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2.
棉花红铃虫药剂防治试验沙洋苗子湖监狱生产科(431711)季兴祥棉花红铃虫历年在我地发生量大,为害重,尤其是第三代红铃虫在棉花生长后期发生为害,形成僵瓣、黄花等,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较大。但许多人对红铃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弄清棉花红铃虫...  相似文献   

3.
1982—1984年分别在江苏南通、安徽安庆、湖北荆州、江西彭泽和四川简阳,按照统一试验方案,进行了红铃虫的第一、二、三代危害损失测定。结合各点的多年资料,经协方差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红铃虫的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问题。(一)首次提出以皮棉产值损失率统一表示红铃虫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等方面造成的经济危害损失。(二)明确了在长江流域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危害所造成的虫害花对棉株的结铃和三桃比例基本无影响,一船无需防治;建立了测定第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损失方程式,并确定了使用范围。(三)计算了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棉花的受害允许密度,提出了全代累计百株卵量或当日百株卵量的长江流域第二、三代红铃虫的分区防治指标。新的防治指标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随生产水平和使用农药的防治效果不同而变化的特点,比现在各地生产上应用的指标尺度要放宽,且准确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红 《湖北植保》2004,(6):11-11
随着抗虫棉大面积种植,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红铃虫发生量逐渐减少,但次要害虫如棉盲蝽的发生逐年上升。棉农对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了解甚少,对棉花受盲蝽危害后出现高大空现象错误地归结为棉花品种的问题,现将棉盲蝽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红铃虫是棉花铃期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对红铃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喷洒农药,因为没有正式的防治指标可供参照,防治上十分混乱,滥施药剂现象较为严重。荆州棉区常年用于红铃虫防治的药费开支,约占棉虫防治药费的40—50%。为了制定出合理的红铃虫防治指标,给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推动棉虫综合防治的开展,从1978年以来,连续进行了棉花铃期红铃虫的危害损失测定。1982年起,按照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6.
1994年老河口市红铃虫发生情况总结老河口市植保站黄朝炎1994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10.14万亩,红铃虫1994年属中等发生年发生程度轻于1993年,发生面积17万亩次,在1994年的防治工作中以棉铃虫防治为重点,多次用药,普遍兼治了二、三代红铃虫。...  相似文献   

7.
1994年荆州地区红铃虫发生情况荆州地区植保站齐立红铃虫在我区属于一种常发性害虫,常年均发生较重,1994年全区累计各代发生红铃虫面积达517.0万亩次,防治面积615.7万亩次,挽回皮棉损失4657万公斤。现将1994年红铃虫发生的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4年襄南地区棉花黄、枯萎病大发生,危害时间之长,发生面积之大均为历史之最,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棉红铃虫是一种危害棉花世界性大害虫。黄河流域棉区五十年代普遍发生严重,进入六十年代,经过冷藏处理和田间防治,已基本不再发生为害。到七十年代末期,红铃虫开始少量发生。棉农在摘、存、卖、轧、入库等过程中,扩大了红铃虫越冬场所,越冬虫量大,造成棉田发生逐年加重。由1980年开始回升很快,1981年衡水调查红铃虫害铃率达64.5%,1982年每公斤内有虫25—37头。1986年我所对衡水地区红铃虫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结果表明全区均有发生,上升势头较大。虫量最大的饶阳县五公大队一组高斯性诱盆三个世代诱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保护》第十卷第二期“棉红铃虫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初报”一文中提出,二、三代红铃虫危害棉花“无论是产量和品级损失均表现为二代重于三代”,我们两年4点次的损失测定结果与此相反;该文对于二、三代红铃虫防治指标以卵量常数指定,笔者  相似文献   

11.
我场地处洞庭湖区。棉花生长前期常受5月低温影响而迟发;6月梅雨生理落蕾严重。棉花产量主要靠中、上部成铃,而中上部棉铃发育成熟期,往往与红铃虫第三代发生期相吻合,所以改进红铃虫药治技术十分重要。 一、药剂防治策略: 在综防措施中,药剂防治仍是控制红铃虫的主要手段。红铃虫的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供制定防治策略注意。 1.第一代发生很不均匀,与越冬虫源远  相似文献   

12.
<正>随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属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比重较大,常年种植水稻11.33万hm2。稻瘟病是水稻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以2014年发生最为严重。现就随州市2014年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进行分析。1稻瘟病的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损失重统计显示今年我市稻瘟病的发生面积为3.05万hm2,全市各县市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  相似文献   

13.
荆州市棉花主要病虫发生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杂交抗虫棉的推广种植,加上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荆州市棉花病虫的发生与往年相比有所变化,检疫性病害如棉花枯黄萎病变成了常发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如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也有所上升,常发性的虫害如红铃虫、棉铃虫发生程度减轻,间歇性害虫如烟粉虱等上升为棉花的主要害虫.现将2000~2007年棉花主要病虫发生状况及原因浅析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棉花害虫,自转Bt棉花商业化种植之后,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红铃虫对Bt的抗性发展严重威胁着Bt棉花的可持续应用。本文概述了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机制,以期为科学制定红铃虫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效率和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水平有较大差别.红铃虫中肠内Bt毒素结合位点数量减少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抗性由具1个主效应的多位点基因控制,高水平抗性的产生与编码钙蛋白基因变异有关.避难所策略是红铃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抗性监测表明,自1997年以来,美国亚历桑那州红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花的抗性频率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棉花一代红铃虫虫害花的系统调查,是预报二代红铃虫发生期、发生量的主要依据。目前采取的逐日调查法,时间又要求在10时左右完成,不仅花工多,而且每天触摸棉株,影响棉花正常生长、及小区生态环境。为简化调查方法,我们将本站1976年以来13年系统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认为放宽调查间隔天数,减少调查次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红铃虫是我县蕾铃期常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幼虫蛀食蕾铃,一代造成蕾花脱落,二、三代蛀食棉籽,造成僵瓣,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探明一代造成的虫害花和棉花脱落、成铃的关系以及二、三代为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便准确地估计红铃虫对棉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制订经济允许的防治指标,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红铃虫是我区棉花铃期最主要的害虫,棉铃受害后,不仅产量减少,而且皮棉品质严重下降,致使产值受到严重损失。“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协作组”经过三年的协作研究,根据单铃虫道数和单铃活虫数与皮棉产值损失率高度相关而作出了估计红铃虫二、三代危害损失程度的模式。二代单铃虫道数(x)与皮棉产值损失率(y)  相似文献   

19.
鄂北岗地棉区棉花烂铃原因与防治对策随州市植保站(441300)邱立斌随州市棉花良种场张道英我市棉田划属鄂北岗地棉区,常年棉花种植面积18700hm2左右。棉花是我市农业生产的一大支柱,年产量约2万t。棉花烂铃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秋雨连...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新疆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采用田间调查方式,探究昌吉市棉花种植中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和发生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是2021年昌吉市棉田的主要害虫,7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依据其发生时期和特点,科学系统的制定棉蚜和棉叶螨防控策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