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骠马(Puma Super)与威霸(Whip Super)是西德赫司特公司近几年来开发的同一有效成分采用不同的助剂加工而成,可用于不同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两个高效除草剂产品。它们的通用名称为fenoxaprop-p-ethyl、代号为Hoe—046360、有效成分的化学名称为乙基(R)-2-[4-(6-氯苯并噁唑-2-基氧)-苯氧基]丙酸酯,属芳氧苯氧基雨酸酯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一)骠马与威霸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外观,无色无臭晶状体。蒸气压,在20℃时为0.53微帕。水溶解度,在20℃、pH=5.8时为0.7毫克/升。毒性,见表1。  相似文献   

2.
<正>0 引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降血糖、保护肝脏等功效[1]。地黄病毒病是地黄上的严重病害之一,地黄感染病毒后,产量可降低60%以上,有效成分降低30%~50%[2]。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农药信息网 (http://www.icama.org.cn/) 上登记的21种三唑类杀菌剂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出单剂登记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多的8种杀菌剂 (三唑酮、丙环唑、三唑醇、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和氟环唑),分别从登记的农药剂型、作物、防治靶标等方面对其以单剂登记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大、离群高值点数较多的3种有效成分 (戊唑醇、氟环唑和丙环唑)、4种登记作物 (草坪、香蕉、香蕉树和小麦) 和3种登记防治靶标 (褐斑病、叶斑病和白粉病) 进行组合,并对目前已登记的10种“有效成分-作物-靶标”组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 丙环唑防治草坪褐斑病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最高 (936.00 g/hm2),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数值最大 (180.00~936.00 g/hm2);2) 氟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且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最大 (62.50~450.00 g/hm2);3) 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上,戊唑醇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差异值最大 (51.60~262.50 g/hm2),且离群高值点数最多。为减少农药用量,建议在田间防治作物病害时,优先选择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农药品种 (包括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更低的农药剂型和生物活性更高的农药有效成分)。另外,针对同一种农药制剂产品,建议不同厂家能统一确定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未来农药登记时将在农药最低有效剂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作物的特定防治靶标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为农药的合理减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有效成分的初步分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Penz.&Sacc.]为供试植物病原菌,评价了毛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中抑菌有效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毛竹粗提物对2种供试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8h EC50分别为1.2509 g/L和2.4652 g/L。毛竹粗提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小麦赤霉菌和苹果炭疽菌48 h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9.23%;对乙酸乙酯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9个流份,其中第一流份(F1)与第三流份(F3)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对小麦赤霉菌48 h抑制率分别为97.84%和87.03%。对流份F1进行GC-MS分析鉴定,初步判定其中抑菌有效成分为苯酚类化合物,有关其抑菌有效成分的纯化与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美国环保局(EPA)农药项目办公室(OPP)确认,2012财年(截至9月30日)批准了8个新有效成分、1个新有效成分进口残留限量标准和2个兽医用有效成分。与此相比,2011财年批准了1个新农药有效成分和3个新农药有效成分进口残留限量标准。2012财年的11个登记决定涉及137种食用用途和7个非食用用途。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明确药剂拌种的效果以及拌种剂对小麦初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不同拌种剂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药剂拌种对小麦发芽、生长有抑制作用。在病害发生前期,药剂拌种对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闪避(有效成分:苯醚甲环唑)+顺捕(有效成分:噻虫嗪)、立克秀(有效成分:戊唑醇)+金龟子绿僵菌、科微康(有效成分:多粘芽孢杆菌)+顺捕拌种对小麦条锈病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延缓甜菜夜蛾抗药性发展及筛选高效混配药剂,采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了不同配方混剂对甜菜夜蛾的联合作用,并对具有增效作用的混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交互测定法初筛和共毒系数法复筛结果表明:虫螨腈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配比为7:3~12:1(有效成分质量比1.20:1.00~6.23:1.00)时对甜菜夜蛾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二者配比为9:1 (有效成分质量比4.63:1.00)时共毒系数最高,为314.72,增效作用最明显。选择二者配比为7:3、9:1和11:1 (有效成分质量比1.20:1.00、4.63:1.00和5.71:1.00) 3个组合进行田间药效验证,与单剂相比,3个组合在中等用量(有效成分75.0 g/hm2)及高用量(有效成分100.5g/hm2)下,对甜菜夜蛾药后各天的防效均有提高,药后第3天最高防效可达93.58%。研究表明,虫螨腈与高效氯氰菊酯按有效成分质量比1.20:1.00~6.23:1.00混配对甜菜夜蛾均有增效作用,可用于武汉地区甜菜夜蛾种群的防治,推荐混配剂的有效成分用量为75.0~100.5 g/hm  相似文献   

8.
DEVINE是美国阿伯特(Abbott)试验室农化部研制的一种生物除草剂,此剂目前已商品化生产。有效成分为每品脱内含3.2×10~8棕榈疫霉病菌(Phycophthora Palmivora)的活厚壁孢子(每毫升含6.7×10~5活厚壁孢子)。如以重量计算,有效成分为0.8%,其余99.2%为隋性填料。  相似文献   

