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硅酸盐菌剂的应用效果及其解钾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以及摇瓶试验研究了硅酸盐细菌NBT菌株的解钾作用以及对作物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以土壤作基质时,硅酸盐菌剂能将部分钾矿石转化为有效钾供辣椒植株利用,使其中的钾含量比对照增加25.4%,以钾长石和石英砂为基质时,水稻植株中的钾含量比对照增加39.8% ̄271.8%。田间试验中,硅酸盐菌剂使棉花产量比对照增加9.05%,经方差分析,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摇瓶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活化土壤中矿物钾。[方法]研究了硅酸盐菌剂在不同区域土壤上不同作物的使用效果,并分析了硅酸盐菌剂的合理使用条件、使用技术。[结果]硅酸盐细菌菌株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均能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结论]硅酸盐菌剂应与有机肥、化肥合理配合施用,从而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产值。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菌剂属于细菌肥料,其中的硅酸盐细菌可以将土壤中不溶性的含钾矿物(如长石、云母)以及磷灰石等分解转化,释放出水溶性的钾、磷,将土壤中的无效磷钾转化为速效养分。还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供作物吸收利用,促进作物生长,试验表明;在甘薯栽培中使用硅酸盐菌剂,成本低、肥效持久,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一般可增产鲜薯10%~20%。  相似文献   

4.
硅酸盐细菌有很强的解钾能力,同时还有解磷和固氮能力。将其菌剂与土壤混合制成每克干土含10亿左右细胞的生物钾肥,用于大豆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钾肥可使土壤中有效氮、磷、钾含量提高,促进大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使其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根瘤数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钾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作物的抗逆性。钾肥的品种较少,常用的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和生物钾肥。生物钾肥是一种新型的增产剂,即硅酸盐菌剂。一些地区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施用生物钾肥必须注意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掌握好关键施用技术,才能发挥出好的增产效果。生物钾肥适用于缺钾农田与喜钾作物。  相似文献   

6.
益微生物肥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微生态研究所研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细菌.其作用机理是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无效钾、磷,释放成能被作物吸收的有效钾、磷,且其代谢产物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为验证大豆少施化肥、增施益微生物肥对其增产效果,1999~2000年黑龙江省友谊农场进行了大豆应用益微生物肥效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花生施用硅酸盐菌剂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酸盐菌剂能活化土壤中无效钾、磷、镁等元素为有效营养,从而促进作物生育,增强抗逆能力,提高作物产量.花生为喜钾作物,对钾、磷等营养元素反应敏感.为探索硅酸盐菌剂对花生生长和最终产量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2001-2003年在基施有机肥45t/hm2、纯氮78.8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种类钾肥在马铃薯上的施用效果对比试验和磷酸钾适宜用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增产效果显著的钾肥种类是磷酸钾和硅酸盐菌剂;基施磷酸钾的合理用量为105.0~131.2kg/hm2,以118.1kg/hm2施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生物制剂保根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保根菌剂900-1500毫升,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53%-83%,大豆公顷增产13.1%-38.1%。  相似文献   

10.
我市土壤全钾含量高,但速效含量偏低,为挖掘土壤潜在钾增产潜力,经在多年、多点进行的硅酸盐菌肥肥效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钾在水稻、玉米上应用,施15kg/hm2固体菌剂,相当于75~105kg氯化钾的肥效.不仅具有节约成本作用,而且对保护土壤,提高肥力,减产农田污染;实现农业持续增产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生菌混合菌剂田间防治杨树虫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5年用22.5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45.0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22.5 kg/hm^2球孢白僵菌菌剂、22.5 kg/hm^2毛壳菌菌剂、22.5 kg/hm^2角担子菌菌剂、22.5 kg/hm^2莱氏野村菌菌剂、7.5 kg/hm^2敌敌畏(对照)、清水(空白对照)在林场和苗圃进行了田间杀虫剂试验,各菌剂采用高孢粉剂用水稀释500倍后喷雾。研究结果表明,敌敌畏的杀虫效果为81.08%,内生菌混合菌剂45.0 kg/hm2组杀虫效果两地都为95%以上,角担子菌菌剂达到85.35%,只有毛壳菌菌剂杀虫效果为57.19%,低于化学农药杀虫效果,表明内生菌混合菌剂明显优于单一菌剂,也优于敌敌畏杀虫剂。结合试验期间气候及田间种群结构特征,得出45.0 kg/hm^2内生菌混合菌剂对杨树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的二龄前期幼虫杀虫效果达到96.23%。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重庆北碚新垦坡耕地中性土壤为对象,采用裂区设计法研究种植紫花苜蓿并配施根际有盖微生物(PGPR)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研究涉及的PGPR菌包括根瘤菌、联合固氮菌、硅酸盐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设置种植紫花苜蓿不接种(A)、种植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A+R)、种植紫花苜蓿接种PGPR(A+PG-PR)和空地(CK)等4个处理.结果显示:各处理对紫花苜蓿农艺品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均为A+PGPR,A+R,A,CK;而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是A,A+PGPR,A+R,CK.与CK相比,接种PGPR处理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瘤质量、株高、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全氮含量(p<0.05);接种PGPR较CK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根瘤菌、硅酸盐细菌和固氮菌数量(p<0.05);接种PGPR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较CK处理的分别显著提高了60.12%和63.28%(p<0.05);同时,该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各项基本化学肥力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植物全氮以及土壤养分各指标显著相关.研究表明,种植紫花苜蓿并配施PGPR能够显著...  相似文献   

