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目的:为三七的加工工艺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了整三七根的太阳能大棚干燥、不同温度的热风循环烘箱干燥、自然干燥、木碳烘烤,以及不同切片厚度下的自然干燥、微波干燥等加工工艺,测定加工后三七中的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含量。结果:太阳能大棚干燥的方法糖份含量影响相对较小,自然晾晒影响相对较大;微波炉干燥、片厚O.45cm、中火工艺对各种糖份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切片0.2cm厚自然干燥影响相对较大。结论:太阳能大棚干燥法是加工整三七较优良的工艺;微波干燥、片厚0.45cm、中火是较优良的三七切片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苗高、主根长等生长性状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相比,0. 01~100. 00 mg/L三七皂苷R_1和人参皂苷Rg1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白菜幼苗的苗高、主根长和POD、SOD活性,其中,10. 00、100. 00mg/L三七皂苷R_1处理组和0. 01、50. 00 mg/L人参皂苷Rg1处理组白菜幼苗的主根长降低达显著水平,白菜幼苗CAT活性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三七总皂苷处理能增加白菜幼苗的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其主根长、POD活性,而苗高、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低促高抑的趋势,其中,0. 01、10. 00、50. 00、100. 00 mg/L处理组白菜幼苗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35. 57%、37. 90%、45. 35%、35. 42%。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1及三七总皂苷对白菜幼苗均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但在质量浓度0. 01~100. 00 mg/L的范围内,白菜可以作为三七的轮作作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免疫佐剂——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含量,色谱柱Discovery C18(250 mm ×4.6 mm,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水-乙腈,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含量5.19%,人参皂苷Rb1含量32.19%,人参皂苷Rg1含量41.28%,3种皂苷含量之和为78.66%.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三七总皂苷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对三七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三七幼苗的苗高、主根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在不同质量浓度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处理后均有所降低。其中,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可使幼苗的苗高和主根长显著降低;三七总皂苷质量浓度为0.01,0.10,1.00 mg·L~(-1)时,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28.83%,17.07%,23.21%。三七总皂苷还可降低幼苗的POD和SOD活性,而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处理会增加幼苗的SOD活性。综合表明,皂苷类物质对三七幼苗均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三七总皂苷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两种单体皂苷。  相似文献   

5.
建立同时测定三七地上和地下部分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C18(4.6 mm×100 mm, 2.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40℃。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分别在0.062~18.479、 0.060~17.870、 0.063~18.556、 0.064~19.169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5);三七中4种皂苷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53%、 100.56%、 99.90%、 99.60%, RSD分别为0.54%、 0.60%、 0.49%、 0.55%。在三七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组织中,人参皂苷Rb1在芦头部位的含量最高,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c和三七皂苷Fc的含量均在叶片中最高。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三七人参皂苷Rb1、 Rb3、 Rc和三七皂苷Fc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烤房快速干燥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烤房不同干燥条件下三七主根干燥速率,同时考察干燥后对三七品质的影响,设置4种干燥条件,每间隔12 h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直至样品烘干至水分含量达到13%的三七国标要求,通过测定脱水速率确定最佳干燥条件;收集5个不同地点三七样品,分别采用自然晾晒和烤房烘烤,比较2种干燥方法对三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烘8 h后,升温到55℃烘40 h后,然后降温到40℃直到烘干,该种干燥方法能够快速干燥三七,且干燥效果最好;烤房干燥三七后不影响三七的皂苷含量,也不会增加重金属含量,干燥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温度和酸的种类对人参总皂苷酸水解的影响,从而确定人参二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为原料,在规定温度分别以10%3种酸、50%乙醇溶液为溶剂,水浴回流水解4h,水解液回收乙醇后用氯仿萃取,氯仿层合并回收氯仿,残渣用甲醇溶解,用薄层扫描仪测定含量。结果80℃时,盐酸、硫酸和硝酸人参二醇得率分别为10.15%、8.81%和16.69%;90℃时,分别为1.80%、11.02%和2.14%;100℃时分别为0.47%、13.70%和2.35%。结论盐酸和硝酸温度越高,人参二醇含量反而降低;硫酸温度越高,人参二醇得率越高且纯度高。因此,人参二醇最佳的制备方法应为100℃、10%硫酸水解。  相似文献   