9.
乐斯本是含毒死蜱为有效成分的杀虫剂,据知对害虫有高选择性,1987年受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的委托,我们在田间进行了乐斯本4E(480克有效成分/公升)防治水稻害虫的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丁香菌酯(SYP-3375)的设计、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合环、缩合等反应制得新型化合物(E)-2-[2-(3-正丁基-4-甲基-2氧代-7-色烯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即丁香菌酯(SYP-3375),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菌酯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效均低于对照药剂;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丁香菌酯对黄瓜霜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100 g/hm2下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和嘧菌酯相当;对小麦白粉病在有效成分剂量50和200 g/hm2下的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或与之相当。初步的毒性数据表明丁香菌酯属低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正>基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监管措施,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已启动对23种农药有效成分特殊再评价。如果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因健康或环境因素而禁用一种有效成分,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就有义务针对该农药有效成分开展再评价。去年,环保组织控告加拿大卫生部有害生物管理局(PMRA)拒绝对3种农药活性成分进行特殊再评价,  相似文献   

12.
建立氯鼠酮原药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甲醇-1%氨水溶液体系为流动相,150mm×3.9mm(i.d.)Nova-pakC18(4μm)不锈钢柱以及紫外检测器(280nm)对有效成分氯鼠酮原药进行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51~257mg/L),标准偏差0.16,变异系数0.17%,平均回收率为99.9%。该方法可用于测定氯鼠酮原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360种农药制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360种常用农药制剂(包括135种有效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其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农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16.1%、13.6%、2.8%。结果表明:49%的制剂对斑马鱼表现高毒或剧毒,涉及25种农药有效成分,主要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毒性相对较低,微生物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较低,而部分植物源农药的急性毒性较高;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制剂之间由于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及加工工艺的不同,会出现毒性存在差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农药中溴氰菊酯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了敌杀死乳油中有效成分溴氰菊酯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比较敌杀死乳油与常用溶剂的近红外光谱,确定了乳油中使用的溶剂为二甲苯。在敌杀死乳油中加入二甲苯或溴氰菊酯原药来配制不同浓度的校正集,采用PLS建立了有效成分溴氰菊酯的分析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C)、交互验证参差均方根(RMSECV)值分别为0.999 9,0.013和0.02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商品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溴氰菊酯制剂的现场、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陇中半干旱区三年生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磷酸二铵施用量(0、150、300和450kg·hm~(-2))对陇中半干旱地区三年生甘草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于2015年3-10月在甘肃省榆中县贡井乡设计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甘草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的积累;与对照(CK)相比,150kg·hm~(-2)、300kg·hm~(-2)和450kg·hm~(-2)处理甘草经济产量分别增加17.54%、37.99%和43.33%,生物产量分别增加20.56%、43.02%和44.14%,有效成分产量分别增加38.75%、80.80%和82.75%,甘草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9.63%、62.45%和61.71%。综上所述,300kg·hm~(-2)和450kg·hm~(-2)施肥处理甘草产量和有效成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是两者差异不显著,结合经济效益考虑,300kg·hm~(-2)施肥量是该区域甘草生长所需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等效线法分析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草甘膦与果尔混用具有增效作用。草甘膦与果尔有效成分比例为15.57∶1时增效最明显,增效指数为1.98;有效成分比例为24.72∶1时,混剂的成本可实现最低,此时增效指数为1.84。因此在生产中,草甘磷∶果尔在(15~25)∶1的比例之间选择一恰当的混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推荐用量分析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登记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前中国农药信息网上公布登记的吡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氯噻啉、哌虫啶、环氧虫啶等10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信息进行了查询,分别从登记剂型、作物、防治靶标等方面对这10种杀虫剂的登记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挑选用量范围最大的3种有效成分,5种作物,5种靶标进行组合,并对可能的18种组合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在防治草坪-蛴螬和甘蔗-蔗螟上,吡虫啉的有效成分用量要明显高于噻虫嗪和噻虫胺两种药剂,最高分别为2 100.00和1 500.00 g/hm~2;2)在防治韭菜-韭蛆上,噻虫嗪的有效成分用量要明显高于吡虫啉和噻虫胺,最高为1 732.50 g/hm~2;3)在防治小麦-蚜虫方面,吡虫啉的推荐有效成分用量范围最大(相差120倍),且偏高数值点最多;4)在防治水稻-飞虱上,同样是吡虫啉的偏高数值点最多。为减少农药施用,建议在病虫防治时推荐应用有效成分用量较低的农药类型(包括推荐有效成分用量更低的农药剂型和生物活性更高的农药有效成分)。未来农药登记用量将在农药最低有效剂量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药剂在不同作物的特定防治靶标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推荐用量,为我国农药的合理减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药综观     
复配农药制剂应标明单剂含量复配农药制剂标明的有效成分含量,是由二个或三个单剂有效成分组成的总含量,又称二元或三元复配制剂,内含每种组分的有效成分含量均未公布。这对普及科技知识,以及按组成中的单剂有效成分择优选用带来不利条件。为有利于市场监督,标明复配...  相似文献   

19.
《新农药》2004,(1):6-7
美国EPA的农药计划办公室(OPP)研究确定18个新有效成分,计划在2004财政年度(9月30日止)从中作出12个登记决定。这补充了OPP的计划程序,跟着较早确定的7个可能登记决定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0.
最近,欧盟对13种天然低风险有效成分农药的登记资料要求进行了修订,这意味着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完成了这些有效成分的同行评审。根据低风险物质的快速评审程序,这些有效成分均在2009年获得重新登记,程序同时允许EFSA在稍晚些时候完成他们的同行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