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以辽东栎1年生裸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主根不同断根长度对苗木生长、根系生物量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生辽东栎裸根苗的成活率随主根断根长度的增长而提高,当主根保留25 cm以上时,成活率较高,大于92.5%;主根保留5 cm,10 cm,15 cm和20 cm时,苗高和地径值均显著低于主根保留25 cm和30 cm时的苗木和对照组苗木;断根处理可促进根系相对生长量提高,主根保留长度为25 cm时,根系相对生长量最高;不同断根长度处理会影响辽东栎的生长速度,当主根保留25 cm以上时,辽东栎1年生裸根苗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丽豆与紫穗槐为材料,研究不同起苗方法、不同主根长度时进行断根处理对苗木根系、生长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断根处理后丽豆和紫穗槐的侧根数和须根数均高于对照;在主根10 cm长时进行断根,丽豆和紫穗槐当年苗木死亡率最低,分别为12.1%,10.7%.经断根处理栽植2 a后,丽豆苗高生长量平均为26.4 cm,紫穗槐苗高生长量平均为23.7 cm,均高于对照;主根10 cm长时进行断根,栽植后苗高生长量最大。采用方法 1进行起苗,苗木栽植成活率为88.4%,较以前常用的起苗方法的成活率提高38.3%.  相似文献   

3.
研究6年生互叶白千层自然生长的根系组成与分布,并对3年生互叶白千层采取切根与滴灌的缩根处理。自然生长根系水平根系较长且粗壮发达,根基部细根分布较少,影响互叶白千层移栽恢复。切根和滴灌处理可以缩短主侧根长度,诱导细根生长,细根生物量明显增加,且大部分集中在植株根系20 cm水平范围内。综合考量以3年生苗木根茎外10 cm处切根,并在种植株根系20 cm范围内采用导向性滴灌处理苗木根系生长较好,有利于互叶白千层大苗的移栽恢复。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木栽植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安地区种植园的1年生和泰州地区种植园的2年生‘波尼’薄壳山核桃苗为试材,研究裸根苗、土球苗、无纺布容器苗等3种不同类型薄壳山核桃苗栽植后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新梢和根系生长差异较为显著。两处均以无纺布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到100%;新梢生长量最大,1年生和2年生苗木的生长量分别为110.77 cm和53.44 cm;根系也最为发达。土球苗次之,裸根苗的新梢、根系生长量最小。分析表明,在江苏淮安和泰州这两个地区,无纺布容器苗的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枝数、总的新梢生长量、主根长度、粗度、侧根数量等均优于土球苗和裸根苗的。此外,3种类型苗木栽植后,2年生苗木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均优于1年生苗木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黄花倒水莲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芽苗不同移栽密度进行了种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长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处理A、处理B的种子出苗率均较高,分别达72.3%和67.0%,处理C的出苗率最低,仅为35.3%;芽苗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0cm、10cm×5cm的苗木生长量较高,平均苗高分别为21.0cm,20.1cm,平均地径分别为0.53cm,0.52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16.2cm,12.1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24.2条/株、19.6条/株;株行距5cm×5cm的苗木生长量最低,平均苗高为13.4cm,平均地径为0.38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9.2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12.8条/株。  相似文献   

6.
夏橡(Quercus robur Linn)为落叶乔木,高达40 m,属壳斗科栎属,具有材质好、寿命长、树冠开阔、树形优美等优点,是平原地区的主要用材和绿化树种.在新疆天山以北,许多地区都把夏橡作为首选绿化树种,但由于夏橡苗木生长慢,移栽成活率低,造成大规格绿化苗木严重匮乏.其主要原因是:1~3年幼苗主根生长快,而侧根发育较慢,移栽苗木成活低,缓苗时间长.过早换床移栽,虽起到断根的效果,但苗木会出现大角度分枝,不易培养成通直的主干.生产中常采用"穿着皮袄露着头"的培育方法,即原床培育3~4 a,在侧方拥挤的情况下,主干达到一定高度后再换床移栽培育.为抑制夏橡苗木主根生长,促使侧根发育,提高移栽成活率,我们结合生产开展了断根试验.采用在不同的深度切断主根,旨在探索最佳的断根深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1年生丽豆幼苗为试材,研究断根处理对其生长及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断根处理后丽豆幼苗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比未断根苗增加了14%,71%;断根处理后幼苗根系鲜重与根系干重分别比未断根苗增加了33%和36%,主根长比未断根苗降低了73%;断根处理后在0 cm~30 cm土层中,一级侧根数和须根数分别是未断根苗的2.00倍和1.55倍。因此,通过断根处理,丽豆幼苗侧根、须根显著增多,地径显著增粗,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为丽豆种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切根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常规育苗苗木主根发达,侧根少,影响造林成活率。采用砂床催芽,芽苗截根定距移栽,8月底或9月初苗期切主根和侧根,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根系发育,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并节约良种,降低育苗成本,是培育壮苗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砾质粗砂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栽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苗木生长量,研究了栽植沟不同防渗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沟塑料薄膜防渗后均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相对含水量和根系密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提高,主根长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中沿栽植沟沟底中线预留25 cm间距不覆盖塑料薄膜处理(处理2)的苗木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最高,分别为14.20、8.47、138.12和152.48 cm,较对照(CK)不做任何防渗处理的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分别提高了70.67%、89.73%、24.66%和33.1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0.
花榈木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花榈木苗木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育苗方式的种子的发芽率、高径生长量、根系生长量差异极显著;营养袋有利提高花榈木种子的发芽率及苗木的高径生长和主根生长,但侧根生长较差;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生产上提倡采用营养袋育苗。  相似文献   

