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出生后的生长是所需代谢静能是成年猪的3倍。因此,在保证仔猪足够营养物质的同时,要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1哺乳期仔猪补料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般初生仔猪体内的贮铁量约为50毫克,主要积蓄于肝脏。仔猪每天需铁量为7一14m8.而母乳中铁的含量又低,满足不了仔猪生理和生长需要.哺乳期内一般需要提供150~20omg的铁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李朝春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5):39-40,42
根据哺乳期仔猪的特点,要减少仔猪在哺乳期的死亡率,提高仔猪断奶体重,就必须抓好两个重要技术环节,一是养好哺乳母猪,使仔猪吃到充足的母乳;二是加强仔猪养育,使仔猪健康生长,才能达到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提高仔猪存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仔猪存活率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影响仔猪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即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仔猪断奶期的分析,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仔猪存活率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影响仔猪生长的3个关键时期即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仔猪断奶期的分析,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胎儿及新生仔猪的生长和健康直接受到母猪营养生理状况的影响.妊娠期的限饲和哺乳期采食量的降低均可导致母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从而引起胎儿生长及乳腺发育中饲粮蛋白质供应不足.由于功能性氨基酸(精氨酸、支链氨基酸、谷氨酸、色氨酸和脯氨酸)能提高受孕率,促进胚胎形成,加速血液流动,增强抗氧化活性,促进食欲,加快蛋白质翻译启动,促...  相似文献   

7.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也是解决猪源的关键.其任务是保障母猪安全分娩,尽可能提高仔猪存活率.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既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哺育率,又可避免母猪在哺乳期内减重过多,是饲养泌乳母猪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1 哺乳期仔猪补料存在问题 1.1 不补料 用传统的旧观念对待现在饲养的猪,哺乳期仔猪吃奶,断奶后仔猪吃料.土种猪母猪泌乳力高,仔猪出生重小,并且生长慢,能力强,饲养方法简单粗糙.现在所饲养的猪都是引进品种,母猪泌乳力相对较低,同时断奶时间提前,造成断奶重小.  相似文献   

9.
母体是仔猪胚胎期和初生时唯一的营养来源,也是哺乳期主要的营养源。妊娠期和泌乳期母体的营养和体况不仅影响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而且直接决定仔猪的生长。妊娠期添加纤维日粮能升高母猪血液VFA浓度,特别是乙酸浓度,它可以直接合成乳脂,提高乳汁能量。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调整母猪饲料组成可以改善产奶量和乳成分,从而影响仔猪生长性能。本文从仔猪的生理特点、日粮养分尤其是纤维和脂肪对母猪泌乳、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的影响以及调控仔猪生长的分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仔猪早期断乳是现代养猪生产中进一步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采用仔猪早期断乳措施的母猪一般年产仔胎数可提高0.3~0.5胎,年产仔数可提高到20头以上;仔猪每千克增重饲料耗料量将下降22.6%~31.5%,效益显著.但是,由于早期断乳仔猪生长快,离乳早,对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水平也相应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满足早期断乳仔猪的生长要求,在整个哺乳期和保育期内均要实行配套技术饲养.  相似文献   

11.
仔猪早期断奶是指哺乳仔猪的断奶日期提早到21d。实施早期断奶技术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增加年产胎次;二是缩短哺乳期,节省哺乳母猪料,降低饲养成本;三是减少疾病的垂直传播,提高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使商品猪提前出栏,缩短饲养期,为养猪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以仔猪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与原因作为切入点,主要针对仔猪在生长过程中关于营养方面的两个关键的阶段与任务,阐述了在仔猪生长中提供营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关于仔猪营养的两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与任务1.1哺乳期最大程度上提高仔猪成活率,从而挖掘仔猪最佳的生长潜能,最后达到仔猪的最大断奶重。1.2仔猪早期断奶之后两周在达到仔猪最佳的消化吸收的能力之后,可以保证仔猪营养需要的不间断,最后平稳的度过断奶应激这一过程[1]。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母猪的生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也是解决猪源的关键.其任务是保障母猪安全分娩,尽可能提高仔猪存活率.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既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哺育率.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产仔后,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母猪整个哺乳期内的泌乳量,井延长泌乳高峰期,有利于仔猪的正常生长,可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母猪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年产胎数和育成仔猪头数.哺乳期母猪配种和仔猪早期断乳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提高其利用率的两项有效措施.仔猪早期断乳有利于母猪及时发情配种,提高繁殖力,降低仔猪培育成本,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养猪业试验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实施仔猪30~50日龄早期断乳,由于此时仔猪生长快和生理营养需求大,而消化机能发育不全和胃的容积小,如不解决需求与供给这个矛盾,仔猪  相似文献   

