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正>所有与人有关的行业都以用故事来塑造品牌,但各行业特质不同,品牌故事的成和故事营销的展开也呈现同的特色。比如农资行业,论是化肥、农药还是农膜,样讲这些故事都不能忘了一重要的主角——环保。农资企业为作物提供营和保护,同时还肩负着保护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尤其是随着当前农业生产与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关系日益张,环境与环境保护成为具"一票否决"威力的领域。此,农资企业必须从理念上度重视,在品牌塑造上马虎  相似文献   

2.
<正>上周我们讨论了"故事营"的特点和效果,农资企业也非常要"故事营"。这里要先破除两个误区:是故事营是不是只适用于快消品等行业?其实任何行业只要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都可以通过故事来塑造形象、推动营。比如教育行业的新东方就通过俞敏洪创业的故事奠定了受众对它的认知和情感基础;再比如新出炉的"褚橙"本身就是昔日烟王褚时健跌宕起伏悲情豪迈人生的见证。三百六十行几乎没有哪个行业不能借助故事展营。二是故事营是不是只属于大企业、大品牌?故事与品牌是个相辅相成的动态过程,大企业大品牌正是在故事营中逐渐培育树立起来的。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农资行业是非常适合故事营的,故事营丰厚的土壤恰恰在农  相似文献   

3.
<正>上期我们提出了DOVE巧克力由来这个故事的真假问题。有人会说:要弄清楚一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子虚乌有,不仅很难,而且有价值吗?我们需要清楚:知名品牌的故事有很多就是企业创始人的人生经历。但当故事成为一种营销手段时,营销规律和市场需求会给真实的故事带来极大的改变,甚至是无中生有,杜撰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品牌故事。明白了这个辩证关系,我们讨论一个品牌故事是真是假,其实是在讨论一个品牌故  相似文献   

4.
<正>大家都知道文物收藏界的故事多。张伯驹在倾家荡产获得陆机的《平复帖》之后,将其捐给国家,彰显一代收藏家的人格风范;后母戊方鼎被村民深埋地下躲过日寇魔爪,今日成为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北京人头盖骨下落不明,故事至今没有落幕。至于收藏品的买卖,则更离不开故事。很多专业的鉴定知识和标准,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弄懂的,用讲故事来说明藏品的来历、价值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农资行业需要讲故事吗?当然需要!化肥农药的科技含量很高,尤其是新产品、新概念不断出现的今天,农资营销不把产品的核心价值讲个清楚明白,简直就寸步难行。这也正是农资行业需要不断地对经销商进行培训的重要原因。我采访观摩过很多农资企业的营销培训,发现在营销技巧、技能中往往没有最接地气、最受农民欢迎的故事营销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正>农资行业营销和其他行业营销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受众明确——最终消费者是农民。随着营销意识越来越强,我们见识过了各行业千奇百怪的营销案例,营销似乎越来越"玄幻"。然而在农资行业,营销的手段和方式相对简单。因为农资营销的根本在于如何服务好农民。做农资营销,需要从"心"出发。  相似文献   

6.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做好营销。在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新概念满天飞的时候,只有精彩的品牌故事是个性、有力、持久的。因此我们为品牌跟故事的创作、传播,营销跟故事的应用、互动开辟一个短小精悍(每期1000字)的专栏,分享一些感受,解读一批故事。故事肯定不是品牌和营销的全部,但能把故事讲好、用活,企业肯定受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资》2006,(3):9-9
现在,农资业界普遍认为,农资营销的关键是在渠道上,近两年取得好业绩的关键是渠道的管理和经销商的激励政策,其次才是品牌的推广和传播。目前,在农资行业是否有真正的品牌?我们听听来自基层农资网友的品牌观和品牌感受。  相似文献   

8.
程峰 《中国农资》2007,(12):78-81
<正>农资行业是个很有特点的行业,尽管经过前几年的整合洗礼很大一部分复合肥生产企业已经建立健全了营销网络体系,而且有一部分企业因为引进了现代营销理念已经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迈进的突围之路。但是相对而言,与这个行业的高速发展现状不相匹配的就是营销管理水平整体落后。首先我们来看看农资行业的营销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9.
赵光辉 《中国农资》2014,(24):17-17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做好营销。在农资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新概念满天飞的时候,只有精彩的品牌故事是个性、有力、持久的。因此我们为品牌跟故事的创作、传播,营销跟故事的应用、互动开辟一个短小精悍(每期1000字)的专栏,分享一些感受,解读一批故事。故事肯定不是品牌和营销的全部,但能把故事讲好、用活,企业肯定受益。  相似文献   

