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山市降水成分及酸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镇  梁丽红 《绿色科技》2012,(7):158-160
以"十一五"期间佛山市降水样品监测资料为基础,对佛山市大气降水的离子组成和酸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佛山市降水pH值较低,酸雨污染较为严重,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是Ca2+和NH+4,主要阴离子为SO2-4和NO-3,酸雨类型已从单一的硫酸型逐渐转变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酸雨污染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年在重庆城区海扶、远郊四面山进行了降水样品采集和分析,并与2013年数据进行了对比,以反映重庆市酸雨污染现状和变化。结果显示:2017年,酸雨污染明显减弱,pH升高,强酸频率降低。降雨量越大,pH越高,酸雨频率越低。春冬季节酸雨污染较夏秋季严重。2017年,降水中SO2-4浓度和比重降低,NO-3浓度和比重升高。[SO2-4]/[NO-3]比值反映出重庆地区酸雨为硫酸和硝酸混合型,NO-3对降水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嘉兴市酸雨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嘉兴市区酸雨频率为69.2%,季节变化明显,春、冬污染大于夏、秋季。酸雨污染以混合型污染为主,但硫酸盐对酸雨的贡献相对较高,降水中对酸雨主要起中和作用的离子为铵离子及钠离子。“十一五”期间嘉兴市区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总体呈现改善,影响酸雨的主要因素为大气中的致酸前体物及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黄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4个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处理黄槐幼苗,探讨不同pH值[pH2.0、3.0、4.0、5.6(对照)]的模拟酸雨对黄槐在叶伤害、高生长、地径、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叶片的损伤程度来分析该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黄槐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黄槐对酸雨的抗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槐可以忍耐pH3.0或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酸雨能力,可作为酸雨污染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无酸雨污染;降水中SO_4~(2-)离子当量浓度呈下降趋势,NO_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_4~(2-)/NO_3~-呈下降趋势,贵州降水致酸因子由硫酸型逐渐过渡为硫酸与硝酸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SO2、NO2、PM10和O3是大气的主要污染因子,大气中的SO2和NO2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质,PM10和O3浓度过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针对大气中SO2、NO2、PM10和O3等污染因子的浓度变化规律,分析了2011年8月至12月南昌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其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酸雨对林木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酸雨污染对林木代谢功能的伤害,酸雨污染对林木的间接伤害以及酸雨污染对林木生长发育的伤害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酸雨给林木造成损害上的研究动态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往往被看作是对立的,环境问题由经济发展引起,但经济发展也可促进环境保护.本文选取1993~2007年铜陵市亿元产值对应"三废"排放量、人均"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为指标,分别代表单位污染负荷、人均污染负荷和经济发展水平,运用EKC模型对铜陵市环境污染水平进行探究,发现铜陵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呈逐步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SO_2是导致酸雨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本文运用酸雨控制区(14省市)1998—2014年的数据,对引起SO_2排放的经济增长以及起减排作用的森林覆盖率分别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符合EKC特征并已越过拐点的省份有11个,逐年递减的省份有2个,说明92.9%的省份SO_2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递减;林业对SO_2则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森林覆盖率每递增1%,SO_2排放量便会减少0.15%。SO_2排放量逐年递减的成果,主要得益于林业与环境政策的协同制定与实施,CHOW断点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建议今后继续加大林业、环境政策的引导力度,从生物吸附、污染源源头控制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减轻酸雨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庆市46个酸雨监测站2011~2016年的酸雨监测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重庆市2011~2016年的酸雨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重庆市酸雨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主城区、中部地区,非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降水平均pH低值中心位于大足区、涪陵区,降水平均pH高值中心位于城口县、石柱县、武隆区、秀山县;2011~2016年间,重庆市大部分地区酸雨强度明显减弱,酸雨频率明显下降,可见重庆市酸雨污染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铜陵市“三废”污染水平的EKC模型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往往被看作是对立的,环境问题由经济发展引起,但经济发展也可促进环境保护。本文选取1993-2007年铜陵市亿元产值对应“三废”排放量、人均“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为指标,分别代表单位污染负荷、人均污染负荷和经济发展水平,运用EKC模型对铜陵市环境污染水平进行探究,发现铜陵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呈逐步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酸雨的研究历史出发,阐述了酸雨的形成和分布,指出酸雨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从酸雨污染对林木代谢功能、生长发育、木材特性这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酸雨给林木造成伤害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其成果,并提出了在今后酸雨研究中应该重视的几大突破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樟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樟树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樟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形,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12:00表现“光合午休.”(2)模拟酸雨处理的樟树“午休”表现更加明显,“午休”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增大,模拟酸雨降低了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幅.(3)pH 3.0、pH 4.0的模拟酸雨增大了樟树日均净光合速率.(4)3种酸雨均降低了樟树气孔导度最小值,而pH 3.0、pH 4.0的酸液增大了其气孔导度最大值、日变幅.(5)3种酸液均增高了樟树气孔限制值的最小值,降低了其气孔限制值的最大值和日变幅.(6)3种模拟酸雨均增大了樟树胞间CO2浓度最小值,而pH 4.0酸雨增大了其胞间CO2浓度最大值和日变幅.  相似文献   

14.
