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采集的野生林地蘑菇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后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地蘑菇分离株r DNA ITS片段长度为705bp,测序结果登录NCBI与Gen Bank中已知菌种进行BLAST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9%~91%之间,下载相似高的ITS序列,用Clustal W进行序列比对,MEGA 2.0软件构建系统树,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分离菌种为林地蘑菇纯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的氮源为硫酸铵,适宜的无机盐为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钾,菌丝最适温度为25~30℃。  相似文献   

2.
2种木材蓝变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木材蓝变菌松球壳孢(Sphaetopsis sapinea)和可可球二孢(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蓝变菌菌株适宜温度均为30℃;适应的酸碱度范围均为5.0~9.0;两者都属于喜光菌;松球壳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可可球二孢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相似文献   

3.
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枸杞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甘肃省内枸杞主产区枸杞根腐病病株中分离鉴定的单隔镰孢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值、碳源和氮源上的生长状态与特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适于单隔镰孢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豆芽汁培养基;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5℃;适宜的pH值范围为4~10,最适的pH值为9;供试的4种碳源均能被其利用,其中以乳糖的利用效果为最好;该菌株能够利用供试的4种氮源,其对硫酸铵的利用效果最差;光暗交替的培养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而连续黑暗的培养环境却能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4.
对引起黑龙江省大果沙棘干缩病的病原菌-拟枝孢镰孢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生长最适pH值为7,生长所需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和蛋白胨;病原菌产孢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  相似文献   

5.
对分别生长于大兴安岭北坡、南坡的2种灵芝(LZ01、LZ02)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平板培养方式观测不同温度、pH值、氮源、碳源及不同碳氮比对2种菌种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灵芝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4~28℃,其中LZ01生长于背阴面,最适生长温度在28℃左右;LZ02生长于向阳面,最适生长温度为24℃。2种灵芝在偏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2种灵芝菌种既能利用有机氮源,也能利用无机氮源,但是有机氮源对其生长较为有利。可溶性淀粉为LZ01适宜生长的碳源,葡萄糖为LZ02适宜生长的碳源,5种碳氮比中比值为40∶1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铁皮石斛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瑞丽市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种植基地,发现一种铁皮石斛叶斑病。通过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经传统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测定该病原菌的形态学特性及产孢性能。结果表明: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5~30℃,其中28℃时菌丝生长量最大,最适pH值为5~6;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为3~4。此菌对碳源要求不严格,能利用多种碳源,但利用能力有差异;硫酸铵、氯化铵作为氮源的培养基明显不利于菌丝生长,其他供试氮源均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锈寄生菌(Sphaerellopsis filum)寄生于落叶松褐锈病菌的冬、夏孢子堆上,对其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为扩大该菌的人工培养,对培养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温度有利于菌丝生长,较高温度促进产孢,适温为20℃左右;该菌对光无特殊要求,对紫外线反应不敏感;适直的PH值5—7,最适6—6.5;丰富的碳源促进菌丝生长,而不利于产孢,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均为该菌适宜的碳源;在PDA培养基中添加氮源对该菌无促进作用,且当氮源过量时对产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桂花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该菌在PDB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最大,在OLA上产孢量最大.碳源以糊精最适于菌丝生长,肌醇最适于产孢.氮源以蛋白胨最适于菌丝生长与产孢,而铵盐会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缺Mg不利于菌丝生长,缺K不利于产孢,添加一定量Zn、Ve可促进菌丝生长,添加Cu、Vb2可促进产孢.pH 5-10适于菌丝生长而pH 6-11适于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pH6和pH7,该菌生长适温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15℃和30℃适合产孢,30℃时产孢量最大,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桂花叶汁、蔗糖、葡萄糖、牛肉浸膏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3℃-30℃,最适为27℃,适宜湿度为98%和100%,最适为98%,适宜pH值为pH3-7,最适为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 10 min.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乌腺金丝桃Hypericum attenuatum叶斑病发生规律进行病原菌Alternaria sp.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病原菌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氮源为硝酸钾;适宜孢子萌发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硝酸钙;菌丝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25℃;p H7中性以及光照条件下更利于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杨树枯萎病菌茄类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茄类镰刀菌引起的杨树枯萎病是一种新病害,对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usarium w/ani的适应性较强,在8~3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和最大产孢量的温度为25℃,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5~30℃,以30℃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10 min.病原菌在pH5.91~6.98对生长和产孢较好,pH 6.98最适,当pH<4.53对菌落表现异常现象.病原菌在不同光照条件及在不同碳、氮源上均能生长,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影响无显著差异;以蔗糖为其最适碳源.亚硝酸钾和硝酸钾为其最适氮源.  相似文献   