10.
<正>农资企业发布会能讲故事吗?当然能。在经济领域有很多发布会纯粹就是讲故事。多年前笔者见识过很多,比如炒黄金、卖期货、推保险的发布会。他们用一个个美妙的故事打动人们大掏腰包。副作用是有人把"讲故事"与"忽悠"划等号了。其实,"故事型"发布会有很多科学合理的东西。它跟传播的规律有关,跟行业无关。只要企业行正走端,大可以引进吸收。有人会说:金融保险期货产品说明难度大,需要用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上期说到的农资故事,想必很多农资界营销同行都熟悉。以致于熟悉到鄙视的地步:不就是企业的故事与用户的故事吗?夫君,"故事新娘"今天说的不是这个意义上的"农资故事"。先来听一个你一定熟悉的故事吧。春节临近了,春运抢票又成为了牵动亿万用户的大事。不论你抢没抢过火车票,你大都会知道去年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抢票故事"——无数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行业都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也有不少企业为了自救,努力开展线上营销、推广品牌。那么,到了现在的"后疫情时代",对于农资企业来说,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发展?笔者认为,线上营销将是农资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甚至一些农资企业还可借助线上营销挽回往季不利的销售局面,实现逆风翻盘。本文以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农资企业为案例,  相似文献   

13.
李鑫 《中国农资》2020,(10):6-6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农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各种阻碍和困难。而随着情况逐渐好转,农资企业还将面临后续的挑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多位行业营销人士了解到,目前传统农资营销的手段逐渐受限,农资新营销的升级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农资企业的营销阵地,传统的渠道关系不足以应对疫情危机,农资营销模式变革的阶段已经到来,如何生存发展是每个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上期我们讨论了DOVE品牌故事引起的真伪之辩,有人说要是没有这个故事不就少了这些议论吗?这就触及到一个问题:品牌故事是必须的吗?为什么要创作它呢?我们以DOVE的品牌故事为标本,来解析一下。第一,品牌故事是传播企业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人不用考虑为什么就可以呼吸,但企业如果不考虑为什么就行而不远。对企业究竟为什么的思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于企业像呼吸一样重要。自然人呼吸是本能,企业法人价值观是必须。看看  相似文献   

15.
<正>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农资企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了各种阻碍和困难。而随着情况逐渐好转,农资企业还将面临后续的挑战。《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多位行业营销人士了解到,目前传统农资营销的手段逐渐受限,农资新营销的升级还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农资企业的营销阵地,传统的渠道关系不足以应对疫情危机,农资营销模式变革的阶段已经到来,如何生存发展是每个农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对营销的理解与解释有很多,找客户、摸需求、推卖点、搞服务,一样也不能少。具体到农资行业,我们的营销对象决定了农资营销始终要接地气——对渠道要讲他们懂的话,对终端用户农民更要讲他们爱听、听懂的话。从这个角度讲,农资营销在大众传播方面需要深入、创新。我这里借用"大众传播"的"大众",不是意在指农资的消费人群多,而是想强调农资受众的特点。面对高端汽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2007年下半年以来的农资行业来说,由于肥价的高位运行和生存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作为民营农资企业,由于在资金获得、经营规模方面与其他一些传统渠道相比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在行业发展中保存和发展自己,民营农资企业需要通过联合起来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于近期成立的盛世兴农农资公司就是将诸多民营农资经销商以股份制的形式联合起来,创造一个农资行业的"国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2,(45):8
<正>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东:过去的20年中,农资人在摸索中前行,农资行业在服务方面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过去的经营服务型向产品服务型转变,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自主产品加科技服务。农资行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提高科技含量,重点是强化科技服务,同时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因此,辉隆提出的发展思路就是"品牌+科技+网络"。未来二十年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做出特色,让别人不好复制。我国种植面积这么大,不同土壤和作物需要不同的化肥和农药,差异化是一个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发展和相应政策会给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农资行业的方向是"品牌+科技+网络"  相似文献   

19.
<正>农资企业发布会讲故事,意思其实是运用故事思维和故事表达把发布会搞得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它代表着一种形象思维、通俗表达,以及以情动人。把这种思维运用到传统的营销发布会中,可以是整体的重新构思与设计,也可以是细节的故事运用与借鉴。农资企业的营销活动本就具有参与人数众多、受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特别适合采用故事性框架和技巧。如果要采用故事思维改造营销活动,有哪些手法可用呢?从框架上颠覆传统做法是最大胆的。所  相似文献   

20.
<正>走市场的时候,经常遇到基层代理商反映,谁家的产品比我们卖得便宜,谁家广告做得比较猛,谁家农化车服务好等。讲这种话的人很多是在农资行业做了许多年的老农资。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如果大家产品含量一样的话,他们凭啥要卖得便宜呢?在面对那些低价产品竞争时,有没有人思考,我们虽然价格高,但是产品来源有保证,与大公司合作,产品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把好产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而是等待农民的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