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扁桃流胶病主要为害枝干,导致树势衰弱,产量锐减,甚至树体死亡,严重制约着扁桃产业的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5—2007年,我们对山东省扁桃主栽区扁桃流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报道如下。(1)发生特点扁桃流胶病按流胶部位可分为皮孔流胶和伤口流胶,按发病部位可分为枝干流胶和果实流胶,按病因又可分为非侵染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非侵染性流胶由于冻害、日灼、雹灾、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机械损伤、栽植过深、土壤粘重、结果过多、虫害、树体生理失调而引起,伤口是流胶的主要原因。侵染性流胶由于…  相似文献   

2.
1.1 生产因素 树体损伤、土壤黏重、冻伤、雹伤、日灼、机械损伤、夏季修剪过重、药害、氮肥过多、水分过多或过少、结果过多均能引起流胶,而树体上的伤口是导致流胶的主要原因。一般4~10月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果树流胶病,也称疣皮病。是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尤以桃最为严重。该病不但危害枝干,也危害果实。果树一旦患上此病便开始流胶,造成树皮和木质部腐烂,使树势衰弱,影响果实品质,缩短果树寿命,严重可导致毁园。1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果树的主杆和枝条上,基部重于枝条。果实因虫害或创伤也可感染引起流胶。树干发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琥珀色胶液,经阳光照射逐渐变为茶褐  相似文献   

4.
流胶是桃树枝干的一种重要病害,桃树受害以后,树势日趋衰弱,树体早衰,影响丰产,已成为当前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1流胶病的种类、表现症状和发生规律1.1非侵染性流胶病霜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土壤酸性太强、树冠郁闭、结果过多、连作、药害等原因,都能引起桃树流胶,而树体上的伤口,是引起桃树流胶的主要原因。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受害。开始时病部膨胀,随即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  相似文献   

5.
1 病因1.1 树体损伤 土壤黏重、冻伤、雹伤、日灼、机械损伤、夏季修剪过重、农药药害、氮肥过多、水分过多或过少,结果过多均能引起流胶,而树体上的伤口是导致流胶的主要原因。一般4~10月份发生,树龄大的发病重,在一棵树上,不同部位发病轻重不同、下部比上部发病重,外围枝干比内部枝干重,斜平生的枝干  相似文献   

6.
桃树流胶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贵 《浙江柑橘》2001,18(2):44-45
近几年来由于桃树流胶病发生严重,致使桃树结果寿命缩短,产量及品质下降。为控制流胶病的危害,先后到山上、丘陵山地、沿江滩涂的桃园调查观察,并摸索出了桃树产生流胶的一些基本规律及综防措施,现概述如下,供参考。1桃树产生流胶的原因1.1氮肥使用过多桃是喜钾果树,多施磷、钾肥不仅能促进早熟,而且能使皮层组织充实坚韧、枝干粗壮。由于很多桃农贪图省工省力,桃树施肥往往是氨水浇浇,尿素地面撒施,使枝干皮层组织宽松、枝梢细弱徒长,造成表皮容易开裂流胶,幼果也极易溢胶。1.2久旱逢甘雨夏季长期干旱后遇大雨或暴雨,…  相似文献   

7.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原因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发生原因1 1 非侵染性流胶病 霜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土壤酸性太强、树冠郁闭、结果过多、连作、药害等原因 ,都能引起桃树流胶 ,而树体上的伤口 ,是引起桃树流胶的主要原因。一般在 4~ 10月份发生 ,特别是长期干旱后逢暴雨 ,流胶病有加重趋势 ,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 ,幼龄树发病轻。1 2 侵染性流胶病 桃树受真菌侵染后也会发生流胶 ,如多主葡萄壳菌、大茎点属真菌等均可造成流胶。该病一年有 2次发病高峰 ,分别在 5月上旬至 6月上旬和 8月上旬至 9月中旬 ,到 9月下旬以后就不再侵染为…  相似文献   

8.
真菌感染性果树流胶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胶病是蔷薇科、芸香科等果树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之一。流胶病影响到植物的输导组织,使树势逐渐衰落,直接影响果树的产量。流胶病分非感染性流胶与真菌感染性流胶。该研究对真菌感染性流胶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防治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流胶病的病原菌识别及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非侵染性流胶病 由霜害、冻害、雹害、病虫害,水分过多或不足等因素引起,施肥不当、修剪过度、结果过多、栽植过深、土质黏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有利于病害发生。桃园栽培管理正常、树势健壮、病虫害少,流胶则轻。幼龄树发病较轻,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蝽象危害是果实流胶的主要原因,主干和枝条受害之初,病部稍肿胀,早春树胶开始流动时,从患处开始流出半透明乳白色的树脂,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1病因 1.1树体损伤土壤黏重、冻伤、雹伤、日灼、机械损伤、夏季修剪过重、农药药害、氮肥过多、水分过多或过少,结果过多均能引起流胶,而树体上的伤口是导致流胶的主要原因.一般4~10月份发生,树龄大的发病重,在一棵树上,不同部位发病轻重不同、下部比上部发病重,外围枝干比内部枝干重,斜平生的枝干比下一面重,且树干分杈的杈口易得此病.  相似文献   

