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磊 《中国茶叶》2000,22(4):36-37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和活性有机物,它能营养茶树、改良土壤和激化茶树根系吸收。该肥既具速效性,也有缓效性,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是一种适宜茶树生长的有机生物活性肥。绍兴县从1996年9月起,用该肥与饼肥、厩肥作了比较试验,现将情况作一介绍。 一、供试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肥料:“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复合肥,由上虞化学工业公司生产;饼肥,绍兴县油脂化工厂生产;厩肥,绍兴县平江养猪场供应。 (2)茶园:王坛镇茶牧场缓坡茶地12.34亩,树龄13年,…  相似文献   

2.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理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  相似文献   

3.
俞燎远  丁磊 《茶叶》1999,25(3):144-146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施肥时间,深度,次数,比例,用量及不同肥料搭配施用等方面的对比性试验,并结合茶叶生产实践,总结形成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优化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茶叶产量,提高鲜叶正常芽叶比例,改进茶叶品质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叶榕 《福建茶叶》1998,(3):19-21
氨基酸有机肥是近年来推广的广谱肥料,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茶园绝大部分建立在山坡上,施用土杂肥较困难,许多茶园均缺乏有机质营养。因此,我所开展茶园施用氨基酸有机肥试验。经1996年秋茶与1997年春茶试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一、试验方法氨基酸有机肥分为复会固体肥与高效液体肥两种,试验分别在两片茶园里进行。1.施用氨基酸复合固体肥试验:氨基酸固体肥施用于茶树根部。试验茶园面积1133m2,为7龄黄谈品种,原666.7m2产100公斤。试验前的18个月均未追施肥料,只有在1996年3月份与1997年2月份分别在茶树行间各覆盖400公…  相似文献   

6.
江西低丘红壤茶园自然肥力低,养分缺乏,加之茶园施肥盲目,土壤养分不平衡,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为此,通过配置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低丘红壤茶园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以达到提高低丘红壤茶园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供试的茶园,按茶树生育阶段分成龄茶园(8年生龙井43号)和幼龄茶园(4年生福鼎大白茶)两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设有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多年茶园优化施肥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茶树专用肥——百禾福(Biofert)活性生物有机肥,并在广大茶区进行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百禾福茶树专用活性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茶叶品质、提高施肥效益、施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茶区茶农的普遍欢迎.为了更好地向广大专业户推荐这一新型有机肥,日前,本刊记者就目前在茶园中施用该有机肥的重要性以及该有机肥的特性和施用方法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上壤肥料专家吴洵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07,29(6):28-29
一、钾肥品种的选择 我国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镁钾肥、窑灰钾肥、草木灰、有机肥等。由于它们含有的养分成分和含量不同,在肥效上亦有不同,应区别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是茶园最常用的钾肥,以硫酸钾的效果较好,但硫酸钾价格较高。考虑到成龄茶树对Cl^-的忍耐能力较强,可以使用氯化钾,但一次使用氯化钾的量不宜超过15kg/亩,否则容易引起氯害;另外,氯化钾切忌与氯化铵同时使用,否则也易引起氯害;对于幼龄茶园,由于幼龄茶树对Cl^-较为敏感,为避免氯害的产生,要求使用硫酸钾;对于缺硫茶园,如某些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砂性较重的茶园,以及对茶叶品质要求较高的名优茶茶园,推荐使用硫酸钾或硫酸钾镁肥。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施增效是支撑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重点产茶区茶园肥料施用现状及典型茶区茶园土壤主要障碍因子,综述了福建省茶园养分管理研究进展,提出福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思路:基于茶树养分需求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茶园施肥限量基准,研制具有区域及茶类针对性、兼顾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的茶树专用配方肥;优化集成高效新型肥料、有机肥替代及适时推进机械施肥,形成福建典型茶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的初步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与推广应用,从整体上降低福建茶园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4种不同的肥料在茶园中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茶树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芽头密度,促进春茶提早萌发;增加茶叶混合百芽重,有利于提高产量。有机肥料处理的鲜叶内含物与成品毛茶综合品质明显优于无机复合肥处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连续4年配施生物基质肥料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基质肥料施用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基础呼吸量以全量施用生物基质肥料最低,75%生物基质肥配施25%化肥最高;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生物基质肥料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生物基质肥料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商,降低了土壤呼吸商;适当的施肥结构促进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的提高,春茶茶叶产量以25%生物基质肥+75%化肥处理最高,以100%生物基质肥料处理最低。综合配施生物基质肥料对茶园土壤有机碳固持和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初步认为25%~50%生物基质肥+75%~50%化肥适宜茶园施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茶叶出口贸易激烈竞争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在茶园中使用,生产无污染、无公害、营养、健康的茶叶绿色食品,成为茶叶生产中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加强茶园管理,严格要求,把握好以下生产环节:一、提高茶园肥培管理三.在每年茶季结束后对茶园全面实施改造,施用有机肥和茶树专用复合肥,具体做法为开大沟,施大肥:沟宽度和深度为40cm×40cm,施油桐饼肥量250~500kg/亩,配合油桐饼肥一起施的有:农家肥(经高温发酵),堆肥、稻杆、茶梗等,这能从根本上改善茶树抵抗病虫害能力,提高茶叶产量和…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新梢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武义大宗绿茶采摘茶园采用化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试验。试验设置4种施肥模式,分别为不施肥、农户施肥、茶树专用肥+菜籽饼肥、茶树专用肥+猪粪肥。在总养分减施43%,其中化肥减量60%,有机肥替代化肥29%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质量,新梢产量、品质、养分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宗绿茶采摘条件下,茶园化肥用量过大的情况下,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并没有明显改变,但明显提高了化肥利用率(2种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的化学N+P_2O_5+K_2O肥料农学效率分别提高158.7%和154.3%),且有机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容重,同时有减缓土壤酸化趋势,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质量。在研究条件下,猪粪肥对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要略好于菜籽饼肥;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模式也有一定的增产效应,且不会改变新梢品质成分及成茶品质。  相似文献   

