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接枝改性化纤织物,可增加其服饰的舒适度。研究了以100%聚乙烯醇缩水甘油醚(PVAGE)作为交联剂,在碱减量腈纶织物表面接枝丝素蛋白的工艺及接枝率对服用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研究接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PVAGE质量浓度27.62 g/L,接枝温度100℃,接枝时间20 min,丝素蛋白质量浓度2.0 g/L。对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接枝后的碱减量腈纶织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丝素蛋白已接枝到织物上,并有β-折叠结构产生。随着接枝率的升高,织物的白度基本没有变化,回潮率有较大幅度增加,抗静电性能也大幅度提高,但抗褶皱弹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微球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包裹或吸附药物而制成的微小球状实体,粒径范围一般为1~500μm。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理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手术缝合线、人工皮肤、组织工程材料、细胞培养基、药物缓释载体等。以丝素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丝素微球,具有比表面积大、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研究。本文介绍了丝素蛋白缓释微球的研究现状,并对丝素微球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天然丝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制备纳米丝素颗粒作为药物缓释载体。通过磷酸盐缓冲液及乙醇综合处理1 mg/mL丝素蛋白溶液得到颗粒直径比较均匀的纳米级丝素颗粒。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丝素蛋白在p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用下其链状胶束结构发生聚集而将药物包裹,自组装形成规则的直径为200~600 nm的球形颗粒,完成与药物的结合,即药物的搭载。在pH 8.0的缓冲液中,单纯柳氮磺吡啶(SASP)药物粉末在1 h左右即将药量的90%释放出来,而加入纳米丝素蛋白的丝素载体药物2 h释放出约60%的药物量,使达到最高药物浓度的时间比单纯药物粉末延长,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有利于机体对药物的有效吸收利用。将丝素载体药物用于治疗人工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果丝素载体药物治疗组小鼠6~12 h血液药物浓度和结肠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降低幅度要低于单纯SASP药物治疗组小鼠,证实了纳米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载药、释药功能。  相似文献   

4.
将制备的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植入兔耳皮下进行体内降解试验,评价丝素支架材料的降解规律以及生物相容性。对植入丝素支架材料的兔耳进行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肉眼外观观察发现植入丝素支架材料部位的皮肤无明显红肿,经过28周左右皮下材料植入部位的突起逐渐消失;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该丝素支架材料引起的组织反应较弱;扫描电子显微镜在28周时只观察到将近消失的丝素支架材料种植腔,表明材料已基本降解。相比之下28周时丝素膜仍完好,无明显降解。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致孔新型丝素支架材料有望开发为一种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可降解吸收性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被广泛地用于生物材料。本研究以废蚕茧为原料,通过脱胶、溶解、透析、浓缩等步骤制备了丝素蛋白溶液,再用木瓜蛋白酶降解丝素蛋白,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丝素蛋白多肽的鉴定,探讨pH、温度及酶活等因素对木瓜蛋白酶降解丝素蛋白影响。结果表明:在pH8~9、温度60~70℃,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为20~25 U时丝素蛋白水解效果较好,酶的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本研究为开发丝素蛋白在食品、化妆品中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被深入研究。丝素蛋白材料形态易塑,生物相容性良好,生物降解性可控且降解产物无毒,因此是理想的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丝素膜、丝素凝胶、丝素纳米纤维和丝素微球等不同类型的药物载体,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在软组织相容性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田莉  闵思佳  朱良均 《蚕业科学》2005,31(2):187-190
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而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软组织相容性材料制作有着广阔的前景。简要介绍了丝素蛋白应用于手术缝合线、隐形眼镜、人工血管、创面覆盖物、硬脑膜修补材料、细胞培养基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5年~ 2 0 0 0年初 ,用中草药治疗传染性支气管炎患鸡 50余万只 ,治愈率达 98%以上。且发病早期投药 ,治疗效果较好 ,当患鸡数占鸡群 10 %左右时 ,使用本法 ,可在 2~ 3d控制病情。1 药方川贝母 150 g、栀子 2 0 0 g、桔梗 10 0 g、桑皮 2 50g、紫菀 30 0 g、石膏 150 g、板蓝根 4 0 0 g、瓜蒌 2 0 0 g、麻黄 2 50 g、山豆根 2 0 0 g、金银花 10 0 g、黄芪 50 0 g、甘草 10 0 g(粉碎 )。该方为 10 0 0只产蛋鸡 1次用量 ,加水煎服 3~ 4次后 ,药渣拌料喂鸡 ,2剂可治愈。 70日龄蛋鸡用 1/ 2量、30日龄为 1/ 4量2 病例例 1  1998…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9,(18):20-24
研究旨在了解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微生物污染情况。随机抽取生产及使用环节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及标示有微生物成分或酶制剂成分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270批,依据现行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霉菌总数、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生物饲料添加剂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1.85%;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3.33%,超标率为21.11%,检出水平为<10~10~5CFU/g;霉菌的检出率为42.22%,超标率为8.89%,检出水平为<10~10~6CFU/g;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39.56%,超标率为4.44%,检出水平为<10~10~7CFU/g。结果显示,生物饲料添加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有必要对该类产品进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0.
