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前正是代料袋栽黑木耳的出耳期,受今年早春低温气候影响,代料袋栽黑木耳=菌袋下地晚,如果出耳期管理跟不上,黑木耳就不能在7月初采收,导致黑木耳质量差,市场价格低,栽培户的经济效益下滑.下面就根据今年特殊气候条件介绍黑木耳出耳期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邹莉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成功研发出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改变了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的传统生产方式。据了解,传统地栽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黑木耳收获后就停止管理,菌袋也失去利用价值。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涉及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处理方法,特征在于采用袋栽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又称光木耳。利用多种农、林副产品作代料栽培黑木耳是继段木栽培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各地利用代料栽培黑木耳的方法有“块栽法”“、袋栽法”和“瓶栽法”三种。其中以“袋栽法”为普遍。但“袋栽法”用于光木耳则常因杂菌为害而导致减产。为此,近年来我们研究推广了光木耳瓶栽技术,对解决代料栽培光木耳的杂菌为害问题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特别在豫南稻区,以稻草为主料栽培光木耳,只有采用“瓶栽法”才能保证成功。一栽培季节光木耳属中温偏低型菌,在豫南气候条件下,适宜出耳期在9月中旬至翌年5月下旬,最佳出耳期为秋季的9…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仿野生袋栽是把传统代料栽培生产工艺与段木栽培露天出耳方式有效的结合,不仅节省了塑料大棚投资,而且结合微喷技术,模拟自然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增产创优效果好,较传统代料栽培的产品产量提高10%、售价提高2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我市的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万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克,当年收黑木耳2.8万千克,收入达120万元。一位农民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千克以上,纯收入达1.2万元。现将袋栽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黔东南州发展黑木耳产业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袋栽黑木耳在15.0~18.5℃时,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可一年四季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作为一种优质的食药用菌,在我国栽培广泛。近年来随着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快速发展,既满足了黑木耳的市场供应,又保护了森林生态健康。本文全面介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经验,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栽培料配方及栽培袋制备、接种及发菌管理、划口催耳、出耳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黑木耳枯落叶袋栽技术,包括菌种的选择,枯落叶种类的选择及处理,栽培料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装袋、灭菌与接菌,出耳管理,采收等内容,以期为黑木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出耳期栽培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管理不当,轻者会造成减产,重者甚至绝收。在此期间,尤其要注意主要病害的防治工作,否则会导致黑木耳质量差,市场价格低,栽培户的经济效益下滑。  相似文献   

10.
地栽黑木耳又叫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根据黑木耳的生活习性,以木屑、豆秸等为原材料,混料后装入塑料袋,经过灭菌、接种(母种)、培养等步骤,将接种后的菌袋摆放在田间大地或者果树林下等待出耳,它是近几年新兴起的黑木耳代用料、园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硬杂木屑、玉米芯与稻草等进行黑木耳代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硬杂木屑+20%玉米芯+18.5%稻草为主料的组合及40%硬杂木+38.5%玉米芯为主料组合污染率低,平均产量达44.9g/袋和41.4g/袋。同时划口出耳产量达45.9g/袋,扎眼出耳产量达39.6g/袋,扎眼出耳可作为优质黑木耳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因此,成为黑木耳生产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就菇农提出的几个问题,作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袋栽,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出耳阶段),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最终关系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黔东南州黑木耳的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气候依据,以黑木耳为试材,黔东南州16县市1988—2017年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观测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指标,分析露地袋栽黑木耳生长的气候条件,探讨露地袋栽黑木耳在黔东南州的生长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15.0~18.5℃时,袋栽黑木耳完成催芽需要14d;袋栽黑木耳出耳阶段适宜气温为15~25℃,20℃左右时生长最快,适宜相对湿度80%以上,适当光照,品质更好;黔东南袋栽黑木耳温度、湿度条件优越,最适宜时间是春季和秋季,海拔560m以上地区冬季有15~40d的低温不适宜期,835m以下地区夏季存在20~100d高温不适宜期。湿度条件好,在黑木耳生长期内,根据天气适当浇水即可满足黑木耳生长的需求。温度满足条件下,黔东南州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生产黑木耳,实现不同地区错季栽培、四季供应。  相似文献   

15.
袋栽黑木耳生产中杂菌污染及流耳问题直接影响广大菇农的经济效益.分析了袋栽黑木耳杂菌污染及流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年预备试验、二年的正式试验,从目前黑河地区椴木栽培应用的黑木耳菌种中筛选出菌丝发育好、抗杂能力强、产量高适宜代料地栽的黑木耳菌种,对现有的栽培料的配比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纬寒地代料地栽黑木耳技术的关键是,提高作菌技术降低污染率,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控制污染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黑木耳加长袋全年栽培技术,包括原料和品种选择、菌种配方、菌种制作及发酵、下地后管理、出耳期管理、采收及后续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黑木耳加长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时空系列     
6月中旬,河北省辛集市农业局食用菌生产基地10万袋液体菌种地栽黑木耳开始采收,那一袋袋一朵朵沉甸甸黑油油的黑木耳,吸引当地群众涌来观看。据初步测定,黑木耳每袋单产干耳在45克左右,其中最好的袋单产为67克干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黑木耳袋料栽培工艺中的困菌出耳技术误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该误区现状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科学袋栽黑木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加大了管理难度,黑木耳露天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后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该文从生产制袋、接种、灭菌、发菌管理和出耳管理系统总结了黑木耳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