11.
秭归县两河口公社栗花大队油茶场科研小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油茶育苗的新方法——"催芽断根"法,经过去年试验,已初获成效,同原来一般育苗方法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油茶苗木根系的特点是:主根发达,侧根很少,甚至没有侧根,细根更是稀少脆弱,起苗造林时,很容易切断主根,断去侧根和细根,因而植树造林往往成活率不高.实践证明,采用"催芽断根"法育苗,改变了苗木根系形态,促进了侧根、细根生长,变单轴根系为簇状根系.据调查,用新法培育的一年生苗,根系特别发达,其主根很短,长  相似文献   

12.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闽楠播种芽苗设计3种不同移栽密度(株行距8cm×8cm、10cm×10cm、10cm×15cm)进行试验,比较闽楠一年生播种芽苗的生长量及苗木质量。结果表明: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5cm较适宜,苗木生长量最大,苗木质量最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平均合格苗率、平均合格苗产量分别达47.2cm、0.45cm、24.5cm、21.4条/株、97.0%、65.04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猴欢喜播种芽苗进行苗床不同移栽密度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产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生长量以株行距15cm×15cm最大,平均地径达0.62cm,平均苗高达36.4cm,平均主根长度达30.9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10.9条。苗木产量和质量控制指标以株行距15cm×15cm密度较适宜,达1.77万株/667m2,培育的苗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断根处理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断根处理对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切断苗木的侧根会对苗龄为5年生的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产生负效应而有利于促进新侧根的萌发,其影响程度与断根的强度有关。其苗木经断根处理后新根萌发较快,50天左右有新的侧根生出,其中以切断云南拟单性木兰大苗的全部侧根于切口喷200 mg.L-1的ABT生根粉的A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断根3个月后每株苗木萌发的新侧根平均数为138.8根,根长≥5 cm的侧根平均数为38.4根,侧根深度达32 cm,最长侧根长度14.4 cm,其苗木的新根萌发已经较为充分,可以出圃种植而能保证有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断根育苗是为果树早结果早丰产培育高标准、高质量苗木的新措施。它是指在砧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断根处理,适当抑制主根生长,使侧根和须根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苗木质量。反之,主根发育深而粗,侧根须根少,影响苗木质量及成活率。断根育苗特别  相似文献   

17.
草珊瑚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草珊瑚苗木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苗木的出土时间没有影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前者比后者提高29.3%。2种不同育苗方式的高径生长量、根系生长量及总生物量(鲜重)差异极显著;营养袋有利于苗木的高径生长和主根生长,总生物量比田间苗床播种苗提高30.4%;但侧根生长相比较差。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生产上提倡营养袋育苗。  相似文献   

18.
通过芽苗切根移栽技术处理,湿地松一年生苗木质量明显提高:主根长度减少42%,侧根数量增加83%,菌根发达,使造林成活率提高29.3%,当年新梢生长量增加12.4%。处理间比较结果,芽苗切根后保留根长度3cm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在昆明大马山树木园进行的云南拟单性木兰5年生苗木不同季节断根处理的苗木根系萌发生长效应的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新根的萌发与断根处理季节的气候因素有较大关系。其新根的萌发时间与温度紧密相关而与湿度关系不大;根系的萌发生长状况与断根季节的温度紧密相关,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一定关系,而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断根处理时的温度愈高,苗木新根的萌发时间愈早;断根处理时的温度、降水量愈高,其根系的萌发生长愈好。在滇中地区云南拟单性木兰苗木断根处理的季节宜在春、夏季进行,而不宜在秋季和冬季进行。夏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其苗木每株有根系115.6根及178.4根,根长≥5 cm的侧根数为39.2根及84.0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为26.0 cm及34.6 cm,侧根最长达14.4 cm及25.2 cm。与冬季断根处理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苗木根系相比,新根数多108.0根及126.8根,根长≥5 cm的侧根数多39.2根及73.2根,侧根分布土层的深度多18.0 cm及6.8 cm,最长侧根长度多13.0 cm及15.2 cm。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成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叶醉鱼草1~2年生枝条为穗条,通过不同采穗时间,以不同枝条部位作插穗,不同激素处理插穗的单因素试验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枝条部位3因素组合的正交试验,进行了影响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成活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穗时间、采穗部位、激素处理插穗均对互叶醉鱼草硬枝扦插的成活率,成活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以4月5日采穗,选用1~2年生健壮的互叶醉鱼草枝条的基部作插穗,用200 mg/L的ABT1对插穗浸泡处理2 h,其扦插的效果最佳,扦插后60天,扦插成活率达85.4 %,新枝生长量达13.6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