丝素蛋白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生物医学材料,丝素蛋白抗凝血材料的研究就是其中较为活跃的新兴领域。文章综述了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硫酸化丝素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改性丝素的抗凝血效果及抗凝血原理,对改性丝素抗凝血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环丙沙星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环丙沙星及对照药物对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其中环丙沙星的抗支原体活性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0.01μg/ml。通过给18头健康猪气管内接种含有猪肺炎支原体的病肺悬液,复制具有典型症状的猪支原体性肺炎疾病模型,并进行环丙沙星2.5、5.0mg/kg肌注给药对实验性猪支原体性肺炎的疗效实验及血浆药物浓度监测,两组治愈率分别为83.3%(5/6)和100%(6/6)。治疗组多剂量给药期间,第1、3、5、7、9次给药后0.5及6h的血浆药物浓度,在2.5mg/kg剂量组平均为0.41μg/ml和0.17μg/ml,5.0mg/kg剂量组平均为0.71μg/ml和0.28μg/ml。两剂量组环丙沙星均无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12.
膨化处理对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螺杆转速为300r/min,模口直径为4Φ8的干法膨化机,在膨化腔指示温度为90度,110度,120度,130度和140度时膨化大豆,研究膨化处理对全脂大豆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膨化大豆产品中水分随膨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140度膨化处理大豆中粗脂肪和赖氨酸含量下降。(2)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脲酶活性随膨化温度的升高呈对数下降,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二者对热的敏感性不同,凝集素对热的敏感性高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脲酶活性,蛋白质溶解度在膨化温度超过130度时下降迅速。(3)110-130度膨化处理大豆中脲酶活性为0.38-0.06Δp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为 14.85-5.59mg/g,失活69%-88%,凝集素为0.72-0.00mg/g, 蛋白质溶解度为82.50%-71.58%,时,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氮代谢率与豆饼对照组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膨化温度升高或降低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氮代谢率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二氢吡啶对雏鸡血清甲状腺素和皮质醇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求二氢吡啶促雏鸡生长发育的机理,试验分两批进行。(1)选用28日龄海赛克斯父母代母雏250只,随机分为5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二氢吡啶。饲养试验表明二氢吡啶可促进雏鸡的生长,且以150mg/kg组促生长作用最佳,添加饲喂到61d时,体重比对照组提高7.68%(P<0.01),血清中T  相似文献   

14.
