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红铃虫是我省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各地在测报方面积累了多年的观察资料,但由于以往没有全省统一的标准,以致这些资料无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为此,我们在全国植保总站的指导下,用了两年的时间,分析了6个县站共76年次的资料。以一类田系统调查的百株卵量为主要依据,进行了红铃虫测报资料统计标准的研究。提出了将我省红铃虫的发生为害分为丘陵早发区和平原洲地迟发区两大类型。并分类型制订出划分世代、发生期、发生程度和为害损失的统计标准。为实现红铃虫测报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依据。一、全省应划分为丘陵早发区和平原洲地迟发区无论从发生期或发生量来看,红铃虫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效率和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性监测及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Bt棉花对红铃虫的抗性水平有较大差别.红铃虫中肠内Bt毒素结合位点数量减少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抗性由具1个主效应的多位点基因控制,高水平抗性的产生与编码钙蛋白基因变异有关.避难所策略是红铃虫抗性治理的主要措施.抗性监测表明,自1997年以来,美国亚历桑那州红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花的抗性频率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棉花红铃虫药剂防治试验沙洋苗子湖监狱生产科(431711)季兴祥棉花红铃虫历年在我地发生量大,为害重,尤其是第三代红铃虫在棉花生长后期发生为害,形成僵瓣、黄花等,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较大。但许多人对红铃虫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为了弄清棉花红铃虫...  相似文献   

4.
50年代后期以前,棉花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 曾在河南棉区猖獗发生,此后,一度下降为次要害虫,然而,80年代以来,红铃虫在河南棉区再度猖獗,重新成为威胁河南棉花生产的重要害虫。1984年以来,我们经过调查、分析,认为棉红铃虫再度猖獗主要受下列诸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重要棉花害虫,自转Bt棉花商业化种植之后,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红铃虫对Bt的抗性发展严重威胁着Bt棉花的可持续应用。本文概述了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现状及其抗性机制,以期为科学制定红铃虫抗性治理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铃虫是棉花铃期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的危害。目前对红铃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喷洒农药,因为没有正式的防治指标可供参照,防治上十分混乱,滥施药剂现象较为严重。荆州棉区常年用于红铃虫防治的药费开支,约占棉虫防治药费的40—50%。为了制定出合理的红铃虫防治指标,给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推动棉虫综合防治的开展,从1978年以来,连续进行了棉花铃期红铃虫的危害损失测定。1982年起,按照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  相似文献   

7.
1959年以来朱深甫先生就各世代红铃虫在棉株上产卵部位的研究曾作过报道,并对调查方法作了阐述。60年代以来,随着棉花种植方式的改变,棉花生育期提早,结铃期提前,青铃上二代红铃虫着卵率增高。一般年份在90%以上,迟发年份在70—80%。目前采用的调查方法中,从二代起查中下部青铃的卵粒,对其它部位上的着卵数量无法查证,尤其在棉花迟发年份,所查青铃卵量与实际全株卵量间误差较大。本试验为掌握棉株结铃数量与红铃虫产卵部位的关系,以便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8.
随州市棉花红铃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随州市植保站张世立红铃虫在我地为棉花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其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技术过硬,防治得力,自1990年以来,其发生危害逐年减轻,现就我市1994年棉花红铃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1979年,我们使用东方红—18型喷雾机对棉花红铃虫,作超低量和低量试验,并初步确定防治红铃虫的有效药剂,为今后指导大面积使用东方红—18型喷雾机防治棉花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棉红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利用红铃虫性信息素进行红铃虫的预测预报已经广泛应用并有了新的进展。上海昆虫所李元光、李文谷等在研究性诱剂作迷向防治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田间示范应用正在进一步探索。我市1985和1986两年的应用初步认为利用迷向法防治红铃虫是可行的,既减少了田间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减轻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红铃虫的危害,增加了棉花产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防治新技术。 一、应用经过和方法 1985、1986两年由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提供的7,11-HDDA外激素药棒在棉  相似文献   

