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西民间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对狮子尾茎、叶横切面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定。[结果]狮子尾具明显单子叶植物横切面特征,其茎表皮下方有大型分泌腔,皮层及中心均散在有限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外方有帽状纤维束,茎中央的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大型;内皮层明显;叶横切面主脉散在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海绵组织中散在较多分泌腔。全株粉末可见大型星状毛;多见簇晶单个散在或聚集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较多;显色反应及薄层色谱反应均可见甾体化合物阳性反应。[结论]试验研究了壮药狮子尾的生药学特征,为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可锋  高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12-1414
[目的]研究火炭母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分别对火炭母药材进行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然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火炭母进行生药鉴别研究。[结果]火炭母根横切面皮层狭窄,韧皮部成环;茎中柱鞘纤维波浪状排列成带状;叶主脉维管束2~6个排列成环,2侧均有木化纤维束;叶上表皮具类圆形分泌细胞与多细胞腺毛;下表皮具多细胞腺毛,不等式或不定式气孔多见;粉末中腺毛、分泌细胞、花粉粒、晶鞘纤维、棕色条块和淀粉粒各异;紫外-可见光谱在200~800 nm扫描,发现5种不同的提取液都有吸收峰。[结论]试验研究了火炭母生药学特征,为鉴定、开发利用和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皮层、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簇晶,幼茎有髓,成熟茎的中央形成片状髓。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占相当大的部分,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无髓部分化,次生木质部发达。上述特征反映出青钱柳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简单易行的紫珠鉴别方法,准确鉴别杜虹花等6种紫珠,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紫珠药材及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半显微及显微鉴定方法对紫珠属6种不同紫珠叶进行鉴别。[结果]在外观形状方面,不同品种的紫珠形态特征较相似,但叶形、叶端、叶基、叶缘、厚薄、表面毛茸及色泽等特征有一定差异,基本可区分;在显微特征方面,腺毛、非腺毛及草酸钙结晶等有明显区别。[结论]性状鉴定方法基本可以鉴别几种紫珠的原药材,但个别品种难以区分;而采用半显微及显微鉴定方法观察其表面制片及粉末制片的腺毛、非腺毛、结晶的形态特征以及分布特点等可鉴别紫珠各品种。准确快速且简便经济的显微鉴定方法是鉴别紫珠属植物药材叶片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粪箕笃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对粪箕笃的根、茎、叶横切面及粉末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根韧皮部外方有纤维群,导管旁围绕纤维;茎表皮外方有石细胞环,维管束外方具有凹凸相间的纤维环;叶下表皮可见许多具乳突的细胞;粉末中可见淀粉粒、石细胞及具乳突的叶表皮细胞。[结论]该研究对粪箕笃进行了显微鉴别,为粪箕笃的真伪鉴别及制定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麻疯树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麻疯树茎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茎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表皮细胞1层,细胞外壁角质化;皮层含有晶簇、数量较多的乳汁管,厚角组织及其以内的5~6层薄壁组织含叶绿体,皮层薄壁组织含淀粉粒和蛋白质;维管束紧靠在一起,集中在皮层和髓之间的狭窄区。(2)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和髓组成,周皮分化明显;厚角组织含丰富叶绿体,皮层纤维发达;初生韧皮部含有较多的乳汁管;木射线和木纤维发达,木射线薄壁细胞含丰富淀粉粒;髓富含晶簇。  相似文献   

