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水分处理对海岛棉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控水称重法研究了5个海岛棉品种在正常供水、中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下棉花根、冠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193在上述3种处理下,根系和地上部分干重各性状都表现最好;水分亏缺时根冠比较大,说明水分亏缺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品种193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新海14的抗旱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PEG胁迫下小麦再生植株根系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PEG胁迫下小麦再生植株根系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以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河农花84、晋麦33号和抗旱性差的小麦品种温麦6号、周麦17的花药和幼胚愈伤组织分化植株为材料,以PEG为水分胁迫剂,对不同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根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PEG浓度胁迫下,根长和根数存在显著差异;在相同PEG浓度胁迫下,抗旱品种与不抗旱品种根长和根数差异显著。PEG浓度值为80g/L时,抗旱品种根系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不抗旱品种根系生长势很弱.甚至发根停滞,因此可在PEG浓度值为80g/L的处理下,通过观察再生植株根系的生长状况来判别供试品种抗旱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条件下氮素营养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旱地小麦高产栽培和氮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以水氮高效型品种小偃22和水氮低效型品种小偃6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介质氮素营养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和冠层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和介质氮素供应对小麦幼苗各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水分胁迫下,介质供氮显著提高冠层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及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根干重.而在供氮条件下.水分胁迫导致小偃22根系和冠层干重均明显降低,而小偃6号根系和冠层干重均明显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P<0.05)和根系活力(P>0.05)显著降低,培养阶段前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在介质缺氮条件下,水分胁迫使小偃22和小偃6号冠层干重分别增加和下降,两个品种根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均增加.说明改善介质氮素营养可增强水分胁迫下小麦抗旱能力,促进冠层干物质积累,同时也增大小偃22根、苗干物质积累和两个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而降低了小偃6号根系和冠层干物质积累及两个品种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花生抗旱性与生理生态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干旱棚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花生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失水率、萎蔫指数、株高、根干重,座果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并用隶属函数进行抗旱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生品种各项抗旱性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变化与抗旱指数的相关性大小次序是:根干重、叶片萎蔫指数、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座果率、株高。品种综合抗旱性强弱为:远杂9307、远杂9102、豫花6号、白沙1016。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鉴定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易方法,依据吸水后48h的发芽率对109个大豆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继而在萌发期、营养生长期(V3)和生殖生长期(R4)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根据抗旱等级验证大豆植株的抗旱性。结果发现,大豆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吸水量与抗旱性无关,吸水后48h发芽率与抗旱性密切相关。幼苗侧根数量、主根长度和根系干重与抗旱性呈显著(P0.05)相关。对萌发后幼苗供水24h后,随即停水24h,反复干旱处理,抗旱品种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在V3期对盆栽植株进行暂时萎蔫(土壤含水量为9%~11%)的水分胁迫处理,发现停水后普通品种叶片首先发生萎蔫,且株高、茎直径及叶面积下降的程度均高于抗旱品种。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株高、茎直径和叶片面积均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其中茎直径和叶片面积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R4期暂时萎蔫的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根的生物量和分枝的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鼓粒期(R6)普通品种发生永久萎蔫、植株死亡,而抗旱品种仍能保持生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48h发芽率可作为大豆品种抗旱性的鉴定和筛选方法,鼓粒期大豆对水分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下不同苎麻品种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面茸毛多、叶着生角度小、比叶重大,而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衰老慢,根冠比大、根活跃吸收面积大、萝卜根数量多且直径大,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降低幅度小。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正常水分及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密度以及茎导管和根系维管束均较大。  相似文献   

7.
干旱协迫下不同苎麻品种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叶面茸毛多、叶着生角度小、比叶重大,而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衰老慢,根冠比大、根活跃吸收面积大、萝卜根数量多且直径大,纤维细胞直径和胞壁厚度降低幅度小。抗旱性强的苎麻品种正常水分及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密谋以及茎这和根系维管束均较大。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的抗旱性鉴定可以通过干旱胁迫下的抗旱系数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差异来确定。研究测定5个马铃薯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抗旱系数及生理生化指标。与正常供水处理相比,干旱胁迫处理下5个品种的茎粗、株高和根长均降低,平均减幅分别为22.70%、17.42%、36.78%。各品种的叶片含水量均降低,‘定薯3号’减幅最小,‘定薯1号’减幅最大。干旱胁迫处理下各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率和根含水率有增加也有减小,叶片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率均以‘青薯9号’最高,根含水率则以‘陇薯10号’最高。各品种的抗旱系数在0.875 4~0.940 9,均属于高抗品种。干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较正常供水处理脯氨酸含量均增加,‘青薯9号’增幅高达203.72%。各品种丙二醛含量均增加,‘青薯9号’增幅最小,为3.03%。各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加。在新品种选育亲本选配及推广过程中,可结合各品种的抗旱特性以及生理指标进行鉴别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冬小麦幼苗期水分胁迫D-应答蛋白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30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正常供水和-1.0 MPa PEG-6000胁迫两种处理及SDS-PAGE电泳技术,在抗旱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分胁迫与非胁迫条件下D-应答蛋白在不同品种间表达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抗旱和中等抗旱品种经胁迫诱导后产生D-应答蛋白条带,而干旱敏感品种中没有出现此条带.该应答蛋白的分子量与已报道的抽穗期的分子量相当,约为66.2 kD.说明冬小麦幼苗期经水分胁迫后产生的D-应答蛋白与抽穗期水分胁迫后产生的应答蛋白完全一样,可以作为鉴定抗旱性的应答蛋白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揭示小麦抗旱机理,以旱地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结合质谱鉴定技术,研究幼苗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0.5 MPa的PEG-6000溶液处理48h)后叶片蛋白质组表达谱间的差异,分析水分胁迫差异表达的蛋白种类及其功能.研究发现,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处理两种条件下,幼苗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均可重复检测到850个蛋白点;31个蛋白点在两种供水水平间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7个蛋白点在水分胁迫处理下表达量明显增加,14个蛋白点表达量明显减少.对这些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最终有26个蛋白点被成功鉴定;其中,未知功能蛋白7个;已知功能蛋白19个,主要涉及能量、代谢、抗病与防御、细胞结构、转录与翻译以及信号转导等功能类别.结果表明,小麦体内的多个代谢及调控途径参与了对干旱的应激反应.最后,本文还对鉴定到的差异蛋白点与水分胁迫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小麦叶片蜡质含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植物叶片蜡质含量与植物抗旱节水性的关系,本试验对6个小麦品种在灌浆后期的旗叶蜡质含量与抗早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干早条件下小麦灌浆后期叶片蜡质含量与光合速率、叶温、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蜡质含量高的品种叶片温度高、蒸腾速率大,这与传统现点不同.分析认为蜡质含量高的品种在干早胁迫条件下可能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强,气孔不容易发生关闭,因此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较高.蜡质含量除了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环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肥水条件反应不同的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盆栽方法,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3份抗旱性大豆品种和5份喜肥水性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特性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存在差异,与喜肥水性大豆品种相比,抗旱性大豆品种根系比较发达,具有相对较大的根系重量、较大的根体积、较强的根系吸收活性及较发达的主根和下部侧根。  相似文献   