11.
李婉  张三喜  张爽  许鹏  冯玉侠 《河北果树》2007,(3):21-21,24
1主要病害1.1油桃流胶病油桃流胶病又叫桃树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有时当年生嫩枝也可发生。早春芽萌动时,树干伤口、裂口处流出乳白色半透明胶状黏液,尤其大雨后易出现流胶现象。有的在新梢芽腋处,有的在枝条皮孔处流出树胶,树胶渐变黄褐色或半透明琥珀色。果实上的伤口处亦发生流胶。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的食用价值。霜害、冻害、病虫害、冰雹及机械伤害等造成伤口,易引起流胶。栽培管理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壤黏重等原因,引起树体生理失调,也易导致流胶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桃树流胶病是果树栽培中常见的枝干病害,主要在主干及骨干枝上发病。流胶病可使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严重的甚至枯死。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果皮硬化甚至开裂。食用品质严重下降。除桃树外其他核果类树如杏、李、樱桃等也有流胶病。当果树发生了流胶病,应及早防治。结合多年观察研究和防治试验,现将桃树流胶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核果类桃、杏、李、樱桃等果树枝干发生流胶病较为普遍.流胶严重时容易引起树体衰弱,感染腐烂病,死树.  相似文献   

14.
冬刮流胶夏结好果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成龄果树的主于及桠杈处最易发生流胶病,流出的胶先为淡黄色透明体,凝结后逐变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腐生其它杂菌,树势日衰,叶小而黄,严重时枝干枯死。在果树休眠期,可采取刮胶法防治流胶病。在冬季雨雪...  相似文献   

15.
果树流胶病是一种普遍发生在核果类果树上的病害。发病时,枝干流胶,轻者导致枝干或整株树长势衰弱,重者可使整枝、整树死亡。因此,必须科学防治,而且要做到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16.
林尤剑  胡翠凤 《福建果树》1994,(3):30-30,34
福建桃树流胶病病原鉴定初报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林尤剑,胡翠凤,高日霞桃是福建省主要果树之一,全省栽培面积逾五.7万多公顷。福建桃树流胶病发生为害严重。据调查,全省各地普遍发生,受害植株枝干树皮坏死、开裂、形成溃疡,大量流胶,引致树势逐渐衰弱,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流胶是核果类桃、杏、李等普遍发生的病害,在苹果园也时有发生。在生产实际中,防治该病以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为主,化防为辅。针对不同果树流胶病的发生症状及规律,提出适合泾阳本地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流胶病是樱桃树常见的病害之一,树体发生流胶后,树势开始衰弱,叶片变小,严重时枝干枯死,危害十分严重。1 流胶病的特征及危害 流胶发生的主要时期在4~10月。4月下旬开始流胶,6~8月为流胶盛期,10月下旬停止流胶。流胶病的病理过程发生在木质部,多在枝干伤口处及枝杈夹皮死组  相似文献   

19.
赵龙龙  张未仲 《果农之友》2021,(4):43-44,48
蔷薇科果树锈病主要由山田胶锈菌和梨胶锈菌两种类型的病原菌引起,近几年,在果树产区普遍发生且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果树生产带来明显影响,轻者减产,重者毁树。由于锈病具有转主、发病早、隐蔽等特点,以致在防治过程中常控制不当或延误。对此,笔者总结了两种锈病的识别特点、发病规律、诱发因子、防治方法,以期为防治果树锈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流胶病在樱桃树上是常见的病害之一 ,树体发生流胶后 ,树势开始衰弱 ,叶片变小 ,严重时枝干枯死 ,危害十分严重。   ( 1)流胶病的特征及为害 流胶发生的主要时期在 4~ 10月份 ,4月下旬开始流胶 ,6~ 8月份为流胶盛期 ,10月下旬停止流胶。流胶病发生在木质部 ,多在枝干伤口处及桠杈夹皮死组织处溢泌树胶。流胶后 ,病部稍肿 ,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厚壁组织 ,且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 ,腐生其他杂菌。  引起流胶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冻害、日灼、虫害、病菌侵染、机械损伤为主要原因 ,树势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