7.
何金铃  储何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38-10739,10748
[目的]明.确黄瓜茎卷须的解剖结构。[方法]对黄瓜茎卷须进行解剖。[结果]黄瓜茎卷须有分又现象。卷须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双韧维管束、髓射线、髓和髓腔。皮层内的厚壁组织从下向上由多层、一周,减少至近轴面半周直至缺无。维管束大小不等,排成一轮,其构成细胞均较茎的维管束小,且自下而上结构越来越简单;形成层由内外两侧具有至仅外侧具有,直至全无;内韧皮部逐渐简化直至缺少,髓及髓腔由发达至逐渐减弱直至缺无。[结论]卷须结构与茎大体相似,但构成细胞小而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北药白鲜的生物学特征并观察其茎叶的解剖结构。[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研究北药白鲜的茎叶解剖结构特征。[结果]白鲜的茎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皮层由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构成,维管束环状排列,由外到内依次是韧皮部和木质部。叶片为典型的异叶面,由表皮、叶肉及维管束构成,表皮细胞排列规则,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结论]该方法研究了北药白鲜的生物学特征,并观察其茎叶的解剖结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聂江力  裴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26-14627,14638
[目的]为连翘的鉴别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徒手切片法及临时装片对连翘叶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连翘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叶上、下表皮均有腺毛及非腺毛分布,下表皮腺毛较多,气孔只分布于叶下表皮,气孔指数为15.3%-20.7%,上表皮无气孔;叶肉有栅栏和海绵组织之分,栅栏组织为2列,叶的主脉处维管束为外韧性,木质部导管8-9列。[结论]连翘叶的解剖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及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0.
以伞形科柴胡属植物银州柴胡(Bupleurum yinchowense)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透明法对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发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银州柴胡茎的发育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以及次生生长4个阶段,茎尖顶端分生组织分为原套和原体;茎的初生分生组织包括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原表皮发育为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发育为皮层、髓射线和髓,原形成层发育为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射线和髓;银州柴胡茎有微弱的次生生长,髓射线位置细胞的细胞壁常明显加厚。叶的发育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生长3个阶段;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由一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分布,为无规则型;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6~8层细胞组成;叶脉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其上下方均未观察到纤维分布;茎棱角的皮层、初生韧皮部、髓周围以及叶脉韧皮部均分布有分泌道;叶脉维管束木质部上方的组织中,分泌道有或无;银州柴胡茎和叶分泌道均为裂生型。结果表明,银州柴胡茎和叶的结构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11.
广藿香2种表皮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广藿香的茎、叶上密集分布着腺毛和非腺毛2种表皮毛,二者的外部形态及发育过程明显不同.根据腺毛头部形状可把腺毛分为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二者均发生得很早,它们的原始细胞都来源于原表皮,一般在茎尖第1和第2片叶原基的原表皮细胞以及茎的1~2节间原表皮细胞中开始发生.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始细胞形成期、基细胞形成期、柄细胞形成期和头部的形成4个阶段.非腺毛的发生晚于腺毛,但发生时期却较长.它一般在第2对幼叶上开始发生,而且在成熟叶和具初生结构茎上也可发生、发育.原始细胞产生后,开始进行平周分裂,形成基细胞核头部细胞,头部细胞经一次或多次分裂发育形成非腺毛的数个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四方麻根、茎、叶的横切面及其粉末特征。结果表明,四方麻根皮层有石细胞散在,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内有石细胞,有髓部;茎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和石细胞群,中空;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均为不定式气孔;粉末中可见腺毛和石细胞等。  相似文献   

13.
南海江  周浓  白志川  韩晶  侯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2-8513
为建立玄参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从玄参的药材性状、根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各方面进行生药鉴定特征的研究。对玄参的显微特性鉴定表明,该玄参根横切面近圆形,后生皮层细胞微木栓化,最外层呈棕黄色,石细胞多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韧皮部较窄,形成层呈环状。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色谱图基本一致,均在对照品相应位置显同样斑点,但斑点大小和色泽深浅不一。薄层色谱法结果比较直观,斑点清晰,色谱分离好,无背景干扰。其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玄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野菊(Dendrathema indicum)为试验材料,用紫外光UV-B进行辐射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12、33、54 d,研究紫外光对野菊叶片表皮毛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UV-B处理后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的腺毛形态比CK成熟,在UV-B处理54 d组C(叶龄18 d)时期的腺毛成熟度达到CK组G(叶龄33 d)时期的状态,非腺毛UV-B处理组形态上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其中54 d处理组最扭曲,同处理组形态上变化不明显;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叶表和叶背腺毛密度随着UV-B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非腺毛呈上升趋势;非腺毛和腺毛的比例则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香椿嫩枝、叶的分泌结构有腺毛、腺表皮、油细胞、分泌腔和晶细胞,分别存在于其嫩枝和叶的表皮、薄壁组织和维管组织等部位。  相似文献   

16.
11种唇形科药用植物叶表及腺毛的形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凤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67-9469
[目的]为利用叶表面和腺毛形态特征区分唇形科植物奠定基础。[方法]选取11种常见的唇形科药用植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其叶表面及腺毛的形态特征。[结果]叶表皮细胞表面覆有一层厚度适中的角质层,有不同程度的条状纹理。下表皮细胞小于上表皮细胞。叶表面有气孔、腺毛和非腺毛,且下表面的气孔、腺毛和非腺毛比上表面多。气孔呈圆形至椭圆形,副卫细胞表面的角质层常凸起呈苞片状,气孔周围有条状纹理,且常以气孔为中心呈放射状。非腺毛分枝或不分枝;基部的条状角质纹理呈放射状或纵横交错。腺毛呈盾状或头状,腺毛的形态、大小、密度和头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差别。[结论]该研究为唇形科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利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