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进修期间完成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大咯血文献报道不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内科治疗无效、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8例患者作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7~69岁。全部病例经胸部CT证实为支气管扩张,CT示病变分市于两肺者6例,一侧肺者2例。反复咯血史7d~40年,BAE术前出血3~12d,出血量20~1500ml/d,经抗感染、静滴脑垂体后叶素及普鲁卡因等止血药物无效。1.2方法栓塞操作参照文献[1]。本文以非离子型低渗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曲菌球病(曲菌球)的咯血特点,以利临床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1984年4月至2008年2月经病理确诊曲菌球26例,术前曾以咯血行止血治疗,随机选择曲菌球同期以咯血入院止血治疗的肺结核(结核)30例、干性支气管扩张症23例作为对照,对三种疾病的咯血症状、用止血药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曲菌球大量咯血者占69.23%(18/26),结核小量咯血为优势占73.33%(22/30),支气管扩张症大量咯血者为47.83%(11/2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曲菌球与支气管扩张症咯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菌球有6例使用5种以上促凝血药物药物,结核只有6例使用4种药物,支气管扩张症组最多为3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菌球使用脑垂体后叶素止血天数为81d,结核为21d,支气管扩张症为25d,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菌球具有咯血量大,持续时间长,且易反复,药物止血较为困难等特点,对提示临床早期诊断曲菌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CT非对称扫描模式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期间,35例临床疑似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进行CT非对称扫描,对比常规CT图像和非对称扫描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的显示。结果高分辨CT扫描模式能显示35例的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而常规CT图像只有8例(22.9%)能显示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结论非对称的CT扫描模式既能满足临床对肺部常规扫描,同时也能提供高分辨的扫描,大大提高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准确率,也避免了对肺部的反复扫描,减少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先行KUB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后行泌尿系CT平扫和三维重建。结果:KUB及超声怀疑输尿管结石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8例;KUB无异常而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患者经CT平扫加三维重建后诊断为泌尿系肿瘤压迫7例和输尿管结石12例。结论:64排螺旋CT在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诊断中具有快速、准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搜集我科1972年~1987年支气管扩张症61例,对其病因、临床、化验检查、X线诊断及支气管造影等作一分析。一、病例情况:本文61例均系经支气管造影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9例,女22例,男:女为1.77:1。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其中20~40岁占75.41%。病史: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小儿气管异物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例疑似气管异物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扫描喉部至膈面,分别于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进行观察。结果 12例患儿经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后均确诊存有气管异物,其中1例位于主气管,6例位于右侧主支气管,3例位于左下叶支气管,2例位于左主支气管;5例伴有肺部炎症,2例伴左肺阻塞性肺气肿,1例伴肺不张,另4例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结论多排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分辨率CT诊断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30例疑似诊断为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将诊断结果反馈临床医生,分析诊断的准确率。结果30例患儿中8例表现为马赛克灌注征,9例表现为伴单侧透明肺,6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7例管壁出现增厚。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确诊27例,诊断符合率90%。结论高分辨率CT对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确诊率较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对大咯血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89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随即行超选择出血动脉栓塞。结果经支气管动脉造影,89例中有87例显示出血部位,行支气管动脉分支栓塞后,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有5例由于再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结论大咯血急诊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床边纤支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床边纤支镜在危重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总结纤支镜对72例危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中的清理作用及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咯血等临床经验,比较操作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72例中有肺部感染4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其中40例痊愈或好转出院,有效率87.0%;肺不张20例,其中15例行纤支镜1次肺复张;引导经鼻气管插管4例均一次成功;顽固性大咯血2例经纤支镜局部应用冰盐水、肾上腺素及凝血酶,1例即时止血,1例明显减轻。共行床边纤支镜操作125例次,操作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比操作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床边纤支镜对危重患者的气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既可用于气道的清理、诊治肺不张,又可协助经鼻气管插管,还可谨慎用于顽固性大咯血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指征、治疗手段及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1-2005年以来外科治疗的27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死亡1例,死因为心肺功能衰竭。呼吸困难4例,1例经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给予吸痰及超声雾化吸入后缓解;支气管残端瘘3例。其余患者术后均长期生存,随访8个月至4.0 a均无临床复发症状。结论:对于肺结核瘤≥3 cm;肺结核空洞≥3 cm;毁损肺;肺结核并支气管扩张反复继发肺部感染致长期咳痰、咳血及低热等症状者;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难以排除肺癌等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肺功能衰竭及支气管残端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感染合并或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寻求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H IV感染合并或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胸片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H IV感染合并或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复杂,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咯血、体重下降、盗汗、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腹泻为主。