11.
棉红铃虫是一种危害棉花世界性大害虫。黄河流域棉区五十年代普遍发生严重,进入六十年代,经过冷藏处理和田间防治,已基本不再发生为害。到七十年代末期,红铃虫开始少量发生。棉农在摘、存、卖、轧、入库等过程中,扩大了红铃虫越冬场所,越冬虫量大,造成棉田发生逐年加重。由1980年开始回升很快,1981年衡水调查红铃虫害铃率达64.5%,1982年每公斤内有虫25—37头。1986年我所对衡水地区红铃虫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结果表明全区均有发生,上升势头较大。虫量最大的饶阳县五公大队一组高斯性诱盆三个世代诱  相似文献   

12.
杀铃威、灭铃灵防治第三代红铃虫的试验示范左宜和(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434129)红铃虫是我国南方棉区主要害虫,是造成棉花蕾、花、铃脱落和烂铃而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防治红铃虫是确保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而生产上棉农常用的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两...  相似文献   

13.
花帘是棉花红铃虫的重要越冬场所,1984年春调查,每条花帘内有活虫10—438头,平均126.3头。过去处理花帘多用开水烫,费时又麻烦,我们用药剂浸花帘防治棉红铃虫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4年老河口市红铃虫发生情况总结老河口市植保站黄朝炎1994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10.14万亩,红铃虫1994年属中等发生年发生程度轻于1993年,发生面积17万亩次,在1994年的防治工作中以棉铃虫防治为重点,多次用药,普遍兼治了二、三代红铃虫。...  相似文献   

15.
棉花红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常发性重要害虫,在我市全年发生三代,常年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和科研部门都开展了红铃虫为害与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的进展对深化棉花害虫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  相似文献   

16.
棉花盛花至结铃初期,受红铃虫等为害的花颇多;脱落的花、铃中,也有部分红铃虫、金鋼鑽等幼虫。为了减轻为害,过去曾提倡在此时夹或刺杀花中幼虫和拾毁落花落铃。这两种人工防治措施作用如何?值不值得提倡?我们于1964年7—8月在湖南的集中和分散棉区实习时,作过一些调查。兹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7.
我场地处洞庭湖区。棉花生长前期常受5月低温影响而迟发;6月梅雨生理落蕾严重。棉花产量主要靠中、上部成铃,而中上部棉铃发育成熟期,往往与红铃虫第三代发生期相吻合,所以改进红铃虫药治技术十分重要。 一、药剂防治策略: 在综防措施中,药剂防治仍是控制红铃虫的主要手段。红铃虫的发生,有以下几个特点可供制定防治策略注意。 1.第一代发生很不均匀,与越冬虫源远  相似文献   

18.
澳洲红铃虫     
澳洲红铃虫 Pectinophora scutigera(Holdaway)在澳大利亚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常对棉铃造成严重为害,有些国家对它执行严格的检疫措施。该虫在形态上与棉花红铃虫近似,我国无此虫,为便于检疫部门识别,现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陆逢胜 《植物保护》1989,15(3):42-43
棉花从现蕾到吐絮均遭红铃虫危害,过去我县采取“一代摘虫花,靠近村庄的棉田进行药治、二代普治、三代狠治”,花工用药都多。为此,我们从1982至1986年对红铃虫防治的策略进行了多点试验,采用“一代不治,二代狠治;三代挑治”。1983年至1985年在石河乡示范150亩,平均亩产皮棉75公斤以上,增产50%;1986至1988年全县6万亩棉花,一代红铃虫均未防治,二代防治  相似文献   

20.
傅胜发等(1963),根据红铃虫的有效繁殖日数,把我国红铃虫划分为四个世代类型。经多年来的积极防治,加之一些地方对棉花种植布局的调整,在辽河流域棉区,已经消除了红铃虫的为害。在黄河流域棉区,红铃虫已成为兼治对象。只有在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仍是测报和防治的重点对象。为了搞好发生趋势预报,满足生产上宏观管理的需要,从1986年以来,我们和长江流域各植棉省(市)共同开展了红铃虫预测预报区划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