8.
广西不同年限三七中皂苷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广西的三七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广西靖西县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不同部位(根、茎、叶)的皂苷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成分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不断增加,茎部的各皂苷成分含量不断下降,叶部人参皂苷Rb1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而人参皂苷Rg1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且检测不到三七皂苷R1。3年生三七药材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广西的三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人参中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氨水将丙二酰基人参皂苷转化为相应的中性皂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Re、Rf、Ro、Rb1、Rc、Rb2、Rb3、Rd的量,9种人参皂苷总量可代表人参中主要皂苷含量。生晒参片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低,生晒参须中人参总皂苷含量较高,光支生晒参和全须生晒参总人参皂苷含量在2.11%~6.01%之间。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完善了人参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类人参茎叶中皂苷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西洋参茎叶和三七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法对人参茎叶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提取,再用TLC和HPLC方法对人参总皂苷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皂苷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水提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02%,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5.01%。3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e、Rg1、Rd、Rc,其中Re、Rg1、Rd皂苷的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53.7%;西洋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d、Rb3、Re、Rc,其中Rb3、Rd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38.3%;三七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b3、Rc、Rb1,其中Rb3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17.2%。3种人参茎叶PPD/PPT值表明,人参茎叶为33∶37,主要皂苷为原三醇类;西洋参茎叶为50∶12;而三七参茎叶中几乎不含有原三醇类皂苷。[结论]成功的对不同种类人参茎叶总皂苷成分进行了比较,为不同种类人参茎叶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晒干、烘干法加工处理不同片型、规格的何首乌药材,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以考察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影响,为优选何首乌的产地加工方法及优化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片型、规格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平均含量依次为100℃烘干≈晒干﹥80℃烘干﹥60℃烘干,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减少。可见不同产地加工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有影响,其中片型、规格对其影响不显著,干燥方法对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黔产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瓜蒌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60℃烘干(0.88)、晒干(0.23)、阴干(0)。[结论]60℃烘干为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瓜蒌鲜药材,除去杂质泥土,于60℃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干燥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燥效率及干制品质,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水分散失、色泽、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及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处理紫薯。首先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其次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风温、风速、喷嘴高度和切片厚度4个因素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清除DPPH•的影响。【结果】紫薯与大多数食品原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散失规律相似。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干燥均属于降速干燥,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未有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高干燥速率比鼓风干燥高84.04%,比穿流干燥高61.60%。紫薯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的前40 min内水分含量快速降低,在之后的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却以非常缓慢的速率下降。鼓风干燥、穿流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9.62×10-9、10.23×10-9和15.02×10-9 m2•s-1。本研究所选鲜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为90.85 mg•100g-1,总酚含量为262.14 mg•100g-1,紫薯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40.84%。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比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式热风干燥具有更好的干后色泽和更高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经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后的紫薯色差值为20.35,总花青素含量为34.79 mg•100g-1,总酚含量为139.26 mg•100g-1以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28.49%。在探讨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条件对紫薯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随着干燥风温的增加以及随着干燥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降低。而色差值却随着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风温增加及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干燥后紫薯的总花青素最高保存率为59.58%,最高总酚保存率为82.35%,最高抗氧化活性保存率为82.05%。【结论】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与鼓风干燥和热风干燥相比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和干后品质,且采用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可在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紫薯的干后品质。  相似文献   

