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稻瘟灵与三乙膦酸铝混合防治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的5种不同配比混合液对稻瘟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混合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三乙膦酸铝:稻瘟灵=1:1混合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该配比混合液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03.92和190.24.40%三乙膦酸铝WP:40%稻瘟灵WP溴菌腈=1:1混合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 g/L药液处理2次后对穗瘟的防治效果达87.20%,比40%三乙膦酸铝WP药液2.86g/L和40%稻瘟灵WP药液1.25 g/L处理2次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14.40%和12.28%.  相似文献   

2.
百菌清烟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适合温室用百菌清烟剂的研制和应用。经筛选。确定百菌清烟剂以百菌清和硫磺为主剂.其含量分别为10%和5%。制定了测定烟剂自燃温度、成烟率、热贮分解和防潮性能的方法。通过测定、百菌清烟剂的自燃温度为162.7℃:成烟率82.03%;热贮分解率7.7%;吸潮率(34±0.5)℃.14d)2.53%。经田间小区试验证明.该烟剂对黄瓜双霉病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对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在40%以上。与对照相比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3.
稻瘟灵与三乙膦酸铝混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法测定了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5种不同质量配比混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质量配比的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混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三乙膦酸铝与稻瘟灵质量比为1∶1混剂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03.92和190.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40%三乙膦酸铝WP与40%稻瘟灵WP质量比为1∶1的混剂(1 g.L-1)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达87.20%,分别比40%三乙膦酸铝WP(2.86 g.L-1)和40%稻瘟灵WP(1.25 g.L-1)单用的防治效果提高14.40%和12.28%。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黄原酸盐法,测定了甲代混剂中的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含量,并进行了热贮热定性一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99.36%-100.06%)和精确度(Sx=0.29,0.57,CV=0.78%,0.67%)符合要求。样品热贮后代森锰锌单剂热稳定性较差,相对分解率为14.01%;甲基硫菌灵热稳定性良好,相对分解率为0.56%,甲代混剂热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相对分离率 为8.  相似文献   

5.
乙·氰水悬乳剂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六种色谱柱进行了选择,发现3%OV-17,3%OY-101和5%Apiezon三种填充柱分别在柱温185℃、175℃和195℃,检测温200℃、195℃和220℃条件下均能够对40%乙·氰水悬乳剂中的乙草胺、氰草津同时进行检测。在制剂中分别加入稳定剂或调节pH值都可以减少氰草津热贮后的分解率。对乙氰水悬乳剂中的两种有效成分的悬浮率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黄原酸盐法,测定了热贮前后乙代混剂中代森锰锌含量的变化;同时还测定了乙代混剂水溶液中代森锰的相对分解率,并探讨了温度和放置时间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就40%戊唑醇·多菌灵悬浮剂配方进行了研究,对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及消泡剂等进行了筛选试验,确定了较优配方:戊唑醇30%,多菌灵10%,TERSPERSE2208 4.5%,硅酸镁铝0.9%,尿素3.5%,TanaformS 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配方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冷贮和热贮稳定性合格,无明显分层现象,流动性良好,悬浮率>90%,有效成分分解率<1%,各项指标均符合水悬浮剂要求.  相似文献   

8.
小区试验每公顷用霜霉威盐酸盐,有效成分600克、800克、1000克,发病初期叶面喷雾,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69.9%~82.3%,显著优于三乙膦酸铝,每公顷有效成分2250克。大面积示范每公顷用霜霉威盐酸盐有效成分800克,防效达79.6%,增收黄瓜44940千克。  相似文献   

9.
5种杀菌剂对湖南省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5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的毒力,为田间有效防治稻瘟病及商品化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商品化杀菌剂对湖南省稻瘟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商品化杀菌剂春雷霉素、多菌灵、三乙膦酸铝、异稻瘟净、稻瘟酰胺的EC50值分别为10.78、181.72、167.83、46.72和7.19 mg/L。春雷霉素、多菌灵、三乙膦酸铝、稻瘟酰胺的毒力指数分别为433.40、25.71、27.84和649.79。[结论]稻瘟酰胺对稻瘟病菌的毒力最强,优于春雷霉素、多菌灵和三乙膦酸铝。  相似文献   

10.
雏鸡分别于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第0、7、14、21天,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IgA、IgG、IgM相对含量的动态变化,观察益生菌能否增强ND疫苗的局部黏膜体液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益生菌协同ND疫苗组雏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体液IgA、IgG、IgM相对含量分别在免疫后14 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D疫苗单独免疫组雏鸡(P<0.05).可见,益生菌能够提高ND疫苗的局部黏膜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文中报道了关于稻叶瘟病斑田间产孢若干问题的初步定量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扩展型、中间型、停滞型病斑的产孢潜能比值约为100:30~40:5;病斑日龄(x)与病斑产孢潜能(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y=1.04-|ln(0.5x+1.8)-1.57|,气温(t)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令x=4×(t-10),则y=sin(0.317857x+0.008125x~2+0.000067x~3);空气相对湿度(x)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表达为y=-1004+11.04x(x≥91%);依据保温保温时间(x)来推算叶温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计算式为:y=-12.96+4.42x(24>x>4)。上述研究结果为组建以田间病斑产孢为重要子模型的稻叶瘟流行模拟模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黄原酸盐法测定了代森锰锌及ND—901混剂中代森锰锌的含量。同时,完善了文献上的方法并对测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区杨柴林,沙柳林沙地水文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毛乌素沙地中广泛分布的两个人工林--杨柴林和沙柳林,通过采用土壤物理分析测定法,研究了其沙地的颗料组成状况和水文常数。结果表明:受颗粒组成状史的影响,杨柴林沙地的最大吸湿量为:上层(0 ̄150cm深)0.776%,下层(150 ̄200cm深)1.504%,田间持水量为3.412 ̄4.381%,凋萎湿度为0.781%(植物为杨柴);沙柳林沙地迎风坡、丘顶和背风坡的最大吸湿量为:上层0.796  相似文献   