13.
BM秸秆腐熟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BM秸秆腐熟剂对还田玉米秸秆腐熟程度和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BM秸秆腐熟剂与不施用BM秸秆腐熟剂相比,还田秸秆提早30d腐熟,且小麦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多,千粒重提高.最佳处理方法是在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525 kg/hm2)进行秸秆还田并加施BM秸秆腐熟剂30 kg/hm2,与在习...  相似文献   

14.
淡紫拟青霉对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寄生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方法,采用双温测定法,在室内测定淡紫拟青霉对白木香根结线虫卵的寄生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8d后,3×107个/mL的孢子悬浮液对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1.1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固体菌剂能抑制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繁殖和危害,菌剂施用量越大,防效越好。以50g/株剂量处理60d,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仅为9,防治效果达87.50%,白木香株高增长率为32.1%,地上部鲜质量增长率为46.6%。该菌株的固体菌剂对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病表现出了较为显著而持久的防病作用。淡紫拟青霉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海南白木香根结线虫的寄生与繁殖,而且能促进海南白木香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冷浸田秸秆还田和腐熟剂不同施用量对水稻的应用效果.采用观察秸秆还田后表观性质、测定稻杆断裂拉力、水稻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冷浸田上单独使用秸秆还田或秸秆还田+低量腐熟剂,可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机质、水溶性碳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但在提升水稻产量方面作用不大;秸秆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可以加快稻秆腐烂速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并显著提高微生物碳和土壤可溶性碳含量;秸秆腐熟剂用量增加(4 kg/667m2),可加速稻秆腐烂速度,有效提升冷浸田水稻产量(10.1%),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一株烤烟根际解钾细菌的鉴定及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离自烤烟根际的解钾菌K03进行分类鉴定,并通过小区试验探讨其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K03菌株鉴定为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将该菌制作菌肥,烤烟移栽时施入30 kg·hm-2菌肥,同时减施 20%的K肥,与全量施用K肥相比,可显著提高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细菌数量和解钾菌的数量。降低放线菌的数量和现蕾期真菌的数量,烤烟根际微生物区系以细菌和解钾菌为优势菌群。圆顶期烤烟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除Mg的有效性有所降低外,P,K,Ca,Cu,Zn,Fe和Mn 的有效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K的有效性提高27.08%,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7.38%和5.47%。施用解钾菌肥可有效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是可持续生产优质、无公害烟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草莓枯萎病拮抗菌JM-3的分类地位,并评价其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同时采用抑菌活性测定、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评价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JM-3属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平板对峙抑制率为57.42%。盆栽试验发现,处理后90天,拮抗菌JM-3固体制剂对草莓枯萎病病情指数的防效为83.02%,高于菌液和多菌灵处理,表明固体制剂的持效性较高。田间试验结果趋势与其基本一致。生防菌JM-3液体和固体制剂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分别为8.88和8.90,显著高于多菌灵处理和对照。可见拮抗菌JM-3对草莓枯萎病具有较高的生防效果,且有助于提升草莓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在新疆加工番茄田间应用效果。【方法】在5个不同加工番茄产区,田间采用滴灌和喷雾方式施用不同剂量复合微生物菌剂。【结果】田间滴灌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加工番茄成熟果实的番茄红素、总酸、水解后还原糖和VC等指标高于常规管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加工番茄折合单产较常规管理增产7.32%~27.02%;叶面喷雾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番茄早疫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较常规管理无显著差异,其中昌吉试验点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加工番茄溃疡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12.3%和9.96,显著低于常规管理;5个试验点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较常规管理增收263.6~569.1元/667 m2【结论】加工番茄田间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加工番茄品质和产量,有效防治加工番茄叶部病害,显著提高加工番茄经济效益。复合微生物菌剂“宁盾”适宜在新疆干旱环境加工番茄田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