胸片均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灶。经抗痨治疗,5例肺部病灶吸收好转(2例于抗痨5个月时自杀死亡),3例于确诊1个月内死于呼吸衰竭及全身衰竭。结论:有静脉吸毒史者应作H IV抗体及胸X线检查,H IV感染者还应做好结核病的相关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支气管灌洗术加敏感抗生素对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收治入院的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对照组予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灌洗术。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为(15.5±6.3)d,痰培养阳性率为72.9%;对照组有效率67.5%,平均住院时间为(26.4±7.8)d,痰培养阳性率为3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支气管分泌物并向感染支气管肺段内注入有效抗生素,是治疗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的高效、经济、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5 6例中央型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5 6例中央型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ADM(阿霉素)、MMC(丝裂霉素)、CDDP(顺铂)或CBP(卡铂) 1个月,然后进行剖胸探查术,行肺叶切除或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切除癌肿及纵膈淋巴结。结果:介入治疗1个月后,胸部CT影像学上癌肿缩小4 0 %~5 0 %者2 8例(5 0 .0 % ) ,缩小2 0 %~39%者2 0例(35 .7% ) ,缩小<2 0 %者8例(14 .3% )。对5 2例(92 .9% )行肺叶切除或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切除癌肿及纵膈淋巴结。术后并发胸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各1例。术后2 a生存率为75 .0 %。结论: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对中央型肺癌先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能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也能减少全肺切除,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78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的主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21.8%)、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18.0%)、气管和支气管异物(16.7%)、鼻后滴流综合征(12.8%),其中<1岁婴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以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为主(50.0%),其次为误吸奶汁(25%);1~3岁小儿慢性咳嗽病因以气管、支气管异物为主(35.7%),其次为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14.3%);>3岁儿童慢性咳嗽以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为主(36.84%),其次为鼻后滴流综合征(21.1%)。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根据年龄段不同而异,主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或哮喘、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后、气管和支气管异物、鼻后滴流综合征,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等能确定绝大多数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  相似文献   

15.
泽菲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泽菲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泽菲联合顺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32例患者化疗4周后经B超、CT检查提示:完全缓解为0、部份缓解17例、稳定8例、进展7例,有效率53.1%。化疗期间发生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者16例(占50.0%),腹泻者2例(占6.3%),血小板减少者10例(占31.3%),贫血、白细胞下降者20例(占62.5%),肝功能异常者5例(占15.6%),肾功能异常者4例(占12.5%),口腔炎3例(占9.3%),经对症治疗或处理后均恢复或好转。脱发者5例(占15.6%),其中出现Ⅲ度脱发者2例,均能坦然面对脱发反应。结论:泽菲联合顺铂化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但也应加强临床护理,严密观察毒副反应,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支气管动脉畸形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支气管动脉畸形导致咯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疗效较好。结论支气管动脉畸形不常见,确诊依靠支气管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目前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为急腹症、便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经结肠镜、全腹CT、腹部彩超、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的符合缺血性肠病临床特点的患者20例.结果5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他均行内科保守治疗;1例在手术后3 d因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伴有基础疾病且诊断不清的急腹症患者,应尽早行腹部螺旋CT、腹部彩超等无创性、患者依从性好的检查,以早期确诊,减少临床漏诊、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老年人住院的重要原因 ,护理质量的好坏 ,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我院自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 135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由于正确的治疗及精心护理 ,治愈率达 97.3%。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135例患者中男 95例 ,女 40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72± 2 .38)岁。全部病例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 ,其中胃溃疡 30例 ,十二指肠溃疡 10 5例。出血表现为单纯呕血 16例 ,单纯黑便 77例 ,呕血加黑便 42例 ,5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内科治疗及护理 ,132例出血停止 ,3例无效转外科手术 ,无 1例死亡。2 护理老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以下简称MS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肺结节行MSCT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验.结果 32例患者中17例为恶性肿瘤,穿刺确诊15例,与手术病理相符14例;15例良性病变,穿刺确诊15例.对恶性及良性病灶的灵敏度分别为88.24%和100%.结论 对肺部小结节病变,MSCT引导下经皮经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肺结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26.09%)、产后大出血4例(17.39%)、胎盘早剥3例(13.04%)、溶血尿毒症综合征3例(13.04%)、败血症2例(8.70%)、妊娠急性脂肪肝2例(8.70%)、特发性产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8.70%)、HELLP综合征1例(4.35%)。经治疗,23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4例,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产后急性肾衰竭发病有其特殊性,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及时终止妊娠,尽早血液净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