14.
于甜菜叶丛繁茂期,喷施质量分数为1×10~(-4)~3×10~(-4)多效唑液可有效地控制植株地上部生长,降低茎叶产量与生物产量,但却增加了块根产量与含糖率。这表明多效唑具有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部运输的作用,块根增产5.6%~10.3%,糖度提高0.4°~0.8°。公顷产糖量增加8%~14.8%。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棚番茄产量,防止大棚番茄落花落果,应用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座果灵(2,4—二氯苯氧乙酸)各30mg/kg,50mg/kg二种浓度,对大棚番茄的花序用喉头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效果显著,既能增加果实膨大速度,提前8天上市,又可增加产量,特别是对早期产量有很大提高,30mg/kg番茄灵增产效果明显地高于座果灵,而番茄灵、座果灵又明显地高于对照86.2%和55.8%。  相似文献   

16.
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ND-01是一株分离、筛选自新疆酸马奶中的乳酸菌,并且在发酵牛乳的过程中能产生较高的ACE-Ⅰ抑制活性和γ-氨基丁酸。实验通过对L.helveticus ND-01培养基的组分进行优化,从而得出L.helveticus ND-01优化培养基配方为:乳糖25 g/L,大豆蛋白胨14.1 g/L,酵母粉14.1 g/L,醋酸钠15.3 g/L,柠檬酸纳6.5 g/L,K2HPO42.2 g/L,MgSO4.7H2O 2 g/L,MnSO4.5H2O 25 mg/L,吐温-80 1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750 mg/L,维生素B9(VB9)20 mg/L。L.helveticus ND-01在此培养基中经42℃,18 h培养,其活菌数可达到4.2×10^8cfu/mL,比MRS中(8.2×10^7cfu/mL)提高近5倍。将此优化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在5 L发酵罐中,经优化发酵条件,其活菌数可达到3.1×10^9cfu/mL,发酵液离心收集菌体,加入保护剂,冷冻干燥后活菌数可达到2.5×10^10cfu/g。冻干菌粉经90 d的低温贮藏,其存活率为81.20%。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葫芦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测定方法、离体培养条件、短期贮藏方法以及不同时间的花粉生活力强度。结果显示:TTC染色法的测定值与离体培养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是一种快捷、准确测定西葫芦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方法。培养基15%蔗糖+100mg/L硼酸+300mg/LCa(NO3)2.4H2O+200mg/L MgSO4.7H2O+100mg/L KNO3,适宜西葫芦花粉离体萌发,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为60.602%,0℃黑暗干燥或4℃黑暗干燥贮藏花粉,生活力保持最好,均在70.000%以上,且散粉情况较好;人工授粉最好在上午10:00之前完成,最佳授粉时间为6:00-8:00,此时种子的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消解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铬酸钾为氧化剂,选用油浴、磷酸浴、电沙浴、微波消解加热消解土壤有机质,比较有机质测得量。结果表明:微波法有机碳氧化率最高,精密度和准确度最高,平行测定RSD为0.42%~0.69%。磷酸浴法氧化率高,准确度与精密度高,平行测定RSD为0.43%~0.70%。磷酸浴法温度稳定,易于控制,简单,安全,环保。微波法和磷酸浴法试验结果相对误差为+0.61%~+1.39%,可以作为实验室分析土壤有机质的标准加热消解方法。油浴法与沙浴法氧化率较低,试验误差大。油浴法温度不易控制,存在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明确适用于韭菜种子贮存的超干方法。通过设置对照、冷冻超干、硅胶超干5、0℃加温超干等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韭菜种子超干贮存的影响。加温处理贮存初期韭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苗长与冷冻处理、硅胶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的差异。50℃加温、冷冻干燥及硅胶干燥等处理在40、20℃条件下经0~98个月贮存后,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无不良影响。不同贮存条件对韭菜苗长的影响比对发芽率的影响早。50℃加温干燥处理经过长达98个月的超干贮存,韭菜苗长与冷冻干燥等方法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50℃加温超干是一种比较经济易行的干燥方法,贮存的韭菜种子寿命可保持到8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用普通透明地膜,黑膜,银膜,3#药膜,4#药膜,8#药膜覆盖地面,及用普通与带孔聚乙烯塑料薄膜作小拱棚栽培草莓。结果表明,小拱棚栽培草莓,果实成熟期比地膜与露地栽培早8-17d,且产量高。在小拱棚中,带孔棚对温温调节能力较强,可以节省劳力。种类地膜处理均能提高并保持地温,减少果实污染,除黑膜外产量均有提高。其中以8#药膜和银膜效果最好,普通地膜在草莓生长期内膜下杂草较多。各类药膜对草莓叶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