根据气候、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8大重点区域,其中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被列为全国8大重点蔬菜区域之一。沈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发展设施蔬菜的前景极为广阔。康平县是沈阳市的农业大县,也是设施蔬菜栽培新区。从2009年发展至今,设施蔬菜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康平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为保障沈阳地区冬季蔬菜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