11.
对橡胶树叶斑病嘴突凸脐蠕孢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 6~8,致死温度为53℃10 min;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丝可利用多种碳源、氮源,其中碳源以蔗糖、木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生长最好,氮源以胰蛋白胨为优,表明嘴凸脐蠕孢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东北红豆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幼苗期易发根腐病。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红豆杉根腐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在实验室内纯培养条件下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oll.,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pH值为6.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5℃,最佳光照条件为12∶12光暗交替。  相似文献   

13.
南洋楹溃疡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及光照条件对南洋楹溃疡病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源、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蛋白胨,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5~7,在12∶12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秦皇岛市发生的八仙花炭疽菌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35℃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6~7,产孢最适pH值是4;光暗交替环境下培养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碳源以葡萄糖对菌落发育最好,产孢以蔗糖和麦芽糖最好;氮源以KNO3对菌落发育最好,产孢以蛋白胨和甘氨酸最好。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省邛崃市的慈竹蔸桩上多次采集到一个野生大型炭角菌标本,经分子系统和形态学鉴定该标本为薛凡尼氏炭角菌(Xylaria schweinitzii)。该文描述了该物种的子实体、菌丝体、菌落、无性型特征。以菌丝生长速率和长势为指标,探讨了7种碳源、7种氮源和不同p H、温度对薛凡尼氏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薛凡尼氏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p H为5,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一株野生大型真菌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Fr.) Singer]子实体进行菌种分离,结合形态鉴定法及ITS分子序列鉴定法对菌种进行了鉴定,并对该菌种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株rDNA ITS片段长度为651 bp,测序结果登录NCBI与GenBank中已知菌种进行BLAST比对,序列相似性在97%~100%之间,下载相似高的ITS序列,用Clustal W进行序列比对,MEGA 2.0软件构建系统树,结合形态特征,鉴定分离菌种为花脸香蘑纯菌种。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菌丝生长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的氮源为硝酸铵,适宜的pH值为7.0,菌丝最适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17.
通过温度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碳源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氮源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pH值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光照对黄伞Ad-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出了黄伞Ad-2菌丝培养特性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适宜的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pH值为6.0-7.0,菌丝适宜在黑暗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孢蘑菇生物学特性、培养基的筛选研究及栽培试验,证明该菇可人工栽培。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5~25℃,28℃停止生长;pH值范围是3.15~9.02,最适是7;最佳碳氮比为30∶1;最好氮源是酵母粉、硫酸铵、硝酸钾;最好碳源是麦芽糖、葡萄糖,最差的是甘露醇和蔗糖;母种在16号及11号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人工栽培的生物学效率为38%。子实体形成及发育的温、湿度范围是13~27℃、60%~90%。袋栽不能出菇。人工栽培必须熟料覆土,否则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19.
花椒叶霉病是陕西省新近出现的一种引起花椒严重落叶的病害,其病原菌鉴定为花椒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zanthoxyli(Cooke)GuoLiu。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花椒叶霉病菌的生长以PPDA培养基最佳,其次是PDA培养基,碳源以甘露糖最佳,氮源以蛋白胨为适宜;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菌菌落在pH 5~6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落生长影响不大。室内药剂筛选显示,戊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0.0471 mg/L),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次之(EC50依次为3.064,4.414mg/L)。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柯赫氏证病法则和病原菌形态特征证明杜松枯梢病是由桧色二孢Diplodia juniperi Wes-tend.引起的.病原菌的适生温度15~35℃,最适温度30℃,温度低于20℃生长缓慢,低于15℃时完全停止生长.菌丝在pH值5.8~8.2之间均能生长,最适pH为6,偏酸更好.不同的碳源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乳糖为最佳碳源.蛋白胨为最佳有机氮源,硝酸钙为最佳无机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