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台湾农会的发展状况和组织特征:台湾农会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公益社团法人,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集经济性、教育性、社会性、政治性4大功能于一体的经营事业,有别于商业性金融的农会信用部及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总结了台湾农会运行的基本经验:一是依法设立,按照法律规范运行;二是以金融业务为支柱的综合化经营;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整,运行高效;四是构建了独立的农业金融体系;五是政府与农会形成社会合作治理伙伴关系;六是大农委体制确保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极为有效.借鉴台湾农会经验,提出了发展适合大陆实际情况的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模式,政府在创建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模式中要承担企业家角色,以合作制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业金融体系,着力提高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绩效,通过立法引导建立社区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组织.  相似文献   

2.
台湾农会的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农会是一个农民的自治团体,其成立的宗旨是为了服务农民,改善农民的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台湾农会是一个集经济、教育、社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组织。虽然台湾农会宗旨上并没有涉及政治功能,但实际上由于台湾农会在农民中的广泛影响力、完善的组织结构及其信用部所掌握的巨大资金,使台湾农会成为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地方。在日据时代,日本殖民政府为了支持本国的工业生产,控制台湾农业,将农会变成了一个半官方性质的组织;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农会又沦为国民党维护其威权统治的工具;在台湾民主化过程中农会将成为代表台湾农民利益的重要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甘海燕 《广西农学报》2010,25(3):F0004-F0004
<正>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农业分团坚持"深化合作交流宝岛行"主题,广泛接触台湾农业各界人士,7月1~9日在台期间,先后拜访了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拜会台湾农学会、台湾省农会,走访台湾县乡基层农会和产销协会、台湾农业企业和农户等,对台湾的社会经济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使台湾相关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会组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阐述台湾农会的组织体系、治理结构、任务目标,分析了台湾地区通过农会组织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模式和机制,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当前农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农业管理体系应未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台湾台南市下营区农会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下营农会的发展与大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发现,目前中国大陆的农业合作社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因此中国大陆有必要深入分析台湾农会发展的情况,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更好的促进中国大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台湾省农会简介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王培志近40年来,台湾省农业由传统的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向多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其中,台湾的农会组织对台湾省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农会的宗旨和产生台湾农会历史悠久,早在1900...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农业堪称国际一流现代农业的样本。较之湖南省的农业农村管理,台湾农会在服务理念、治理机制、安全管理、科技教育等方面有不少经验值得学习借鉴。1人本的服务理念台湾农会的服务宗旨是:农有、农治、农享,简单明了。服务问题,核心是利益问题。台湾农会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虽然与我们倡导的宗旨说法有所不同,但其要义确实闪烁着全心全意服务的光芒。其服务的领域,由过去单纯的农业生产服务,逐步扩大到农民生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农会金融事业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强在我国台湾省的农业发展中,农民团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团体包括农会、渔会、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农田水利会。目前,农会有305个单位,渔会40个,农业合作社场410个,农田水利会17个。其中以农会及渔会最...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业探索》2012,(4):10+13+37+48
<正>两岸农业合作推动高雄市农业转型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高雄市县合并后,高雄市县农会经过一年多的协调整合,高雄县农会改名为"高雄市农会",而高雄市农会更名"高雄地区农会",改名后的高雄市农会与大陆超大现代农业集团合作,肩负两岸农业合作重责。高雄市农业局指出,改名后的高雄市农会,除原县农会的24个地区农会外,再加小港农会,未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台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分析了台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以农会为执行主体的机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提出了借鉴台湾经验,积极推动福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