土壤镉(Cd)污染和酸雨(AR)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研究酸雨对木本植物Cd污染修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法研究了模拟酸雨对Cd污染条件下桑Morus alba幼苗根系表型、活力和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kg-1)处理下,桑的根系表型指标和生物量积累下降,但是地上部分生长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12种园林植物对模拟酸雨的敏感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大叶紫薇等12种园林植物在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条件下的新梢增长和叶片损伤的程度的影响,并以此分析园林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结果表明,酸雨对12种园林植物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和伤害,酸雨的pH值越小,抑制作用和伤害程度越大。不同种类对酸雨污染敏感性反应不一,用受害叶面积指数为指标进行酸雨可见伤害阀值的计算和敏感性分级评价。在所试的12种园林植物中,以福建茶、垂榕对酸雨的抗性最强,红背桂、美蕊花、大叶紫薇对酸雨的抗性最弱。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酸雨的范围和强度在不断增加,直接或间接破坏了土壤元素间的化学平衡,因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酸雨的污染现状及其对土壤常量元素、重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化学行为的影响.指出:①碱性土壤的抗酸雨淋溶能力大于中、酸性土壤;②土壤元素的淋溶量一般随酸雨的酸度和淋洗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可交换态金属元素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它形态;③酸雨促进土壤金属元素淋溶的最终结果,一是减轻了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压力,二是导致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盐基离子缺乏;④土壤中N,S,P元素的形态和有效性受胶体吸附和微生物转化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在酸雨污染下的变化趋势尚难定论;⑤稀土元素在酸雨条件下的淋失将有利于富稀土地区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喷淋试验,研究不同pH模拟酸雨对台湾桤木叶片K+,Ca2+,Mg2+渗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酸雨胁迫,台湾桤木苗木叶片K+,Ca2+,Mg2+渗出量随着pH值的减少而增加,呈现负相关效应。处理I-V的叶片K+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34%,25.5%,17.4%,16.7%,11.4%;处理I-V的叶片Ca2+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36%,25%,18%,5%,3%;处理I-V的叶片Mg2+渗出量分别比对照(CK)升高58.3%,41.6%,37.5%,29.2%,22.1%。并且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延续,叶片K+渗出量和Mg2+渗出量的变化趋势均大致为先升高后下降,而Ca2+渗出量则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0-2009年10年间湖南省酸雨及大气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湖南省酸雨污染的现状、分布区域及10年变化趋势、污染特征,分析了未来湖南省能源结构变化对酸沉降的影响,并对湖南省未来酸雨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9.
酸雨对树木微观伤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污染对森林植物的伤害,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湖南农业大学于1998年10月作了模拟酸雨对树木叶片微观伤害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酸雨对叶肉细胞的伤害 用显微镜观察到,受酸雨伤害的主要是一些薄壁的叶肉细胞,其结构受到破坏,细胞质、叶绿体渐渐被解体,伤害严重的仅存细胞空腔,有的细胞壁也遭破坏,仅留细胞壁碎片。试验表明,随着酸雨的PH值变小,对叶肉细胞的伤害越严重。 从试验所选樟树、柑橘、泡桐、马尾松4种树叶的受害情况得出结果,除像樟树叶那样对酸雨反应不敏感的树种外,一定pH值的酸雨对树木叶…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区的森林和空气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重庆地区的森林植被、分布及其土壤的特性,估计了森林的叶生物量和吸收SO_2的容量;简介了重庆地区酸雨、酸雾、HF、SO_2的污染特点,并分析了这些污染因子对马尾松等树木的伤害情形。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若干污染因子中,超负荷的硫沉降是导致重庆南山马尾松衰亡的重要的污染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