13.
1985—1986年,分别以夏播和春播大豆为材料,研究大豆不同抗旱品种根系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大豆抗旱品种根系内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并在开花结荚期出现高峰。根细胞的基态渗透浓度较大,渗透吸水能力较强.根系的伤流液较多,伤流液的电导率也较高。抗旱品种叶片含水量多,水势较高。  相似文献   

14.
甜菜抗丛根病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丛根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在叶片厚度,气孔数目,气孔大小,叶片表皮细胞面积,栅栏细胞面积,海绵细胞面积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大,与甜菜抗丛根病特性设计相关性;在叶片气孔指数,叶绿素含量,根木栓化细胞层厚度,根细胞膨压,根还原糖,根长度的差异上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与甜菜抗丛根特性密切相关,初步认为,抗病品种具有叶绿素,叶片还原糖高,气孔指数大,根细胞膨压高,根还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根中蛋白质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73-11和晋2148的根系在水分胁迫下的蛋白质代谢差异。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渗透势为-0.025和-0.05MPa的PEG溶液中胁迫3d,抗旱品种73-11根中的蛋白质含量上升,而敏感品种晋2148的根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将胁迫时间延长至5d,二个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下降,但抗旱品种下降的幅度大于敏感品种,游离氨基酸分析表明,二个品种在水分胁迫下游离氨基酸的水平均升高,且抗旱品种73-11累积氨基酸的速度小于敏感品种晋2148。  相似文献   

16.
在人工接种江苏大豆花叶病毒(SMV)SA株系条件下,研究了SMV对19个抗性不同的大豆品种9个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感病品种在苗期接种SA后,除根瘤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受SMV影响的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叶面积、根瘤重、茎叶干重、根干重、种子褐斑粒率、株高、百粒重。抗病品种9个性状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感病品种在苗期与花期分别接种SA后,褐斑粒率、百粒重、单株粒重有极显著差异,早期感染SMV其危害大于中后期感染.  相似文献   

17.
甘薯植株形态、生长势和产量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IpomoceabatatasLam.)植株形态、生长势和产量性状等指标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不同甘薯品种叶片厚度(包括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厚度及叶片总厚度)、藤叶和块根烘干率比对照均有所增加,叶片大小、叶面积指数(LAD、比叶面积SLA)、主蔓长、主蔓粗、节间长、藤叶和块根重量(鲜、干重)均不同程度减小。栅栏组织厚度、经济系数LAI、分枝数、块根干重及块根烘干率的相对值(占对照%)与品种抗旱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0.5566~0.9352∶P<0.05,0.01),主蔓长、节间长及SLA的相对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5289~-0.737;P<0.05,0.01),带有直立或缠绕性株型的比纯粹匍匐型品种的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称重法精确控制75%和35%土壤相对含水量(RWC),通过分析播种后7 d不同玉米品种的发芽率、根系生长、干物质转化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地上部与地下根物质积累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增大了根冠比。利用主成分分析与热图分析得出,玉米萌发期抗旱鉴定的四级指标分别为干物质积累量、发芽指数和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根长、根冠比和根干重等;根体积和贮藏物质转运率;发芽势。将指标按照对抗旱性影响的差异分为4类,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根体积、贮藏物质转运率;根冠比;根长和芽长。依据综合值对10个玉米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其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浚单29、蠡玉35、五谷704、吉祥1号、先玉335、博优989、郑单958、伟科702、农玉2号、登海6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分池模拟试验研究花粒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土层、不同品种玉米根系、绿叶、子粒矿质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根系、绿叶、子粒矿质灰分显著增加,解除干旱后复水矿质灰分显著下降,并随生育进程逐步增加。干旱胁迫期根系和子粒矿质灰分试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表现为成单19大于成单202和成单14,绿叶矿质灰分不同土层差异显著,表现为40 cm大于70 cm和100 cm,成熟期各器官的矿质灰分变化趋势与花粒期一致。根系、绿叶、子粒矿质灰分与土壤含水量、伤流量、冠层温差等水分胁迫指标典型相关分析还表明,主要器官的矿质灰分可以作为植株水分盈亏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