14.
刨花微波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规微波干燥、热空气干燥、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下刨花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的变化特征,微波功率和刨花形态对含水率变化和干燥速率等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刨花在微波干燥下的单位能耗.结果表明:微波干燥比热空气干燥省时约80%;微波功率对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功率越大,干燥速率越快,干燥时间也越短;微波干燥过程中,刨花形态对干燥速率有影响,表面积越大的刨花,含水率变化越明显,干燥速率越快;微波输出功率与试样量比为4~7W/g时,微波能耗最省;微波干燥过程中易发生能量集中而导致刨花焦化,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可以防止焦化现象,同时能实现更低的目标含水率,微波-热空气联合干燥比热空气干燥省时约70%.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百度试验法,在(100±2)℃恒温干燥条件下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试件进行干燥试验,根据干燥过程中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内裂、截面收缩等干燥缺陷制定出马尾松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马尾松试件的初期开裂等级为1等,内裂等级为1等,截面变形为2等,干燥速度等级为1等,综合特性等级为2等。马尾松的干燥初期温度为7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度差为4~7℃,干燥终期温度为90℃。厚度为25 mm的马尾松板材在强制循环干燥窑内干燥至含水率10%所需的时间为6.75(5)d(括号内为硬基准条件下的干燥时间)。马尾松木材的平均纵向收缩率为0.48%,平均径向收缩率为4.35%,平均弦向收缩率为5.97%。马尾松试件主要缺陷是截面变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硬基准,干燥中、后期适时进行喷蒸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玫瑰花的最佳采摘时期、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方法]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玫瑰花,并对同一时期的玫瑰花进行不同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的处理,分析测定DPPH值和多酚、黄酮、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玫瑰花在发育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玫瑰花采后在60℃下热风干燥,抗氧化活性较强,而微波干燥处理的多酚、黄酮和氨基酸含量较高;烘箱热风干燥条件下,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玫瑰花的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从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适宜采摘时期为初开期;从抗氧化活性考虑,玫瑰花最佳干燥方法为烘箱热风干燥;从保留玫瑰花芳香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考虑,建议采用低温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7.
根据恒温干燥箱 (设立4种温度) 烘裂晚松球果取种, 进行发芽试验的结果, 选择适宜温度 (41℃~ 50℃) 用IHT球果烘干机烘干晚松球果, 烘干32h, 脱粒后取种, 进行发芽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发芽率为88%, 发芽势为67%, 大大缩短了晚松种子处理周期。  相似文献   

18.
马璠  张鹏辉    健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91-6593,6607
[目的]探寻更加快速、节能的土壤样品含水量、测定方法,优选出适用于不同样品数量的最佳干燥途径,对提高土壤含水量、分析效率及实验室节能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绵土(宁夏彭阳)、塿土(陕西杨凌)、紫色土(四川盐亭)3种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烘箱法、微波炉法、酒精灯干烧法、酒精燃烧法分别对设计含水量为30%、20%、10%的土壤样品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微波炉法能将样品的干燥时间缩短至10 min以内,速度快,能耗低,且测定结果与烘箱法没有显著差异,在样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可以作为烘箱法的替代方法,而烘箱法仅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干燥。该研究提出的酒精灯干烧法可能成为一种较节约燃料的快速干燥方法。该方法的测定准确性还有待改进,适用性需进一步验证。[结论]从实验室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推荐使用微波炉法进行土壤样品干燥,在样品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烘箱法。  相似文献   

19.
刁海林  蔡道雄  姜金英  唐继新  高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67-10869,10935
[目的]为生产中制定红锥木材的干燥工艺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100±2)℃的恒温干燥箱内进行红锥木材干燥试验,以试件重量、裂纹长度和宽度、最后全干重和含水率为指标评价干燥过程对红锥木材的影响。[结果]在100℃恒温干燥条件下,在试件干燥初期的干燥速度约为10.00%/h,干燥中期的干燥速度约为2.00%/h,干燥后期的干燥速度只有O.50%/h。红锥弦切板试件的初期开裂等级为3等,内裂等级为1等,截面变形等级为1等,扭曲等级为1等,干燥速度等级为3等,综合特性等级为3等。红锥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燥初期干湿球温差为3~4℃,干燥终期温度为90℃。厚度为25mm的红锥板材的强制循环干燥窑内干燥至10.00%所需的时间为10.25d。[结论]该试验为红锥木材所制订的干燥基准在实际干燥中可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余昕  张春  朱烨  胡宝平  税丕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28-17529,17561
[目的]研究干燥方法对蘼芜中丁基苯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干燥的蘼芜中丁基苯酞的含量.[结果]在0.1231 ~1.2310 μ.g/ml范围内,丁基苯酞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定量限为0.01231 mg/ml,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0.93%(n=9).自然晒干、自然阴干和晒后烘干3种干燥方法干燥的蘼芜中丁基苯酞的含量分别为0.02484%、0.05178%和0.06468%.其中以晒后烘干处理的含量最高,自然晒干处理的含量最低.[结论]蘼芜的干燥方法宜选用晒后烘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