16.
何颖 《猪业科学》2020,37(9):28-31
人们对高产母猪的选育,导致每窝活产仔数显著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仔猪活力和生长性能会因此降低。为了增强仔猪活力和提高生长性能,提高母猪哺乳期能量摄入越来越重要。研究旨在探索提高哺乳期母猪日粮能量(DE)浓度对母猪体重、背膘厚、乳成分及其后代仔猪活力和生长的影响。在妊娠108 d时将妊娠母猪(N=100;大白×长白)随机分配饲喂4种能量浓度日粮(消化能,DE,MJ/kg)直到再次配种:13.8(LL)、14.5(L)、15.2(H)、15.9(HH)。所有日粮均含有1.2%总赖氨酸。妊娠108 d和断奶(哺乳期第26天)时采集血样,哺乳期采集初乳(0 d)和常乳(14 d)。每天记录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仔猪出生时记录每窝(总活)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宫内生长受限(IUGR)特征和肌张力。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4 h记录仔猪鼓膜耳温(TEMP)。在后代猪第1、6、14、26、33、40、54、75和141日龄时称重。后代猪于断奶后(PW)饲喂标准谷物基础日粮。后代猪屠宰时(141日龄)记录胴体数据。HH母猪的哺乳期消化能摄入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初乳和常乳成分以及哺乳期采食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各处理组间的每窝产仔猪数和仔猪初生重相近。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L母猪的后代表现出更多的IUGR特征(P0.01),而HH母猪的后代表现出更好的肌张力(P0.01)。与HH母猪的后代仔猪相比,LL母猪(P0.01)和H母猪(P0.01)的后代具有更高的24 h TEMP。H母猪断奶仔猪数高于L母猪(P0.05)和HH母猪(P0.01),而L母猪断奶仔猪窝重低于H母猪(P0.05)和LL母猪(P0.05)。断奶后仔猪生长不受日粮各处理影响。高DE日粮提高母猪能量摄入水平,但并不抑制食欲。饲喂HH日粮提高了仔猪出生时肌张力,而饲喂H日粮提高每窝断奶仔猪数。此次研究观察到仔猪活力的其他特征和断奶前窝生长性能结果互相矛盾。  相似文献   

17.
何颖 《猪业科学》2020,37(8):26-30
人们对高产母猪的选育,导致每窝活产仔数显著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仔猪活力和生长性能会因此降低。为了增强仔猪活力和提高生长性能,提高母猪哺乳期能量摄入越来越重要。研究旨在探索提高哺乳期母猪日粮能量(DE)浓度对母猪体重、背膘厚、乳成分及其后代仔猪活力和生长的影响。在妊娠108 d时将妊娠母猪(N=100;大白×长白)随机分配饲喂4种能量浓度日粮(消化能,DE,MJ/kg)直到再次配种:13.8(LL)、14.5(L)、15.2(H)、15.9(HH)。所有日粮均含有1.2%总赖氨酸。妊娠108 d和断奶(哺乳期第26天)时采集血样,哺乳期采集初乳(0 d)和常乳(14 d)。每天记录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仔猪出生时记录每窝(总活)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宫内生长受限(IUGR)特征和肌张力。在出生时和出生后24 h记录仔猪鼓膜耳温(TEMP)。在后代猪第1、6、14、26、33、40、54、75和141日龄时称重。后代猪于断奶后(PW)饲喂标准谷物基础日粮。后代猪屠宰时(141日龄)记录胴体数据。HH母猪的哺乳期消化能摄入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初乳和常乳成分以及哺乳期采食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各处理组间的每窝产仔猪数和仔猪初生重相近。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L母猪的后代表现出更多的IUGR特征(P0.01),而HH母猪的后代表现出更好的肌张力(P0.01)。与HH母猪的后代仔猪相比,LL母猪(P0.01)和H母猪(P0.01)的后代具有更高的24 h TEMP。H母猪断奶仔猪数高于L母猪(P0.05)和HH母猪(P0.01),而L母猪断奶仔猪窝重低于H母猪(P0.05)和LL母猪(P0.05)。断奶后仔猪生长不受日粮各处理影响。高DE日粮提高母猪能量摄入水平,但并不抑制食欲。饲喂HH日粮提高了仔猪出生时肌张力,而饲喂H日粮提高每窝断奶仔猪数。此次研究观察到仔猪活力的其他特征和断奶前窝生长性能结果互相矛盾。  相似文献   

18.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健康的断奶活仔猪数决定了养猪生产的效益,母猪妊娠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鱼油能够改变母体繁殖组织或者胚胎/胎儿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提高窝产仔猪数,促进哺乳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母体和后代的健康状况.因此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2%的鱼油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姜超 《中国畜牧业》2023,(6):101-102
<正>生猪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为保证猪病防控有效性,需要科学把握生猪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特点。生猪繁育过程中大致可分成哺乳期、保育期和生长育肥期3个阶段。哺乳期为仔猪出生至断乳阶段,一般为3~5周。保育期为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通常为5周。育肥期为仔猪保育结束进入生长舍饲养,  相似文献   

20.
保育仔猪是仔猪从断奶后到转入生长育肥期饲养阶段的仔猪.处于保育期的仔猪,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而且由于仔猪从哺乳期转入保育期,饲养管理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仔猪由哺喂母乳为主并补喂部分饲料转入到全天候采食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