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配比的纳米TiO2加入到丝素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得到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及溶失率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丝素多孔材料的内部孔为不规则的多角形,且孔与孔相互贯通,平均孔径为22~68μm,孔隙率为85%~92%;随着纳米TiO2加入量的增大,丝素蛋白的结晶结构从silkⅠ向silkⅡ构象转变,在水中的溶失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体脂重分配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48头20~65 kg生长猪和60头60~95 kg肥育猪(Duroc×Landrace×Yorkshire)饲养、屠宰试验和有关生化指标分析,探讨了甜菜碱对生长肥育猪皮下脂肪沉积、胴体脂肪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48头生长猪和60头肥育猪分别分成对照和试验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含3个重复,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1000 mg/kg和1500 mg/kg甜菜碱的饲粮。结果表明添加甜菜碱,提高了生长猪的日增重13.20%(P<0.05),降低了料重比7.93%(P<0.05);分别降低生长猪和肥育猪的背膘厚14.82%(P<0.05)和14.93%(P<0.05)、脂肪率5.76%(P>0.05)和11.51%(P<0.05);分别提高背最长肌肌内粗脂肪含量36.00%(P<0.05)和17.66%(P<0.05)。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甜菜碱分别提高生长猪和肥育猪脂肪酶活性10.49%(P<0.05)和7.50%(P=0.06),分别提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20.16%(P<0.05)和13.43%(P<0.05),显示甜菜碱加强了猪体脂动员。进一步研究表明,饲喂甜菜碱的生长猪和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含量分别提高了20.68%(P<0.05)和23.53%(P<0.05),肥育猪背最长肌中酸不溶肉碱含量以及酸不溶肉碱和游离肉碱比例分别提高了48.59%(P<0.01)和38.24%(P<0.01),结果揭示甜菜碱似通过提供肉碱合成所必需的甲基以提高生长肥育猪肝脏游离肉碱的含量,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肌肉线粒体进行β-氧化,在减少体脂(主要是皮下脂肪)同时,适度增加肌肉脂肪含量,从而发挥着重新分配体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波尔半血种公羊改良仁寿山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波尔山羊(Boer)半血公羊对仁寿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对其生长发育进行系统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杂交后代公羊初生重、二月龄、四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十月龄、周岁及成年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公羊提高了20.56%、17.34%、22.87%、25.26%、24.41%、23、89%、22.95%、19.79%,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至8月龄平均日增重达到93.08g,比同龄仁寿本地公羊提高了18.54g/d。杂交后代母羊的初生重、二月龄、四月龄、六月龄、八月龄、周岁及成年体重分别比同龄仁寿本地母羊提高了21.18%、21.35%、22.68%、24.21%、23.30%、22.80%、21.84%、18.48%,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至八月龄平均日增重达84.33g,比同龄仁寿本地母羊提高了16.08g/d,杂交后代公羊、母羊体尺也分别高于同龄仁寿本地公羊、母羊。并通过对杂交后代羊的适应性等方面研究表明:杂交后代羊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极易饲养。由此可见:杂交后代羊生长发育效果显著提高,八月龄便 达到出栏屠宰体重,缩短了肉羊上市的饲养期,节约了饲养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研究表明,在纯种波尔山羊公羊较少、且价格昂贵的情况下,可利用波尔山羊半血种公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进口FSH超排12月龄的波尔母山羊6只,获卵83枚 ,只均13.8枚,获可用胚74枚,最高一只19枚,只均12.33枚。共移植奶山羊受体37只,两 个情期不返情27只,情期不返情率72.97%。35~40 d用B超探测仪检查怀孕结果(以观 察到胎儿为准),实际怀孕22只,移植妊娠率59.46%,其中移植双胚的妊娠率66.67%,单胚 的妊娠率50.00%。  相似文献   

18.
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的体外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丝素蛋白膜的生物活性功能,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并在人体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BF)中进行了体外降解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具有较好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22~53μm和86%~92%;降解20 d后,孔洞界限逐渐被破坏,复合多孔膜的失重率增大到35%以上;降解后多孔膜的结晶度有大于降解前的趋势;在多孔膜的内壁有羟基磷灰石的生成,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据此认为,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纳米TiO2/丝素蛋白多孔膜,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软骨替代材料或创面涂敷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中华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的药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对自然发病的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EFB)的病原蜂房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着重对蜂房蜜蜂球菌的敏感药物进行了筛选研究,研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临床常规用于蜂病防治的抗生素的研究,第二层: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的研究,第三层,应用均匀设计原理进行中草药配方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拟对EFB防治药物的更新换代和“绿色蜂药~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