14.
碧水天  徐曼曼 《茶叶》2004,30(2):104-105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在茶园管理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中,以合理施肥对茶叶增产提质的效果最为显著。然而,生产实践上往往施用同样数量的肥料,增产提质的效应却存在很大差异,说明施肥技术大有讲究。茶园合理施肥应依茶树树龄、生长势、产量高低;茶园土壤的营养水平、物理性、化学性等肥力因素;茶园肥料的种类、性质以及季节天气状况等科学施用,即看树、看肥、看地、看天、合理施用才能取得好成效。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茶区初夏正值梅雨期(“丰梅”或“空梅”),盛夏常伴有暴雨(雷阵雨、台风雨)、高温酷暑干旱等涝灾、旱灾发生,讲究夏季茶园施肥技术尤为重要。综合各地经验,茶园夏季施肥要着重抓住四个讲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溪县感德、桃舟、剑斗、祥华等4个乡镇茶园冰雹灾害的不同茶树种植区域、茶园类型、受害程度及气象条件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清雹松土、分类整枝修剪、分期施用肥料和病害防范等救护技术措施,确保茶树成活,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长期培肥下红黄壤区茶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黄壤区茶园长期培肥试验,研究不施肥、全量化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全量有机肥、全量化肥+豆科绿肥、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等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培肥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特别是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可显著增强这3种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2.82、7.73、0.33倍,而长期施用化肥对这些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则较小。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含水量、茶树株高及茶叶产量与土壤蛋白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这些酶对培肥模式的变化反应灵敏,可作为红黄壤区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和茶树生长状况的评价指标;而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较弱,该酶活性不能较好地表征土壤肥力状况。因此,半量化肥+半量有机肥+豆科绿肥的培肥模式更有利于加快土壤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循环,增加茶树的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17.
铁观音肥料主效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9(3)^4田间试验,探讨N、P、K、RC等4个肥料因子及其组合对铁观音茶树生长、鲜叶产量和成茶品质的影响效应的结果表明:①N、P、K、RC在铁观音不同生长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幼龄期K是茎粗增长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P;成龄期N是产量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K;K是成茶品质的肥料主效因子,其次为RC。有机无机肥配施,适当提高钾肥的施用比例,是铁观音施肥的一个重要特征。②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不仅能促进铁观音茶树的速生快长,提高茶叶产量,且能增进成茶品质。产量与品质兼优的施肥组合为N3P1K3RC2或N2P1K2RC3,并得出了可供成龄铁观音红壤土茶园施肥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活性有机复合肥是福建农业大学研制的一种集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于一体的复合肥料,其营养全面、含量平衡,既可促进茶树生长,又可改良茶园土壤,适合作为茶园基肥和追肥的一种新型肥料,其性能优于现行的无机复(混)合肥和传统的农家有机肥。本试验采用活性有机复合肥、茶叶专用肥、复合肥三种处理比较肥效,旨在说明活性有机复合肥在茶园中施用的增产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福建农大研制的活性有机复合肥、无锡中东复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N、P、K各含15%)、中国茶叶研究所上虞实验厂生产的中茶1号茶叶专用肥(总含量25%)以…  相似文献   

19.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外文摘译     
▲90.144 茶园施用石灰的初步研究[英]/John K WanyokO∥Tea Vol.10Num2 1989.12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pH低的茶园土壤石灰需要量以及调节土壤pH对幼龄茶树养分含量及茶树生长的影响。pH低的土壤取自Dimbolil等地茶园,全部土壤样品加入不同用量石灰后培养3周。盆栽试验:按风干土重的0.2%、0.4%和0.6%施用石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